自由的演奏不是誰都學得來:《杭諾.卡普松與周善祥的莫札特二重奏之夜》
3月
04
2024
杭諾.卡普松與周善祥的莫札特二重奏之夜(鵬博藝術提供/攝影林仁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6次瀏覽

文 顏采騰(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歸根究柢,音樂必須是自由的」【1】,在談到莫札特作品的演奏時,小提琴家卡普松(Renaud Capuçon)如此說道。自2016年起,卡普松踏入了莫札特的廣闊世界,近年陸續和鋼琴家周善祥(Kit Armstrong)、洛桑室內樂團(Orchestre de Chambre de Lausanne)灌錄奏鳴曲、協奏曲等小提琴作品,亦多次演出全場莫札特獨奏會。他特別指出,在周善祥自然流暢風格的影響下,他也變得重視演奏當下的即興與靈感,二人將以自由且直觀的方式呈現莫札特。令人好奇的是,周善祥的「自由」的詮釋方法,是一個能夠被學習、被沿用的方法論嗎?如果周善祥和卡普松的實踐成果有所不同,又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整場音樂會,以莫札特移居維也納的1781年為分界,上下半場分別帶來短小精緻的K. 304、K. 305、K. 380,以及長篇的K. 481、K. 526。如同二位演奏家強調的,他們總是以一種臨場實驗的、即興般的姿態進行合奏,在演出當下隨時穿插新靈感,彼此即時反應並來回對話,讓音樂時時流動且充滿鮮活的氣息,樂曲結尾處尤其注入了競奏的刺激氛圍。若和他們在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的錄音相比,也會發現許多處理及細節大不相同(例如,現場並未反覆樂段、快板更為刺激);透過當下自由的靈感迸發,他們每一次的演奏都不會相同,詮釋永遠在更新著。

在二人之間,周善祥的演奏尤其令人驚艷。他不帶一絲仿古風格,而以現代的句法演奏,彈起維也納古典主義的莫札特卻渾然天成。例如,在K. 305第二樂章變奏曲,他指尖下的音符及樂句連綿不止,色彩近乎浪漫主義;最後一首K. 526第二、三樂章則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共同線條之外拉出精巧旋律,再度展現他高超的多聲部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卡普松承襲著他招牌的溫暖音色以及濃情樂句,用有些過度深情的方式演奏,慢板樂章尤其;這雖在末兩首的K.481、K. 526有動人的情緒堆疊,但在E小調K. 304第二樂章則稍嫌濫情。此外,他也穿插嘗試質樸的古典風格,使用減少抖音、音色平實的奏法(如K. 380),這則顯示了他自由嘗試多樣方法、隨興而至的詮釋思維。

雖然演出當下充滿刺激與新鮮的氣氛,但以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史角度而言,二人所謂「詮釋不斷翻新」的成就,其實是相當有限的:自上世紀大約80至90年代以降,大量的小提琴家開始以仿古樂器、歷史風格演奏莫札特作品,透過刻意的(在樂器選擇、學術研究、歷史演奏法意義上的)「不自由」,開闢了遼闊的詮釋可能性;錄音如90年代的Chiara Banchini、2005年風靡一時的Andrew Manze,到近年最受矚目的Isabelle Faust,都是極好的例子。相較之下,選擇「自由」的卡普松,則讓自己留守於20世紀傳統大師的陳套典範之中,並沒有從樂曲中發掘更多的未知性。

而內在地看,相比於周善祥永遠直觀自然的演奏,卡普松則始終給我一種隔閡的、有距離感的感受。這並不是說卡普松以一種疏離的、旁觀的視角詮釋樂曲,而是他所有的修飾、鋪陳、抒情或煽情、樂句拋接、靈感對話,都看得出他極力親近莫札特、拉近距離的意圖,這反而更凸顯了他與樂曲的遙遠。這似乎顯示了,任何人想要直接直觀地、質樸地(naïve)、自由地演奏莫札特——或甚至任何作品——都是困難的。可以說,卡普松從周善祥身上沿用的,「自由」方法的嘗試,並不算成功。這也反映了兩件事:

一、演奏詮釋是一件關乎「中介」的,幾乎無法直觀進行的活動。19至20世紀以降,由於表演市場的變化及諸多因素的介入,作曲和演奏兩個活動漸漸地相斷裂,作曲家不再是活躍的表演者,演奏家則不以自己的作品為主要魅力。於是,演奏者與作品之間變得愈來愈遙遠,「中介」愈來愈多——演奏家必須透過學院體制、學派傳統、時代風格或甚至歷史文獻,方能慢慢靠近樂曲,演奏出符合規範的詮釋。我們再也不能單純地、不經反思地——或依卡普松所說,自由地——演奏作品,否則只會盡顯自己和作品的不親近。

二、周善祥的真正天賦則在於,他能夠重整自己與樂曲的關係,讓自由演奏重新變得可能。他始終以平起平坐、忘卻時空隔閡、如作曲家般、甚至「視如己出」的態度面對並演奏作品,將作品帶往每個演奏的當下,使死去的歷史文獻復甦為鮮活的生命。在這樣的關係下,演奏不再仰賴中介,因而讓直觀、直覺、自由的詮釋方法得以成立。

在「周善祥旋風」進入第三年,經過了如此多場的演出之後,我愈來愈認為,比起眾所周知的超群記憶力、理解力或文理雙棲的高智力,這個「當下化」的能力才是貫穿他至今所有演奏的核心,也是周善祥真正的天才之所在。相比之下,卡普松的仿效與嘗試,只能是更襯托前者天賦的插曲。


注解

1、引自《Mozart: Sonatas for Piano & Violin》專輯(2023),Apple Music的專訪。Mozart: Sonatas for Piano & Violin

《杭諾.卡普松與周善祥的莫札特二重奏之夜》

演出|杭諾.卡普松(Renaud Capuçon)、周善祥(Kit Armstrong)
時間|2024/2/2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