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兩國和平論《愛的兩國論》
10月
01
2015
愛的兩國論(讀演劇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6次瀏覽
林立雄(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生)

以黑板漆為材質,塗滿在長方、正方Cube上,演員更是穿梭在背板、地板即是黑板組成的舞台上演出著。鐘聲響起,《愛的兩國論》刻意地營造下課的狀況,賀湘儀、林子恆所扮演的女人、男人,在開場,從兩個黑板上所繪畫的女生、男生人形中,浮現出來,與觀眾分享他們對政治的想法。黑板上寫的大大的寫著「兩國論」,很明顯的,這個作品所觸及的就是政治問題。男女二者不滿於課堂的講解想要討論「兩國論」,女人卻堅決地在男人準備談論「政治」時說出「不要在課堂上談政治」、「政治是敏感的」等字眼,在「兩國論」之上,女人認為「愛」與「政治」之間是能夠畫等號的,於是男女二人在妥協之後,將兩國論三字加上了「愛的」二字,藉著男女關係,推演愛情與兩國政治關係。

戲中的結構由五個晚上的「戲中戲」,以及部分出戲狀況組織而成,一個一個晚上,一對男、女的關係在「演算」的過程中慢慢清楚,一開始,由女人訂定了規則,並相當有自主意識的,認為自己要離開男人,不需要男人就得以獨立生活,但在這個「競賽」和遊戲中,男人開始狡詐地在女人所在的空間中,開始設置滿自己所購置的物品,奪走經濟主權,而這正是女人離不去,一步步走向無法獨立的開始。遊戲一個一個晚上接著越演越烈,剛開始,就像是一場笑鬧劇,詼諧的、調笑的進行著,中間演員也會不斷利用出戲的方式,終止這場演算的進行,在推演的過程中,不斷出現一些敏感的詞句,例如「界線」、「獨立」等明確的詞句,還有名詞解釋諸如「國與國特殊關係」、「人格分裂」等等,一步一步在劇中揭穿男人只是恐怖情人,掌握了女人的一切,這個狀態完完全全地扣合在兩岸的關係之上,令人無不感到毛骨悚然。

在《愛的兩國論》當中,「戲中戲」並不是什麼創新的手法,不過,「戲中戲」的整體包裝卻成了這個作品最有趣之處。利用教室的黑板,在劃線、貼上國旗、黨徽標籤等過程中,形成一男一女之間的差異,發展出一系列的推演,尤其又一男一女,兩個相對的性別作為顯而易見的比喻,一開始看來最有自主意識,看似最有領導權的女人,最後在男人一步步的圈套設計下,只能夠成為一個「精神分裂」患者,分裂為渴望獨立以及繼續依存兩種心理狀態(有如台灣的藍綠惡鬥,面對統獨的兩種聲音),並從一開始的得以自主的控制自我,最後女人完全被男人掌握而無法自主的離去,而在第四個夜晚中,觀眾也能看到,在最後美好結局之前的嘗試,不過只是暴力、占有,所有的家具擺設都是男人欺騙女人換來的,四處翻找,到處都是繩子、刀子、鹽酸等等,無處不是個危險的所在。

第五晚,我以為這個故事已經必須做收尾了,畢竟這一切的男女之情,比喻的就是台海兩岸毫無解套的狀態,但在第五晚結束後,男子卻告訴女子他並沒有失敗,而是清楚地證明了愛情與政治其實還是能夠畫上等號,雖然就其中的問題意識與男女情愛的扣合,已經具有相當明顯的預設立場,但,在這個預設立場之下,利用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展演兩岸之前的關係,比擬相對是適切的。雖然劇中對於性別的刻板沒有相對好的處理,舉例來說女人為何又是一個見錢眼開之人?甚至是女人在劇中好像被當作是一個上了床就一切無事的人?但,或許這些可能就是預設好要來談論「兩國」的,可以不必在意,但也可能必須思考。第五個晚上的最後,當經濟、安全一切都被男人完全掌握之後,女人在最後一晚指控了男人帶給她的性病,兩人的衝突在一巴掌中結束。這個結束,像是在告訴觀眾,這對男女的關係有如海峽兩岸的關係,似乎沒有任何的解套方式。這個故事來到這裡應該怎麼收尾呢?

如果不是獨立就是統一了吧?

結局不是獨立,也不是統一。結局的一剛開始,我看見了編導似乎要給這部作品一道光,用了「編造」方式,給了男女關係一個和平的結尾。「男人發現自己不再穿紅色,女人發現自己也不再穿藍色、綠色的衣服。」在這個旁白之中,顯而易見的是,編導渴望在最後強烈的衝突之中,給舞台下的觀眾一個美好的結局,男人女人(兩國)之間有了自己的樣子,不再互相牽制。但,從前面那些脈絡而來,直接貼著台海兩岸的狀態去理解,最後的最後,這終究是一個編造的、想像的結局,無論再怎麼樣的美好,現階段而言,只能用編造、假裝的方式,才能夠讓結局得以圓滿。這個作品之中觸及的層面因為感情的模擬而讓情感太過彰顯,尤其是一個歡樂的結局,卻難以讓人展開笑顏,但對我而言,這個作品的精神或許就在於此,就是因為人們有想像,反而大大地凸顯了當下的無奈以及悲傷。演算結束後,男女又回到黑板上,這終究只是一場沙盤推演的過程,從劇情的剛開始就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場戲,一個想像的過程,只是,在這個具有傷痕的情感上儘管笑得再用力,不免又撕扯了傷口,讓兩岸政治現狀的無奈被對比得更加清晰明顯,更諷刺的是,這清晰明顯的只是模糊不清的答案。

不過,就是因為太過疼痛了,我們才應該去正視這一道刻意被掩飾的傷口。

《愛的兩國論》

演出|讀演劇人
時間|2015/09/26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角色基礎不全的狀況下,兩國並未因演員的肉身、呼吸、行動而被賦予主體,反而因全戲概念先行,結論預先取代過程,兩人被迫成為政治象徵的載體。甚至,純就國家/際政治角度而言,簡化了政治──不僅簡化了「性別的政治」,也簡化了「政治的政治」。(吳政翰)
10月
19
2015
創作者小心翼翼地不讓民族主義氾濫(雖然對於男人的刻畫反映台灣的集體焦慮),卻在性別政治上超越不了既有框架。弔詭在於政治現實盡量符合島內現況,結果使得既有的性別強弱關係沒有被翻轉。(鐘煒翔)
9月
30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