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索上的政治與性別《愛的兩國論》
9月
30
2015
愛的兩國論(讀演劇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26次瀏覽
鐘煒翔(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

政治與愛情,如何證明兩者相等,是這齣戲的主軸。我很佩服編劇兼導演周翊誠將政治與性別這兩個議題綁在一起,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摔個粉身碎骨;正是兩者絕不相等,所以觀眾期待創作者給一個說法,至於觀眾接受或不接受,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在於創作者的政治主張是否被觀眾認同,不重要則是觀眾並非被動而是能藉由發展自己的感受,達致這齣戲的所期待的效果。

戲中將民族國家這一個近代產物化為一個又一個的人,當然透過擬人化再製一種國家想像不是新鮮事,好幾年前即有Axis Powers Hetalia在台灣的動漫圈形成一股風潮的先例,此文化現象混合了同人誌文化、腐女粉絲、cosplay愛好者等各式群體,在將國家擬人化的過程中產生3D世界與2D世界的特殊關係與想像,比如性別設定、個性、家族關係等。只是不同於在動漫社群裡讀者可以自由選擇各國家之間的「配對」(某些基本設定如性別則是共識,但也可能「性轉」),在本劇中基本而言觀眾看著劇場中的一切,所見皆是創作者的主張透過演員「演算」出來,創作者像個走鋼索的人在說教與闡明立場之間搖搖擺擺地,舞台設定成教室裡的黑板則產生另一種權力關係的遐想。

無論在APH或是本戲中,台灣都是一個女人,而中國/大陸則是一個男人,設定本身承載的政治意義,反映國際關係與性別政治的相似之處。林子恆與賀湘儀兩位演員在「扮演」狀態的進進出出更是有趣,其中的後設性足以讓觀眾理解所有的外在都是被建構的,沒有真實。只是當國家被擬人化時仍然複製社會對於性別的既有印象,無論是將美國和日本比喻成乾爹或金主,中國成為一個亟欲擺脫的恐怖情人前男友,種種簡化的國族性格與性別權力對應國際現實的僵化想像,忠實反映父權思想對台灣社會的深刻影響。

戲裡女性(台灣)永遠無法自主獨立,是個強烈的象徵,悲哀在於金錢所隱喻的資本主義世界讓國家與女人受困在結構(國際政治、父權社會)之中;而性在戲裡仍被視為女人生命中無可挽回的重大傷害,那是將現實政治中某些作了即收不回的政治決定比擬成「女人的性」,社會上男賺女賠邏輯依然成立。

創作者小心翼翼地不讓民族主義氾濫(雖然對於男人的刻畫反映台灣的集體焦慮),卻在性別政治上超越不了既有框架。弔詭在於政治現實盡量符合島內現況,結果使得既有的性別強弱關係沒有被翻轉,男人掌握話語權甚至鞏固對解離症的污名;但《愛的兩國論》確實走在鋼索之上,因為退出這層扮演後是由賀湘儀來設定演算規則,只是這規則產生的壓迫是無差別的。

故事的結局,雖然嘴巴裡說是個妥協的結束,但那個被描繪出來的政治進程對我而言是個美好的未來(我認同關於台灣終將獨立的政治立場)。真正的世界沒有結局,下了課,聽完了故事,關於性別的抵抗,關於國際現實的抵抗,仍然要繼續。

《愛的兩國論》

演出|讀演劇人
時間|2015/09/19 14:30
地點|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島嶼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角色基礎不全的狀況下,兩國並未因演員的肉身、呼吸、行動而被賦予主體,反而因全戲概念先行,結論預先取代過程,兩人被迫成為政治象徵的載體。甚至,純就國家/際政治角度而言,簡化了政治──不僅簡化了「性別的政治」,也簡化了「政治的政治」。(吳政翰)
10月
19
2015
從前面那些脈絡而來,直接貼著台海兩岸的狀態去理解,最後的最後,這終究是一個編造的、想像的結局,無論再怎麼樣的美好,現階段而言,只能用編造、假裝的方式,才能夠讓結局得以圓滿。(林立雄)
10月
01
2015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