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不可恥但是沒用──「厭世二重奏」《粉紅星球》與《馬林路19號》
12月
09
2019
馬林路十九號(盜火劇團提供/攝影58kg)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2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曾幾何時,對於一些流行的名詞與感受,已經覺得陌生,甚至它們明明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是跟不上腳步,所謂的「厭世」或「生無可戀」就是一個例子。抱著一窺究竟的心態,來到位在林森北路的濕地觀賞「厭世二重奏」。放眼條通誘人的酒吧,我只厭口袋鈔票太少,而可戀之物太多。

盜火劇團的呈現充滿巧思:入場前,視抽出藍色或粉紅色的塑膠球而定,觀眾被分為兩批。我們就在晚間七點到九點多之間,「先後」又「同時」地欣賞了《粉紅星球》和《馬林路19號》。它們是兩個作品,也是一部戲的上下半場,孰上孰下端看運氣。三位演員中,一位(趙欣怡)跟觀眾一樣,經歷了這部戲的上下半場;另外兩位(李本善與彭士詮)則形同一部戲演了兩次。這點相當有趣。


蒙太奇與平行宇宙

我抽到粉紅色球,所以先看了《粉紅星球》。這部「參與式」作品大分三段:首先,大家身在準備前往粉紅星球的飛船中,領航女孩莎莎一身性感粉紅,跟觀眾熱情招呼,現場如同綜藝節目,有糖果吃、有飲料喝,氣氛歡樂且互動融洽,許多人不怕生,順勢成了演員;隨後,電話鈴響,我們被告知無法前往目標,莎莎離去,空留電視螢幕與投影播放各種地球末世畫面(配上周圍的粉紅色燈光、素淨白牆與若干前衛擺飾,頗具現代藝廊的情調)。最終,莎莎作為另一位女孩返回,華服已褪下,告知大家她在馬林路的經歷,並表示許多事情已經遺忘──觀眾在入場前,也被要求寫下想要遺忘的事情。

粉紅星球(盜火劇團提供/攝影58kg)

以上林林總總發生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中間莎莎離去的段落,使不少觀眾喪失焦點,作品一時沒了重心。雖說在這種安排下,觀眾也算演員,應該接棒繼續自嗨嗨眾嗨嗨,但莎莎的氣場畢竟強大,大家期待著她的再臨。

在略顯漫長的換場之後,我們隨後欣賞的《馬林路19號》是形式上較為典型的劇場作品。提寶與猴子是兩名闖入陌生人家中準備自殺的男子。他們針對如何打掃、掃得乾不乾淨、是幫了還是打擾了屋主、是否寫道歉信等小事爭論不休。隨著話題來到召妓,我們或許猜到飾演莎莎的演員稍後即將進門,事實也的確如此。三個角色短暫互動後,女孩離開。在此,觀眾容易把這個段落鑲嵌進上半場莎莎從離開到返回之間的空檔,自動蒙太奇一番。接著,提寶與猴子正式自殺:先上吊後舉槍。皆不成後,持續摸索而提寶意外中彈,率先死亡。

在現實中,這部作品發生在八點多至九點多之間;可是,在作品中,場上掛鐘卻自七點開始計時。換句話說,就文本而言,我們把同一段時間過了兩次,經歷了平行宇宙。


厭世、荒謬與虛無

坐在中山北路一間低調的日式酒吧裡,我試著跟調酒師描述我在《粉紅星球》所喝飲料的味道。回想剛才經歷的劇場時間,感到燒腦而奇妙。可是除此之外,我獲得了什麼意義?本想探究的「厭世」又是什麼?

在《馬林路19號》中,我們不知道提寶與猴子為何要自殺,只知道他們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一早四點多起床,認真協議由誰攜帶上吊用的繩子),厭世表現為設法離開此世。在《粉紅星球》中,大家不曾去過那顆星球,只知道它無限美好,厭世表現為設法抵達彼世。可是,此世到底怎麼了?為何要離開它?

我們只能從場上的影音資料和角色敘述知道它很糟、很亂、病入膏肓、乾脆砍掉重練。這種末世觀點其實常見於當今許多紀錄片和新聞片段的「宏觀報導」段落,好比「工業開發過度,人類喪失自然林地,陷入水資源戰爭,而經濟失衡、政局敗壞、家庭瓦解等因素導致人心惶惶、信仰幻滅,進而是各種奇宗異教興起……」云云。

這些或許都是事實,但在與《馬林路19號》和《粉紅星球》類似的文本中,往往只是背景。文本的作者與角色通常不選擇其中任一項議題來沉思和戰鬥,只消讓觀眾知道這些事件湊在一起簡直讓地球和生活爛爆了即可。畢竟,相關議題已經產生了太多文本,倒不如轉而呈現那種「受不了這一切」的感覺本身。

厭世的原理漸漸浮現。這種呈現感覺本身的策略是困難而危險的。把此世的各種亂象與糾結視為原因或過程,它們導致的感覺就是結果。然而,任何故事都很難逃避原因或過程的刻畫而只論結果,否則敘事將流於單薄。為什麼痛苦?因為薪水太少嗎?為什麼難過?因為性別壓迫嗎?為什麼憤恨?因為族群對立、認同錯置嗎?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使人厭世?因為這一切。

可是,一切又是什麼?在此,宏觀的、因而也是一種疏離的視野,正好成為空洞的、甚至是反智的託辭,看似俯瞰人間世,察覺百病叢生,實則不加細究,心中逕自與之保持距離,只餘事後的莫名哀嘆。也許厭世仍有其現實根源,只是當事人不願或不知如何說明,僅以「厭世」二字為標籤輕輕帶過,但在一個不免要表達與溝通某些意義的文本中,這麼做卻無法渲染觀眾,加重「厭」的力道和「世」的複雜。

別誤會,批判現實並不偉大。事實上,呈現感覺本身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手法各式各樣。為了避免單薄,「倒果為因」──將活著的苦難代換成尋死的不易,使厭世感具體化為一連串繁瑣程序──就是一種解方。提寶與猴子的搭檔,頗似漫才中「逗梗」與「捧梗」的結構,《馬林路19號》就這樣創造了大量的對話短路和邏輯錯位。整場戲下來,真正自殺的段落大概只有十分鐘,而即便是這十分鐘,也都在插科打諢(提寶的頭甚至塞不進上吊用的線圈),活著成了徹底的荒謬。

此外,描述現實也不是必要。一味呈現想像的美好──最好是美好到沒人相信或不敢相信,因此只能訴諸空想、調動超越現有科技水平的儀器與船艦──也暗示了現實的匱乏和達到美好世界的無能。在《粉紅星球》中,莎莎訴說了一個幾近共產主義的國度:在那裡,人類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團結友愛、消除異化,每個人都可愛又快樂。當然,現實既非如此,我們也沒有任何達到目標的方案。在莎莎的一號笑容和觀眾們的大聲呼喊中,烏托邦成了至上的虛無。

《粉紅星球》和《馬林路19號》──或者說它們呈現的當代人?──拒絕正視幻想的現實本質,也不去挖掘現實的微觀本質,而是著力深描與享受浮泛的表象。為了充實厭世感,或者說,挽救凝視厭世感所造成的故事稀薄,荒謬和虛無便接踵而來。這大概就是二重奏的譜曲與樂句。

事實上,類似觀念的玩耍自後現代論述瘋傳以來,早已不稀奇,多的是新瓶裝舊酒。儘管如此,舊酒有無陳年價值、是否隨著時代不同而有新味,才是重點。二十多年前,島上瀰漫著「世界末的華麗」,而二十一世紀將近第二個十年的現在,這種「表淺的藝術」(必須聲明,這種說法不帶有任何道德或價值判斷)已經發展到極致,在青年意識形態中根深蒂固,自成美學類型之一格。誠如前述,我不確定這是一種現實的批判性反映,還是參雜了創作者的認同,也許都有吧。無論如何,對時間形式之翻玩、對荒謬與虛無之致敬,正是「厭世二重奏」的成就。


酒後微醒,厭世自反

喝酒是自醒而醉,傍晚到凌晨的條通卻是自醉而醒。離開日式酒吧,部分店家已暗下扛棒。這時獨自走在路上,容易把眼前的蕭瑟跟適才酒酣耳熱、暫失自我的狀態對照,在寒冷中閃現一絲清明。沒想到,「厭世二重奏」竟也如此。

從《粉紅星球》到《馬林路19號》,一路熱熱鬧鬧、嘻嘻哈哈、絮絮叨叨,三個角色都極為忘我地搬演著華麗與無聊(偶爾帶點悲傷),不像某些劇本賦予人物片刻的醒覺和反思,隨後是成長或轉變。正是因為這樣,荒謬與虛無才得以成立,厭世感足夠深刻。本以為盜火劇團惠賜了大叔一分典型的厭世文本,使我有幸窺得厭世之堂奧,誰知全劇最後卻露出了馬腳。

提寶死後被裝進黑色塑膠袋,露出一隻手臂;海聲漸入,我們再度想起他那神秘的航海家身分。聽著「人名─職業─年紀」的播音(在馬林路19號這間屋子的觀眾,只聞莎莎的聲音而不見其人),以及調性哀傷而優美的鋼琴聲,我們彷若眼見地球上消逝的生命群像。此時,提寶緩慢站起,身體頗具表演性地走向舞台內側,撕掉了牆上掛幕,剎那間身在一片粉紅(即我們上半場所在的飛船,也就是隔壁空間)的另一批觀眾現身,他們也正看著《粉紅星球》的尾聲。

這一撕代表平行宇宙的交疊,而作為畫外音的鋼琴聲,更讓提寶這一走代表角色的自我醒覺:死後,有意識地踏上前往粉紅星球的道路。什麼,原來荒謬與虛無是可以昇華的?我還以為厭世是一座無間地獄呢。提寶何不就那麼莫名其妙地死去,一切結束?在這不到五分鐘的結局中,諸如「救贖的可能」、「完美境界之可實現」、「我們總歸還是需要一點高潮和完美的句點」等最狗血的概念竟通透紙背、一應俱全,近兩個小時「表象萬歲」式的內容一縮,突然深刻正經、溫馴乖巧了起來,讓我一時驚愕。

喂!說好的厭世呢?我還要更多更多的厭世啊!別開玩笑了!

虛無與荒謬被告知要適可而止,《粉紅星球》和《馬林路19號》必須串聯起來,以收「負負得正」之效。然而,這麼做可能恰恰是「正正得負」吧。在厭世精神的主導下,虛無與荒謬是常態,完全可以且應該繼續下去。為了整合這齣二重奏、賦予其「深意」,把兩者終結掉或許才有問題。

厭世的感覺和文本既然蔚為風潮一陣子了,想必一點都不可恥,甚至有不少人自豪。如果是這樣,何須停止?一旦停止,就不免令人懷疑,創作者自己的心靈深處是否也覺得,面對兵馬倥傯的生活、職涯、志業、社會關係和渺茫的未來,其實沒時間厭世;所謂的厭世,只是玩笑話、強說愁和奢侈品,最終是沒用的……。

《「厭世二重奏」《粉紅星球》與《馬林路19號》 》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19/11/29 19:00
地點|濕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