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世界的破碎拼貼《白蘭芝》
12月
13
2012
白蘭芝(李清照私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0次瀏覽
吳岳霖

白蘭芝,如飛蛾,乘著粉而來,也在粉末裡消逝。

作為「花癡劇場」最終章的《白蘭芝》,雖說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但在編導劉亮延的手裡進行了拆解而後重組,除改變原來「說故事」的方式,連同整體的呈現都經歷同樣的解消與組合,或許《白蘭芝》是「劉亮延敲碎的破片的黏貼」。

於是,整部劇作將角色濃縮為兩人──白蘭芝(Blanche)以及史黛拉(Stella),同時也將被敲碎的原著劇情透過兩人的對話與互動傾倒而出。但,這並不代表原著中的男角可被缺少或無法現身。本劇精采之處也在於兩位演員──馬青莉與韓霜──如何複雜地切換自己所演繹的角色,特別是在他們各自與史丹利(Stanley)的爭執,以及最後米奇(Mitch)的出現,都如魂體自由地進入兩位演員的身體,看似與歐陸近年的劇場表演有其異曲同工之處,而在操作手法上也完全不遜色於由德國導演提爾曼.寇勒 (Tilmann Köhler)所執導的台南人劇團《金龍》。

在表演藝術方面,亦是傳統戲曲、日本演劇、話劇的混搭,我們可以看到白蘭芝踩著如轎的尖鞋,與史黛拉用京劇的唱詞與唱腔對話,卻同時也看到近似演劇的手部動作。最後,這些混搭還運用了本劇的核心「爵士樂」作為主體,於是〈死去比誕生昂貴〉一曲更像是用京腔唱著爵士樂。本劇的道具與佈景也是一絕。在狹隘的舞台上,看到了頂上的黑布、京戲的紅椅、現代化的折床、鐵架等,完全不避諱地共處。而白蘭芝與史黛拉一出場的造型,更是廢棄物的組合,以泡棉、塑膠袋等,最後在剝除之後的和服,也看似質感極差。或許,這也再再地隱喻了白蘭芝在包裝之下的幽暗內心。

或許我們都以為「重組」過程必須是「融合」的,但劉亮延透過《白蘭芝》卻體現了「拆解→組合」後不一定要變成另一種東西,而可以是共存的狀態。在《白蘭芝》裡,我們雖可以一一區別出不同的表演手法,但突如其來的京劇對白與唱腔真有那麼不見容於此劇嗎?真不能用京腔唱爵士樂嗎?又不能在中文語彙裡加入英語詞彙嗎?當我們生硬地區隔每一樣表演手法時,回頭想想,我們的世界不就常出現被認為是不合理的並存,英文招牌或是對話裡突然的荒謬語言動作。劇情的拆解或許讓某些觀眾無法了解劇情,但在有限的時間裡「意會」遠超於「交待劇情」重要,況且我們的生活本就是一段又一段的破片,何來那麼多合理化的過程呢?於是,看似衝突與拼貼的《白蘭芝》,不過是劉亮延將自己所經驗的世界,用一個極端的白蘭芝作例證,又或許不只是白蘭芝,在劇中的角色切換過程裡,所隱喻的是,人都不是一個整體,白蘭芝、史黛拉、史丹利都是其中一個面象罷了。

「別用那種眼光看著我,看久了人就太熟悉,太熟悉了就殘忍了。」

因此,《白蘭芝》實是編導劉亮延對於自我的挖掘過程,挖得越深,才能讓這些看似膚淺的浮出表層,血肉般展演在我們面前。雖說「花癡」帶有其戲謔意味,卻也是血淋淋地剝開外在的殼。或許,《白蘭芝》裡充滿了符號、貧弱的內在,以及演員語意不清之處,甚至是大量的音樂覆蓋住了演員的發聲,我們雖可歸咎於技術的問題,但這何嘗不就是我們身處的「喧囂世界」,到底何時才能真實地聽到彼此的聲音?那些和諧的,也不過是我們對於「認知世界」的誤解與自我欺騙。《白蘭芝》或許衝突、或許破碎、或許拼貼、或許空洞,但卻也在揭露自我的同時,拆穿了崩壞世界的「真實」樣貌,又或者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真實」。

《白蘭芝》

演出|李清照私人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時間|2012/12/09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米酒作業場中四B館2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白蘭芝在馬青莉的演出之下,個性顯得誇張且極端,表現得非常地出色。相對之下,史黛拉的演出在呈現方式上,其極端並未在肢體、言語中被顯現,史黛拉的個性因而並未完全被凸顯出來,這是其中最可惜之處。 (林立雄)
12月
14
2012
風格化手段的確達成觀視上詭奇感受,但文本貧虛,音場問題干擾,總總風格化都成了外表展示,無法觸及內裡。彷彿一對裝扮巧麗的女偶,在如同娃娃屋的空間裡,被擺設出特有的外形與動作,演述著一場場語意不明的衝突。(紀慧玲)
12月
11
2012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