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的再現與實驗《白蘭芝》
12月
14
2012
白蘭芝(李清照私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6次瀏覽
林立雄

《白蘭芝》這齣戲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慾望街車》,此齣戲劇實驗性在語言的處理、以及肢體表現上,也讓其中角色極端的展現出白蘭芝(馬青莉飾)和史黛拉(韓霜飾)兩姐妹其中的愛恨情仇。

導演劉亮延將《慾望街車》中,白蘭芝和史黛拉這兩個角色直接地抽出來,試著以這兩個姐妹的觀點去觀看《慾望街車》中慾望的整體。導演將兩個姐妹的愛恨情仇抽取出來,將其中最極端之性格一一暴露在觀眾們前。一般而言,我們在觀看《慾望街車》時,對於白蘭芝總是投以同情的態度面對,對於史黛拉,總以一個好妹妹、完美女人的角度去觀看。而劉亮延導演在《白蘭芝》一劇中,將兩個姐妹中最細膩的情感,其中的競逐、炫耀等,讓兩個女性角色呈現得淋漓盡致。

白蘭芝的創傷和渴望,在於史黛拉的平實生活對於白蘭芝而言,事實上是一種侵略性的炫示。導演將《慾望街車》中的創傷片段(白蘭芝到史黛拉家投靠前,所遭遇的愛人自殺的創傷)、慾望片段(白蘭芝渴望男人、可望生活)等一一抽取出來,讓白蘭芝這個角色更佳的鮮明、極端,但,也藉由某些橋段,例如:史黛拉因為肚子疼而需要姐姐照顧,又或史黛拉最後將白蘭芝送進精神病院的結果,加上了更深的刻畫,讓史黛拉因其平凡生活,多了像是炫示的對照,而傷害了自己的姊姊白蘭芝。

一句「史黛拉我需要你」,顯示出白蘭芝的無助與兩人無法切割的關係之下,展開的爭奪與忌妒、愛與憎恨的情節。「我是白色我是飛蛾我是粉」白蘭芝對著觀眾們說,從天而降的粉末瀰漫在觀眾席之中,這樣的慾望是瀰漫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我們都不能避免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白蘭芝,每個都可能是史黛拉。

這次的實驗在於,將戲曲小嗓,或行腔念白,直接地融入在爵士樂中。其實這方面融入的非常巧妙,不顯突兀感,更有劉亮延在創作時本身的風格化語言產生了一種新的變化。肢體用的也是戲曲化,有京劇中跑圓場的步伐、仿蹺的高跟鞋、山水畫卷軸(甚至在圍著白蘭芝的衣服上也有畫山水樣圖飾)等等,但某些元素添加地有些許生硬,在山水畫卷軸落下時,我的腦袋是一片的空白,甚至那雙仿蹺的鞋子,被使用的時間也並不是持續著很久的時間,而後來是以顛著腳尖走路替代了踩蹻的肢體,反而有些像是芭蕾舞者的肢體。

這次的實驗,有不少成功之處是我們能清晰看到的,但,仍有些許的空間是需要被調整。白蘭芝在馬青莉的演出之下,個性顯得誇張且極端,表現得非常地出色。相對之下,史黛拉的演出在呈現方式上,雖然劉亮延導演極度想讓史黛拉的極端也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但其極端並未在肢體、言語中被顯現,史黛拉的個性因而並未完全被凸顯出來,這是其中最可惜之處。戲曲和爵士的融合,的確是一大創新,但音樂被放大之後,造成許多台詞的湮滅,讓整齣戲呈現的是以圖像式進入觀眾們的印象,但所謂兩人之間的辯證,便顯得單薄無依,而些許空洞。

《白蘭芝》

演出|李清照私人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時間|2012/12/09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四館B(2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白蘭芝》是編導劉亮延對於自我的挖掘過程,挖得越深,才能讓這些看似膚淺的浮出表層,血肉般展演在我們面前。符號、貧弱的內在,以及演員語意不清之處,我們雖可歸咎於技術的問題,但這何嘗不就是我們身處的「喧囂世界」,到底何時才能真實地聽到彼此的聲音?(吳岳霖)
12月
13
2012
風格化手段的確達成觀視上詭奇感受,但文本貧虛,音場問題干擾,總總風格化都成了外表展示,無法觸及內裡。彷彿一對裝扮巧麗的女偶,在如同娃娃屋的空間裡,被擺設出特有的外形與動作,演述著一場場語意不明的衝突。(紀慧玲)
12月
11
2012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