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新鮮老故事《Knock! Knock! 誰來敲門》
4月
22
2017
Knock! Knock! 誰來敲門(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戴君安(2017駐站評論人)

早上十點多,淡淡的陽光從樹上葉子的縫隙間灑下,微微涼風徐徐吹來,蚊子們似乎還在睡夢中,不下雨的四月真的是看表演的好時光。影響新劇場打開了321巷花園的大紅鐵門,日式宿舍的庭院中聚集了大人、小孩,塗上白漆的門窗帶著一絲神秘,木頭地板上放著好幾個大型積木,斑駁的紅磚牆上掛著大大小小的木框。

演出開始前,依照慣例,藝術總監呂毅新分別為大人和小孩說明不同的注意事項。瑣碎事務的交代對於較少看表演的民眾而言,有其教育意義上的必要,交代的方式從呂毅新口中說來,委婉兼具說服力,雖然小孩們總是有出奇招的時刻,大致上配合度都還算不錯,證實劇場人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教育者。

一陣敲門聲引起了騷動,張家禎扮演的男孩移動積木後走出來。不久,紅色小鐵門也發出了敲擊聲,小男孩開門卻沒看到人,等他回到木頭地板上,敲門聲再度響起,他來回走了數趟,開了數次門卻都落空。小男孩每經過木頭地板前方的磚塊區總會滑跤,製造了既視感(déjà vu)的效果,也成為各段劇情的連結點,當然也引來小孩們的笑聲。他前後來回數次後,董淑貞扮演的小女孩終於進場,自此展開親子劇場的拼貼故事。

故事的結構將《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與《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巧妙融為一體,再以321巷藝術聚落的現有環境為景,將兩個奇遇記合併成一個新鮮的劇本。這個新劇本雖然部分挪用自舊故事,卻能讓舊事添趣,使角色生彩,看似不相干的情節也能環環相扣,彷彿敲開一道道通往想像世界的門,滿足兒童觀眾滿漲的好奇思緒。

對於知道前兩個故事的成人觀眾而言,雖然在劇情發展上已有先備的概念,但是多重交叉的情節竟讓記憶中的意境變得模糊,新劇本中的角色看來熟悉卻也陌生,如此跳接式的結構不正也是多數小孩們敘事的模式。當演員將這樣的溝通模式傳遞給觀眾時,或許成人觀眾眼中看到的是支解的情境,但對兒童觀眾來說,這些情境更像是隨時有驚喜的拼圖遊戲。就像當愛麗絲因喝水而變小,或是愛麗絲吃了餅後變得巨大時,兒童成了真正與演員對話的媒介,成人觀眾則是像較需要被輔導的對象。

除了劇本外,演員也是成就這齣戲的重要支柱。以兩人來詮釋兩大劇目中的經典段落實屬不易,因此不僅劇情需要解構後再重新結構,演員也得不斷變身,他們轉化為拉小提琴的樹精靈、會講奇特語言的兔子、誤闖異域的愛麗絲、可愛的獅子等各種角色。董淑貞和張家禎雖是年輕演員,卻也夠分量的撐起全場,他們施展的不是喧嘩的取悅,而是大器內蘊的外放,特別是董淑貞的舞者背景,使她的身體展現有別於一般演員的架勢。可惜的是,他們的麥克風或許因流汗而滑落,使得部分台詞無法清楚傳遞。雖然他們的聲音仍算洪亮,但是庭院外的車聲、人聲,庭院內的鳥叫、蟲鳴,都讓演員的聲音難以完全集中,致使觀眾接收到的訊息有點斷續不繼。

使用道具的巧思是整場演出的關鍵,尤其是大型積木,既可以變成門,也可以變成愛麗絲墜落的長長坑道,過一會,積木被打開後又變成長廊。其他物件也不停產生新的變化,和眼前所見不再是同一物體,例如利用服裝的掩蓋和兩人的身體搭配,讓愛麗絲看來像是個拉長的巨人般,又如將木頭框框變成小門,或是將觀眾席四周變成他們遊歷的新鮮地、屋子的門窗成了故事中的衣櫃等等。

演員進出衣櫃的情境轉換也是全劇的重要轉折點,當他們走進衣櫃後再走出來時,故事就從《愛麗絲夢遊仙境》轉進了《納尼亞傳奇》。在這裡,小男孩變成了夏娃的女兒,小女孩則變成了亞當的兒子,將性別平權的寓意植入其中,兩人的身體、動作、音調、語氣及言詞也維持原狀,並沒有依循刻板印象中的男女意象而改變。

最後,一片大布如波浪般地蓋在觀眾席上,成人觀眾伸手協力推布使它向前移動,增添了他們的參與感,而隨風飄散的泡泡也瀰漫全場,宛如另一場奇遇記正要展開。敲門的演員在小觀眾們興奮的情緒中默默退出,他們不僅敲開了321巷藝術聚落的後門,也敲開了大小觀眾看戲的興致。

《Knock! Knock! 誰來敲門》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7/04/15 10:30
地點|台南321巷藝術聚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是單純想要將這兩本童話改編拼湊一起,它的企圖在於從這兩個文本裡汲取精華,採擷「洞」與「門」的意象,再和演出空間中的木門、鐵門、積木狀的佈景拱形彎洞、樹枝凹洞等連結,營造出妙趣橫生的情境。(謝鴻文)
4月
25
2017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