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愛情的現代潰爛《愛朦朧,人朦朧》
11月
24
2015
愛朦朧,人朦朧(表演工作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5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以「朦朧」為名,在投影幕上升之後,是個七彩、浮誇、如童話故事般的客廳,清晰、亮眼卻又刺目;於是,朦朧的到底是什麼?是愛情?是人性?還是……什麼都沒說?

表演工作坊三十週年大戲《愛朦朧,人朦朧》,延展表演工作坊改編歐陸喜劇的路線,在《一夫二主》(1995)、《一婦五夫?!》(2001)、《威尼斯雙胞案》(2004)等改編自義大利劇作家卡羅‧高多尼(Carlo Goldoni)的經典喜劇後,以法國劇作家皮耶‧馬里福(Pierre de Marivaux)的Le Jeu de l'Amour et du Hasard為對象,由丁乃箏翻譯、改編、導演。不過,未如《威尼斯雙胞案》等作以歐式服裝、場景、譯名維持原著的模樣,並多為情節的調動與重詮;丁乃箏更大幅度地將此劇「在地化」,將時空位移至1970年代的台灣,安放新的詮釋空間。於是,如此改編好似皮耶‧馬里福對義大利喜劇的重新化用、截長補短,大致維持了原著的核心價值,包含對愛情、婚姻的質疑,並且用大量緊湊的對話去推砌情節等。

由於文本本身堆疊出了厚重、豐盈的喜劇基礎,幾位演員ELLA(陳嘉樺)、樊光耀、屈中恆……都在肢體、口白極度釋放;特別是首度演出舞台劇的ELLA以她在歌手、主持、電視劇等穿梭的表演經驗,以誇張、綜藝感十足的語彙將小丁子這個角色表現地搶眼。演員們將許多動作「程式化」,用以表述人物性格,像是龍公子(樊光耀飾)反覆地甩髮、滑步以及定點,展現他作為富家公子的特質,更如前輩明星(如高凌風、劉文正等人)擁有招牌動作。不過,《愛朦朧,人朦朧》在飽滿的喜劇張力裡過度地「綜藝化」(有如綜藝節目會出現的爆笑短劇),反讓非主角且調劑性十足的典型喜劇人物麗止特(劇裡改為小丁子)、阿樂甘(劇裡為老鄧,由居中恆飾演)更為搶眼,並且明顯地掩蓋住女主角席勒薇雅(劇中人物朦朦小姐,由劉美鈺飾演)的光芒,甚至整個宣傳重點早就移至偶像明星ELLA身上。同時,此作雖添加曾馨慧的現場演奏、演唱,以邱比特現身,看似用音樂統合整個作品,卻也在本就飽和的戲劇結構裡畫蛇添足,塞的過滿而缺乏喘息的餘地,並且多半作為過場,未有更實質的劇場效果。

《愛朦朧,人朦朧》最有意思的設計大抵是將整個故事場景設定在1970年代,並且反覆聲明是「台灣風靡瓊瑤時代」,以及是「位於台北陽明山瓊瑤式的別墅」。於是,原本過於誇張、煽情的原著台詞都因瓊瑤而能夠被轉譯地合理化,甚至更加地誇飾。這樣的作法聰明也取巧,同時能夠喚醒觀眾對瓊瑤戲劇的記憶(像是第5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蘇有朋與林心如上台頒獎時響起《還珠格格》主題曲作為背景音樂),而有復古意味。台詞間充斥著那個時代的產物:二秦二林、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青青河邊草等,但似乎也被侷限住特定族群的共同記憶,成為自我追憶的濫觴。此外,《愛朦朧,人朦朧》看似延續原著討論愛情的概念,有意去批評社會中的真相,卻也在浪漫愛情裡被掩蓋,真正推動情節與內涵的竟變成瓊瑤式的情愛糾葛,所謂被揭露的真相早已蕩然無存,也不被記憶。劇中雖仍鋪陳了不少對階級地位、金錢、愛情、婚姻、價值的相互質疑與激辯,卻在這個如「成人童話」的空間裡,被那粉紅的光線、斑斕的塗鴉、浮誇的裝飾,不只化為陳腔濫調的無病呻吟,更像是毫無反省能力的自曝其短。所有的諷刺口吻,也都在反覆的包裹、無意的操弄間,殘存無厘頭的笑鬧。最後,終會導向一個浪漫愛情喜劇的大團圓,毫無意料可出。

更為便宜行事的是,《愛朦朧,人朦朧》本該與時代/現代進行對話,卻又過度保留了17世紀的舊思維,用以暴露社會真相的手法實以二元對立的方式進行書寫。在綿密連環的對話間,只為展示主人與僕人間的身分落差。像是喬裝成龍公子的老鄧與偽裝為朦朦小姐的小丁子,兩人不斷地用錯誤的成語互褒,以蓬蓽生輝、畫蛇添足、花團錦簇等形容打扮,以迴光返照說明現況等。或是,以龍公子的紅酒對照老鄧的米酒、蛋炒飯。看似人物本身性格、出身的素描,卻削去了該有的揭示與諷喻,僅流於階級的炫耀。同時,刻板印象的濫用更是此劇特長,像是人物刻意地咬文嚼字、口音使用,都硬生生地刻劃出我們對貧富的既定樣貌;幾段台詞使用的「老處女」、「沒人要」、「高富帥」也都凸顯了此劇缺乏性別意識的情況,未因時代推移而有更深入的探討。最詭異的刻板印象,更在整個作品所刻意打造的「法國想像」,從戲中的人物名字、穿著、對話到舞台空間都洋溢著唯美、夢幻氛圍,但法國真是如此?或許不過是詮釋者自己不食人間煙火的投影吧。

編導丁乃箏在節目單裡這麼說:「心想有一天一定要拿到【表坊】來做,皮耶的作品幽默中有對時代的批判,與【表坊】為時代說話的精神是相通的。」看似作為她編導《愛朦朧,人朦朧》的野心,同時也替表演工作坊歷來的作品下足宣言。只是,《愛朦朧,人朦朧》在挪移「古典愛情」到現代的過程裡,卻僅是回到編導個人的生活時空──1970年代,甚至還拉了瓊瑤下水、作為背書。我所質疑的是,站在2015年的台灣以17世紀的法國作品與1970年代的台灣對話的意義何在?甚至綜觀表演工作坊近年的作品,多半徘徊於創作者個人的時代背景、思維傾向,更有多數作品早已與時代脫鉤。戲劇作品傾向商業並不一定得被質疑,但從戲劇本質裡掏出什麼,才是創作的核心。有如《愛朦朧,人朦朧》的主題曲「朦朧的愛」,在沙啞的嗓音裡卻只唱出初淺的愛情,也與戲本身平行存在;那麼,不再能夠與時代對話的作品,就算存在現代,也即將潰爛。

《愛朦朧,人朦朧》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5/11/22 14: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