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來臨,絕非偶然——《2022TMAF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
8月
26
2022
2022TMAF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TMAF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12次瀏覽

徐韻豐


一掃去年因疫情而移師美國西岸的陰霾,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MAF)於今年暑假風光回歸。在一個星期中,音樂節將國際巨星級的音樂家一次呈現給台灣觀眾,如此陣容實已超過台灣近兩年職業樂團或私人經紀公司所能邀請到的水準了。音樂節的靈魂人物——小提琴家林昭亮在開場前便說到,這一切的成果,是歷經兩年的時間來策劃安排的。


群星、教學與熱情:缺一不可的三重協奏

本音樂節的宗旨,是希望幫助學員提升室內樂與樂團的演奏技能,而這的確是學子在傳統音樂學院的訓練中,較薄弱的環節。因此在音樂會的上半場,安排了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由獨奏家林昭亮、卡特.布雷與兒玉麻里與音樂節管弦樂團協奏演出。這首兼具室內樂演奏與交響樂團協奏的作品,也許可以做為回應音樂節宗旨的巧思。

在第一樂章中,樂團整體感覺刻意壓抑力度,呈現幾乎沒有強奏的狀態,使得樂團擁有相當明顯的陪伴感。從極弱放大音量、使音樂鑽入聽眾耳朵的片段也相當精緻,樂團的長音將獨奏家襯托得很美。而在如此襯托之下,獨奏家的力度變化即可用自然且不刻意的方式,表現得相當清楚。但當交響樂團維持此模式演奏,配合指揮長野健相當安全的詮釋風格,總令筆者覺得少了些火花。雖然室內樂的確以精雕細琢間的變化為至善,但作為一個明星與莘莘學子攜手登台的樂團,筆者除了完美天籟外,亦有豪放不羈的期待。

當然,上半場也有令筆者難忘的片刻。例如在第二樂章,兒玉麻里以鋼琴完美拖住大、小提琴的獨奏,在底部寬闊地包覆並潺潺前進,雖已近似於無形,但又是如此重要地存在著。上半場的整體表現有許多如前述之細膩處,但音樂也時常於即將昇華之際,止於乖乖演奏的一群好學生。刺激、活力與野性應為節慶或是青年樂團的最大賣點,很可惜上半場的表現略未到位。

 

2022TMAF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TMAF 提供)


從容、自在:天籟之音之絕美詮釋

下半場是馬勒的第四號交響曲。在開頭之處,長野健即以一個多數人較不習慣的稍慢速度,預告聽眾後續有多少玩味之處。如此呈現比期待多一些(無論是程度還是次數)的彈性速度(Rubato),令筆者聽得心癢癢;而煞車愈是充分,筆者內心則越發有股衝動,想替樂團踩下緊接音樂的油門。

下半場的演出,明顯感受到上半場不足的樂團個性;聲部之間,也開始有了明顯的對話,而非如上半場的「相視卻不敢妄動」。幾個獨奏樂器,也令筆者印象深刻,包括豎笛特技般的力度與音樂表現,以及法國號拋出穩定、溫暖且極具彈性的長音。例如詼諧曲的第二樂章,團員在音樂擺動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發揮的律動感,聲部雖輪流上陣,但每一個獨奏樂器在自己的樂段都如同一位優秀的指揮,不但聚精會神、彼此聆聽,演奏也從容自然、拋接自如。這般呈現,合乎邏輯地以最合適的速度與力度表現自己的片段。

到了第三樂章開頭,低音大提琴給予音樂相當好的凝結感。指揮長野健也是卯足全力,將慢速做到了音樂分解前的最後一刻,這種詮釋方法相當考驗台上與台下——無論是音樂家的張力維持,或是聽眾的專注力,樂團整體而言表現不俗,唯獨樂章後段強音奏後,氣氛稍微鬆懈,未能回到最初的靜謐與深沈。而第四樂章裡,女高音艾莉卡.拜科夫雖然不以音量取勝,但除了音色豐富,舞台表現也相當有魅力。她的裝飾音唱得相當漂亮,雖然一開始與樂團並未對上,豎笛、長笛與獨唱的活潑互動仍令人難忘,不僅將天堂的無暇表露無遺,音樂的魔力也透過末段的慢板與最後的低音,若有似無的展現。

 

2022TMAF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TMAF 提供)


高規格演出,來自對「好」的堅持

台灣知名文化人、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女士在臉書留言寫道「大師星秀節,正是林昭亮可以持續活躍於公部門、企業界、學界與音樂界的聰明作法。疫情也幫了他,因為大師天團進不來,贊助資源可以一把抓」。

如此精彩的陣容與節目能集合在一週呈現,份量幾乎完勝國內職業樂團與廳院的樂季節目。除了完整的規劃,這樣的音樂節想必也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大力相挺,但如此高規格的企劃依然得到了企業與社會資源的正面回饋。反觀公部門的常態節目在疫情之下越漸疲乏,雖然許多執行者礙於疫情與法規無法施展身手,但大師新秀音樂節或許可以成為眾人的啟示:當藝術團體或場館在尋求各方贊助與支持之際,又是否能下定決心,把事情做到夠(最)好呢?

《2022TMAF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

演出|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
時間|2022/08/1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