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到的身體,無解的實驗——《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
9月
20
2022
LAB 3.14:動物的無限循環(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0次瀏覽

黃馨儀

三缺一劇團的動物轉化發展了十一年之久,在此次《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演出之始也如此揭示。表演者逐一上台,說出自己的姓名,並介紹代表自己的動物。動物可能不只一種,因為涵蓋的成長的軌跡,更有脆弱恐懼時的姿態,就此也揭示了人類內在的動物性格。開場中也預告演出先後為《蛇帶》、《Zoo》和《孤獨的敘事者》,三個段落間則以動物轉化的練習說明作為穿插換場。

如此架構下,《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好像是動物轉化發展的揭示性演出,展現了三缺一劇團十餘年來所建構鑽研的表演方式與美學。這在我心中埋下了一個從最初到最後的問題:為什麼這場演出需要這樣的展示說明?
由外而內、由實至虛的進程

《蛇帶》由擅長默劇肢體的表演者黃凱臨帶領四位年輕演員唐芝妍、陳瑞祥、陳顥仁、林筠喬共同創作,改編京極夏彥《百鬼夜行——陽》中的故事,從表象的蛇,潛入蛇形所象徵的妒忌與恐懼。有著具體文本,表演者的敘事口吻確實如日本物語,在空台與黑衣間製造了獨特的異國感。四名表演者變換著角色與歌隊的身份,敘事與形體交織,人物與意象交疊,在此,動物是人心的投射,可怕的不是客觀存在的動物,而是來自於人。

緊接著,由魏雋展的動物轉化訓練展示也呼應《蛇帶》,在動物的「全然控制」、「呼之欲出」、「潛藏其中」等三個發展階段下,動物不只是形體,更是人類的潛意識活動。也以此進入余彥芳編創,賀湘儀與杜逸凡演出的《Zoo》。


LAB 3.14:動物的無限循環(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LAB 3.14:動物的無限循環(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對比於年輕表演者,賀湘儀與杜逸凡作為初始團員,完整參與了動物轉化的方法發展,有著長年共同演出的經驗,兩人的表演切換與默契配合都十分流暢。《Zoo》以一對男女的同居生活為軸,拆解關係的層次,呈現相處之間不同的動物性:色慾高漲時是猩猩、撒嬌討好時是貓、貪吃時是花栗鼠,不斷相依、相抗。人,亦是動物。

於是到了最後魏雋展的段落,他不再談「動物」,而直接從智人的歷史演進開始,呈現人的進步,以及人類的野蠻,藉此詰問人類存在,人亦並不比動物高尚。本段表演語言和身體扣合十分緊密,魏雋展的表演也在獨特的節奏上精準切換,在短短十幾分鐘間快速展示各種人類的切片。此段落完全將動物轉化的練習內化,不明白得見動物,卻如同前一串場的動物即興,當身體控制純熟、內外具備,形體即可以順時流轉。
轉化之後,要成為什麼?

《孤獨的敘事者》的演出揭示了動物轉化的前進方向,而三段演出中,表演者都以身體為出發,在空台之下,純與夥伴、燈光、音樂配合,肉身流轉出各種世界。動物轉化從模仿的練習開始,到流動切換,給予三缺一的表演者極佳的身體美學訓練,然而這樣的成果累積,在過往《蚵仔夜行軍》和《國姓爺之夢》等作中都得以看見,那為何又要有此單一製作來展現呢?從誌怪物語,到現代情感,以至智人的發展,最後魏雋展以直立人之姿坐入觀眾席中,與我們同在。在最後的時刻,我們同在了,雖然讚嘆著表演的魔法,但觀看過程中我的困惑無法歇止。


LAB 3.14:動物的無限循環(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邱条影室邱垂仁)


LAB 3.14:動物的無限循環(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自2011年起,經過《LAB壹號.實驗啟動》、《LAB貳號.穴居》、《LAB參號.不知為何物》以及非售票的示範演出《LAB計畫示範呈現:動物轉化01》四部作品,身體賦形、連結自我、銜接社會與方法示範都進行過之後,現階段的3.14真的有走得更遠嗎?還是進入一個自體循環?在這無盡循環之下,我卻開始不知如何安放自己——觀眾與這場售票演出的關係為何?

創作顧問張紋瑄在節目單中寫到「動物轉化似乎是一種為不斷變異的資訊找到可見形式的技術,……動物轉化所提供的,正是為永動的情緒、記憶、關係——或永動的『人』——找到形式的手段。」動物轉化發展至今確實奠定了三缺一劇團的表演美學:身體、詩意、象徵,為之確立了形式。只是,當永動成立,萬物同在,在之後會是什麼?【1】Becoming 所為何事?【2】如果沒有提問,也就沒有答案了吧。


註釋:

1、引自節目單張紋瑄〈「動物轉化」搖滾區觀察報告〉。節目單連結

2、引自節目單賀湘儀〈關於「動物轉化」〉。「『動物轉化』的英文翻譯從 Animal Transformation 修正為 Animal Becoming,揭示它不是一個線性的表演系統,而更像是一張地圖,以「流變」核心概念之一,轉化所追求的不是目的(轉變為什麼),而是轉化的過程(為何而轉化),因為萬物從來都在變動之中。」節目單連結同註釋1。

《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22/09/1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比起「靈魂的濃縮咖啡」,這一杯歷史的烈酒熱辣地入喉,從內裡灼燒至外頭;在華麗的燈光與音效中,把我們帶回那些日常生活中總是忘記的,卻真實存在的歷史。
10月
11
2022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