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台南人劇團成長的約定《十八》
10月
18
2012
十八(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9次瀏覽
林偉瑜

《十八》改編自日本劇作家宮本浩司得獎之青少年劇本《瑪麗亞》(又有譯名《十八歲的約定》),是台南人劇團的「台南人青年劇場系列作品」計畫所推出的第一號作品,主要是為培養與提供南台灣專業表演人才磨練的機會,該戲邀來目前就讀台大戲劇系的澳門學生莫家豪改編與導演,演員組成則是該團「南台灣專業劇場表演人才培訓計畫」中的儲備演員。名為《十八》看來是為了更凸顯原劇中的教育意義,也一語雙關的蘊含鼓勵這批劇場新生力軍的意味。

《十八》講述將滿十八歲的女孩夏雪搬入台北公寓第一天,便陸續有自稱為前房客和鄰居的陌生人造訪,以諸多藉口賴著不走。後其繼母造訪,透露十多年前夏母攜夏雪搭機到日本挽救失敗婚姻,途中飛機失事,母親與乘客因保護女孩喪生。夏雪轉而怨恨父親,拒絕其父和繼母關愛的同時,也對生命失去熱情。就在陌生人想介入女孩生活,女孩與之發生衝突時,一喬扮水電工的天使介入,帶領劇中人回到飛機事故發生過程,原來陌生人為捨命相救的母親與乘客,他們轉動生命音樂盒僅為她換來十八年生命,因而在夏雪十八歲生日當天到來希望找到音樂盒並轉動以延續她的生命,在瞭解自己被救過程後,夏雪重拾對生命的愛與熱情並轉動音樂盒。

雖說是新手上路,整體演出已初具專業質感,尤其舞台設計簡樸而有效率,左高右低的夏雪公寓布景片在拉開窗簾後顯現出座艙窗戶,不僅輕巧的轉化成向上飛翔的機艙,也為觀眾帶來視覺驚奇。儲備演員則是全劇另一個可讚美的部分,不矯作而有自然之風,甚為賞心悅目。首演幾乎座無虛席,且多為學生族群,會後更有七八成觀眾留下全程參加座談,顯示台南人雖然這兩年在南部的大劇場票房上頻頻受挫,以年輕人為主的小劇場號召力仍在。

唯一較明顯的弱點是在改編的細緻度上。改編後的《十八》做了不小的更動,除了時空與人物變動,亦削減原劇的荒謬和超現實感,讓情節與人物更貼近現實生活,把意涵更聚焦於主角領悟生命中的愛和重生;原劇隱含的青少年階段那種特有被家庭和社會制約之身不由己和無法逃脫的無奈與孤獨感,在《十八》裡沒有觸及,使此劇顯得更為溫馨與勵志,此並非缺點,實際上可能讓戲更容易為觀眾所接受。問題是在於刪減人物與部分情節後,和貼近現實的處理需要,在改編時賦予人物行為更完整的動機與合理性,否則觀眾便會對人物行為感到困惑。無論如何,《十八》可說是清新小品,加上有潛力的新人,雖是在深秋時節演出,倒像給台南觀眾吹來一股春風。

然而在筆者看來,《十八》演出的含義絕不僅只於藝術水準和培養新人層面,對台南和台南劇場發展亦具意味和值得觀察之處。從台南人推出《十八》的用意與計畫,表示台南人在根留台南的想法上有其自覺意識與規畫,值得台南的劇場觀眾感到欣喜。

筆者的學生泰半都是台南人的粉絲與忠實支持者,倘若有機會參與演出幕後工作那更是令人驕傲的事了,因為這是南部學生能近距離接觸到最高水準的劇團。在去年台南人傳出搬離台南時,某日一位學生走進辦公室問「老師,你對台南人搬到台北有什麼看法?」我問「你有什麼看法?」,他說「我感覺好像被拋棄了。」台南人北移有其諸多無奈,筆者也略有耳聞,例如轉型為大劇場後需要巨大數量的觀眾是台南地區在有限時間裡難以達到的、主創者的正職工作在台北,南北奔波難以兼顧、加上無知的台南市政府不珍惜這個外台北難得的優秀專業劇團,吝於提供資源,白白拱手將台南人送給劇場團體多到溢出來的台北。只是這種結果對於台南這塊土地和台南劇場觀眾來說,恐怕的確會有類似前述學生的感受,因為知道台南人劇團終將變成一個由台北的導演、演員和設計,且針對台北觀眾市場而作的台北劇團,而對僅能在巡迴場看到原是台南在地的台南人劇團演出的台南觀眾而言,無疑是被「陌生化」了。

然而這是一個市場與在地藝文團隊文化責任的兩難習題,作為劇場觀眾與研究者的雙重身分,筆者的感受也是矛盾的,藝術家和劇團想要更上一層樓是觀眾之福,也期望地方劇團成為國家頂尖團體(雖然我相信在台南也能成為頂尖劇團,只是台南人恐怕無法等待客觀環境的逐漸改變),但筆者自十多年前研究台南人,看到它從生澀作品的小劇團到佳作連連的專業劇團,對台南劇場發展更有重要貢獻,這是台灣正逐漸在縮短南北差距的例證,也代表著過去政府的推行與補助政策和在地劇場人多年努力的成果,只是沒想到這種成果比想像中的脆弱,也不免令人沮喪。

從培養台南與南台灣專業的劇場人才來看,這個計畫似乎只想培養表演人才,筆者以為若要達到真正根留台南,台南人應慎重考慮將編導人才也放入該作品系列中。以《十八》來看,編導與設計群中九成以上是台北年輕劇場人,僅有演員以居住南部者為主,但編導與設計人才更是劇場發展的核心,雖然這種作法在一開始可藉由外來較有經驗的劇場編導做出質感較好的作品,但長期來看,卻是弊多於利,因為總使用空降部隊的結果是在地編創人才缺乏磨練機會(或者台南人只打算使用台北的編導,成為台北設計、台南製造的另類根留台南模式?),不管如何,都容易讓培養根留台南的劇場人才的想法變成虛晃一招,而實際成為台北年輕劇場新秀歷練之處,最後又重蹈現在台南人北移的覆轍?如此南北文化資源差距永遠沒有拉近的一天,也使此種計畫的成效最後又只停留在脆弱的成果。

《十八》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2/10/12 19:30
地點|台南市台南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