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消遣抑或消遣古典?《義賊☆鼠小僧》
3月
17
2015
義賊☆鼠小僧(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5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二十世紀以降,「舊戲新詮」早已成為現代劇場導向主要的一環,不論透過現代化、在地化,甚或刻意異質化,諸多導演依不同的搬演策略,回顧檢視古典戲劇,以當代視角重新塑造、詮釋,讓經典文本以全新面貌再度登上現代舞台。在西方,當然以莎士比亞戲劇為大宗。無獨有偶,此次受邀來台演出的日本流山兒★事務所《義賊☆鼠小僧》,傳統與現代劇場元素雜揉,以十九世紀日本歌舞伎劇作家河竹默阿彌《鼠小僧》作為文本基底,探討忠孝仁義等道德衝突,不僅採用古典原作之台詞,舞台上亦保留了歌舞伎傳統的「花道」,同時調度上添加了許多精采的現代歌舞增色、轉化。不過,究竟藉由這齣新詮的老戲,導演欲表達何種現代觀點?甚至反過來看,現代視角的重檢是否補強了原文本何種面向的缺漏,抑或顛覆了原文本任何不合時需的舊有思維和既存矛盾?

《義賊☆鼠小僧》劇情主要講述主角盜賊次郎吉,為了幫助受騙的新助、阿元而偷錢,卻反而害得兩人被當成賊,爾後一路上不僅巧遇了在幼年時即丟棄自己的親生父親、親弟弟、久別的妻子和女兒,最後於法庭中大夥相認,事件也獲得圓滿解決。故事主線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義賊次郎吉經過盜財事件,與失散多年的各親人重逢的過程。

與其說故事在道「義」,還不如說在講「情」,以友情、愛情、親情等不同面向觀照,使劇中眾多人物之行動有了明確的動機基礎,劇情則有了推動的契機。然而,敘事焦點並未完全聚焦在主角次郎吉身上,而是故事多線、人物龐雜、觀點跳躍。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足夠篇幅可來刻劃任何單一人物,於是「以事件解決事件」成了此戲慣用的解套方式,通篇可見巧合不斷、翻轉極大的荒謬情境。例如,次郎吉在短時間內巧遇眾多失散多年的親人們;與妻小相遇之時,妻子竟然剛好有夜盲症而認不出來丈夫;與竊賊輿之助(次郎吉之弟)素昧平生的女主人阿高,得知輿之助是出於孝心而行竊,在毫無前因後果的情況下,居然願意在亡夫牌位及家人們面前放棄自身名節,公然表示兩人有染;結尾,次郎吉現身法庭,一位審議官責其重罪,另一位審議官則迅速協助他脫困,而受到次郎吉牽連的眾人,也都一起在法庭與他再度相遇相認,破鏡重圓。除了劇中諸多巧合以外,次郎吉之養母騙子阿熊最後突然感到罪惡自我了結,而好人次郎吉奉命成為廣助世人的義賊,更是隱約歸結出全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勸善道德論調。

站在現代劇作建構的觀點來看,此類通俗劇的劇情佈局手法不免略嫌過時,但換個角度想,這不就是電視八點檔的古典翻版?導演流山兒似乎毫不避諱如此通俗劇鑿痕,或許正是看準了這類故事體裁的荒謬趣味,詮釋上沒有繞道而行、移編改寫,反倒正面迎擊。故事背景並未挪至現代,而是直接以喜鬧基調轉譯,結合日本傳統強烈而風格化的表演、偶戲、武戲等不同演出型態,多位演員,一人多角。歌舞不時穿插,曲風多元,有演歌唱腔,也有舞曲Rap,還因應台灣觀眾多了〈流浪到淡水〉這首歌,與台下迅速達到互動共鳴,整體音樂時而加快節奏,時而串場紓緩,時而淡化悲情,時而強化張力。舞台簡單,景片、幕簾圍成多道出入口,搭配投影,迅速跳切場景、氛圍,有時空間轉換甚至直接端賴演員之間互動,十分精練。

因此,雖故事本身浮誇的質素仍在,但導演自形式上拉開了距離,以豐富的視聽調度轉化,不僅讓整體畫面充滿動量,填補劇中角色能動不足的缺口,亦讓那些不合時宜的生硬情節能在帶有輕喜劇色彩的框架中,得以成立,如同進入莎士比亞燦爛的喜劇世界一般,不論過程如何巧合錯認、光怪陸離,最終「結局好萬事好」(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導演用創新形式呈現古典戲劇,將經典以全新面貌介紹給大眾,也藉此拉近經典與觀眾之間距離,值得激賞。然而,在這作品裡,新觀點或現代聲音仍是缺席的,甚至在情節、內容、價值觀文風不動的情況下,喜劇形式所帶來的顛覆力量,似是而非地,像是對原文本進行「嘲仿」(parody),即以模仿來消遣劇中不合時宜的情節或價值觀。還是,事實上,一切保留原味的仿古演出,僅為包裝現代娛樂消遣的新皮舊骨?

《義賊☆鼠小僧》

演出|日本流山兒★事務所
時間|2015/03/08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們在「足」的力量有所琢磨,穩健地透過身體與地面進行溝通。更可見流山兒★事務所在整個劇場呈現上的揉合、拆解形式的界線,成熟且無界地多元表達。 (吳岳霖)
3月
19
2015
866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