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囿於劇場敘事,被懸置的人生——2023秋天藝術節《罪・愛》
12月
04
2023
罪.愛(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2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亟需獨家報導以重振事業前景的調查報導記者陳怡靜,為追查一宗少女神秘死亡事件真相,循線來到一個神秘而少為人知的新興宗教團體(讀經班),意外碰到失聯多年的母親,引發父親涉嫌性侵、家庭因此破碎的不堪回憶,在深入探究教團真相的同時,她也被迫逐漸步入內心暗處,面對長久掩藏的憾恨,最後終於揭露「真相」,卻失去親人與工作。對陳怡靜而言,痛苦的領悟,也許是重新開始的希望:「總有一天寫出完整的報導」,或者,這仍舊只是她的一廂情願?

《罪・愛》編導有強大的企圖心,要以一個相對簡單明確的敘事結構,從(陳怡靜的)單一視角,同時檢視、處理多個繁雜難解的議題——媒體生態、新興宗教、家庭暴力、司法正義、創傷記憶,從個人生命與集體意識交會糾結的亂碼謎團中,釐出一條符合因果邏輯的動作軌跡,為那些深陷迷惘深淵的人們,描繪出一幅不同於新聞報導或媒體傳播所呈現的,能讓我們同理、同情的生命圖像。

劇中的調查報導記者陳怡靜,身兼旁觀者與當事人的雙重身分,在調查過程中的認知矛盾與情感掙扎,正可以凸顯作品主題的複雜性,和這些生命故事對觀眾構成的挑戰。只是,陳怡靜這個角色在劇中的發展,缺乏漸進而較為細膩的鋪陳,以使我們能夠掌握她的動機,理解她的觀察,或者,對她的迷惘困惑,心生同感。

她衝進醫院附設咖啡廳,理直氣壯地逼問少女(劉曉菁)她與父親關係的真相時,或許符合我們對菜鳥記者的想像(急切莽撞),但此舉不僅嚇跑受訪者,也同時「疏離」了身為旁觀者的我,不僅對她的採訪能力,也對她的態度心生疑慮;之後,她為了追查案件,要透過母親(賴秀萍)進入外人難以接近的讀經班,回到離開多年的老家,心懷多年的怨懟,似乎瞬間消散,是真是假,卻難辨明;待她終於進入讀經班,且不論輕蔑不信的態度,應該會有的防備之心,也被老師(黃巧雲)以溫言撫慰解除,對仍然陌生的他人傾吐深藏多年,甚至因此離間親人的痛苦回憶,心態轉變之劇烈,是印證了老師的魅力,還是說明了陳怡靜的脆弱?最後,當她逐漸發現所謂的「真相」——父親涉嫌性侵事件、父母親子關係、老師人生的「真相」——越來越難以掌握,面對母親的犧牲,而終於崩潰,她作為敘事者的身份,也同時崩毀,對警察(前男友黃國勇)的承諾(「總有一天寫出完整的報導」),因此顯得空洞,也難引人同情。

我對劇中其他角色的形象與作為,也有類似的疑惑:兩位父親角色,無論是否在場,形象與動機都同樣模糊難辨,特別是陳父(以宏)對女兒摯友(宋珮君)無微不至的照護,甚至在被她誣控性侵之後,即使殃及家庭妻女,也不為自己辯駁,是因為無法完全否認自己的情慾,還是為保全對方名聲,令人費解;查經班老師與陳母的人生經歷,都有讓人同情的真實情感,但穿插其中(對查經班)的謔仿(parody),通俗勸世的意味(老師最後的瘋狂),卻又太過直白,讓我們對這類團體的認識,還是停留在比較表面的層次,而無法對其成員的自我認知,或團體內的人際互動,有更深刻一些的理解;和陳靜怡一樣,與相關案件有私人牽連的警察,不顧上級反對而繼續追查,應該是提供我們不同視角,對照或補充記者調查報導的契機,但他在劉曉菁葬禮上的失控,讓他不僅失去身為警察的公信力,也失去了提供不同角度敘事的機會,最後以「七七乳加巧克力」與陳怡靜交換錄音帶的橋段,也只是凸顯出兩人關係的空虛。


背景為大螢幕投影影像;真人左為演員尹宣方飾演之荳荳,右為演員謝瓊煖飾演賴秀萍(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視聽覺設計的整體表現,堪稱精彩,創造出充滿象徵趣味的空間氛圍,呼應角色內在的憂懼、怨懟、困惑,和戲劇動作在現實與回憶、真實與夢境之間的推展,並能有效解決舞台空間過大的問題,讓導演的場面調度,不致於顯得力不從心。少數畫面過於煽情,甚至帶有頗為強烈的道德評斷意味(劇末的火燒車場景),或可再作斟酌,但也是瑕不掩瑜。

演出開始,是一個個不斷交錯重疊投射在大螢幕上的電視新聞畫面,反映本地媒體生態,作為劇場呈現的對照,表達了編導的創作意圖,卻似乎也預示了這部作品的侷限:創作者終究難以透過單一視角,將複雜交錯的生命故事,簡化為一個符合因果邏輯的寫實敘事,或對這些社會事件與公共議題,提出本質性、結構性的詰問。這個問題,不能單純歸因於創作者本身,而是凸顯了《罪・愛》的創作素材與探討議題,對寫實劇場形式構成的兩難:一方面要建立一個符合因果邏輯的寫實敘事,嘗試解開角色內在心理與行為動機的謎,一方面卻又要容許角色自我矛盾、曖昧難解、非理性的可能,接受「我們其實真的不懂」的結論,暫時擱下找到答案的慾望。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用兩本書的規模,嘗試引導讀者從根本思考「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和「奧姆真理教」所引發有關社會、人性、心理的各種問題,或許才有可能避免類似事件的重演,而他最後的結論,也只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和含有危險性的狂熱宗教分隔的一面牆,或許遠比我們所想像的要來得薄也不一定」,《罪・愛》在有限的篇幅中,至少做到了編導所期待的「紀錄」,開啟我們對社會如何「接住」個人的討論,期待未來可以進一步,或以不同的敘事手法,直面那個「偶然而關鍵的時刻」,對善惡區別之困難,有所警覺,不輕易論斷,對愛與罪之糾結,有所領悟,獲致實在的同理同感。

2023秋天藝術節《罪.愛》

演出|國家兩廳院主辦、詹傑編劇、黃郁晴導演
時間|2023/11/19 14:30
地點|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是臺灣女性生命的關鍵字,也是悲劇命運的三元素,更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臺灣女性元神:她們有豐沛的「愛」可以給予,她們愛子女、愛丈夫、愛朋友、愛神明、愛芸芸眾生,唯獨不愛自己⋯⋯
12月
07
2023
劇中各角色有冤,有怨,無論是女兒無情誤解了父親,妻子無意外遇造成了悲劇,女學生無心害死了老師,如果這些冤結要解決,就必須被打開,才會有可能痊癒。做為女兒的陳怡靜活在惡夢中,反覆輪迴,直到遇見黃巧雲。⋯⋯德國學者韋伯(Max Weber, 1864-1920)談到宗教團體,其領袖經常有克里斯瑪特質(charisma),這來自基督教傳統,象徵得到上帝的幫助,造就跟一般人不同。
11月
30
2023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