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愛情的練習題《分手快樂》
4月
01
2020
分手快樂(製作循環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3次瀏覽
李淑玲(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跨領域研究所碩士生)

《分手快樂》是由近期新興團隊「製作循環工作室」所創作,整齣戲以明亮、新穎與快節奏的音樂劇模式,闡述新興時代下快速、繁雜、多元化的愛情觀。開演前的舞台陳設以簡約工業風,並由米、黑、白色系塑造而成,許多打包箱子,似乎在訴說這些即將被塵封、打包、出清、拋開抑或可被重新開起的記憶。

故事一開端,序曲由慢而快、沈重轉向陽光的爵士混搭R&B曲調,開門見山的陳述「分手快樂事務所」推銷商品為何?這家事務所專門讓分手過後的情侶,能夠藉由植入晶片將核心記憶取出,忘卻一切過往記憶,痛苦也隨之結束。如同新時代科技領航的新世界,一切都是要如此的快狠準。故事中三種戀愛的型態,簡單愛、不敢愛、速食愛、抑或根本沒有愛……多種面向揭露愛情中,永遠無法預測卻又逃不開的練習題。

歌曲〈一件小事〉道盡一對情侶為了再平凡不過的生活小事發生爭執,Lily(王意萱飾)在不期待情人節有任何的驚喜中,從男友Kevin(周家寬飾)突然深情的告白,再次燃起希望,以為即將踏上婚姻旅程;卻在穿上那隻鞋後,一切幻滅,期望也跌落谷底。生活小事被理所當然的忘卻、忽視,諸多失望的小事堆疊在生活裡,爆發今日的分手主因。劇中寫實呈現,愛情在共同生活、習慣彼此,曾被視為貼心的小事,在濃情蜜意轉向平淡無奇的戀情,「貼心小事」則成為不重要的「一件小事」。至於,陳俊(于浩威飾)與Helen(李曼飾)這對過往情侶,則是對愛情仍有期待,〈我曾經在那裡〉這首歌訴說他們曾經對愛的渴望、愛的經歷,心中仍期待能找回愛的感覺,而這便是另一種勇敢面對的模式──機會不就是掌握在自己的面對與追求。而在韋翰(蔡邵桓飾)與Grace(鍾琪飾)的速食愛情裡,帶出新世代交友軟體盛行的主因,不需要天長地久、打破童話故事裡的夢幻情境,只要激情、兩人相談甚歡有何不可?然而這背後,卻又是另一種逃避、撫慰心靈的麻痺方式之一。從曾經相信愛情,到質疑自己在愛情的位置,最後是拋開一切只在乎當下的開心享樂。人因膽怯的面對,放棄曾經相信的愛情,選擇用速食的愛情模式來安慰自己。有趣的是,劇中的Grace,仍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對方(Kevin),愛情不需要委曲求全,當適合的愛情來臨,不要放棄。三段不一樣的愛情觀,在在訴說愛情的不確定性,不如想像中如此簡單、可控制。

編劇在文本處理上,流暢又新穎。雖是陳腔濫調的愛情主題,卻能引出充滿現代觀點的共鳴,在於他運用不同角度切入,以及搭配創作手法的重新組合,引領觀眾重新思索,「完美愛情」是否存在。同時,我們是否能控制、計畫、分析愛情,也許沒有答案,也許是對於「完美」太過苛求,兩人只要真心相悅,有共鳴的默契,即使平淡何嘗不是一種「完美」愛情呢?沒有太多贅述的過程,卻又能將重點事件點的恰到好處。在無中場休息的狀況下,卻無任何疲態出現,《分手快樂》的戲劇節奏成功牽引觀眾融入劇情。

舞台場面調度也別具巧思,將水源劇場的空間運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主舞台運用,到上舞台的櫥窗區,甚至觀眾席的電影席,在不同的劇情時間、空間交錯靈活運用,卻又不顯凌亂。相較於大型演出,中小劇場形式、極簡舞台在成功運用舞台調度來豐富畫面,仍可將演出氣勢烘托出來。此外,演員的表現也可見新一代演員的潛能,聲線與劇情合一,除歌唱表現頗佳,搭配舞蹈亦不疾不徐、控制得宜,即使有小失誤仍不傷演出品質。部分演員在詮釋多角上,得到更大發揮空間,如Helen在陳述歷任男友過程,運用三位演員穿著黑衣,更換不同配件、服飾來代表,深具創意巧思。

不過,服裝設計部分則略顯可惜。服裝是協助角色更立體,也與整體演出調性合一,但卻見其衝突性,如Grace角色個性屬於狂放型,服裝色調雖挑選明亮色系,但樣式質地卻是柔性、氣質型,也許再挑選豪放俐落,可更凸顯角色個性。其餘服裝樣式也可再仔細,如Lily詮釋現代女性但偶有小女人的期待,披巾與服裝樣式則不見其特性。

整體來說,《分手快樂》這齣音樂劇讓觀眾體會到臺灣音樂劇演出的企圖心。雖然國內音樂劇創作培訓資源相對匱乏,但創作者仍試著開鑿新的表演素材,累足成步,即使沒有豪華的背景、場地,小巧清新的作品仍可深得人心。

《分手快樂》

演出|2020/03/21 19:30
時間|製作循環工作室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然,主題不變,仍然是在探討當代(或甚至近未來)人的愛情觀,感覺戲裡強調了愛情的條件論,戀愛的時間、空間、方式,感情的能量程度,都是要精打細算的估量過;同時,也強調戀情的盡頭,要講求無感無傷的分手快樂。條件、效率、計算、停損、愉悅等原則,儼然是一門可以經營的人際關係生意。(于善祿)
3月
30
2020
音樂劇創作總需要好幾年時間,將詞、曲、劇本修整磨練,好幾次面對觀眾,站上檯面,然而這也是台灣音樂劇面臨的最大侷限。《分手快樂》從2019年走到這邊,但願下次相見時,有更多時間也有更多資源。(白斐嵐)
3月
20
2020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