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缺,愛缺,怎麼圓? 《明晚,空中見》
5月
10
2019
明晚,空中見(故事工廠提供/攝影柯曉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5次瀏覽
賴得睿(台藝大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此劇使筆者聯想到老黑膠裡,鄧麗君唱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明晚,空中見》節目單上提到「情感勒索」,指的是故事主軸─電台主持維娜與母親宜君的情感拉扯。第一幕,日常爭吵即在頂樓爆發開來,台詞諸如「我為了你犧牲了一切!」、「這是我的人生!」、「我是為你好!」,倏地砰一聲,母親墜樓。那聲響聽著是驚心,也能知道背後絕不是意外或躁鬱症等三言兩語就能帶過。

全劇脈絡大概是這樣的:透過母親(蔡燦得飾)的日記,發現自己與媽媽年輕時皆面臨未婚懷孕的維娜(房思瑜飾),搬回老家時,找到媽媽一直愛聽的古老收音機,同時,電台台長(劉珊珊飾)告知節目將停播,主持人能以想要的方式與聽眾告別,在特別節目接到一通call in,經比對發現與母親聲音吻合,而維娜察覺也許能透過call in來改變母親的命運。這時,她發現媽媽與錄音帶中的第一代主持田少青(林子恆飾)墜入愛河,而田也在當年死於墜樓,但父親(郭耀仁飾)卻與這場意外有關?!一次又一次,維娜嘗試與舊時的母親通話,才發現是因為超級月亮而讓時空有所連結,維娜和好友天天(林東緒飾)想著,也許再兩次的超級月亮就能改變過去。

由此能看見劇情架構的龐大。就觀眾而言,每個段落皆切得過於細小,例如段落間的情緒鋪墊,有時正在發酵,旋即被過於緊接的切換和轉場給硬生切斷,而過多的分幕和碎成片片的音樂設計,皆有呼吸急促之感,使人一再被抽離,不知是創作者意圖使然或是其它。但就各角色的象徵性來說,的確成功地各司其職,亦達到良好平衡,而角色的鏡像對比,也具有強烈的互文互辯效果:女性角色中,誠實面對自己並實踐自我認同的維娜,對比總是徵詢其他意見、需要「他人認同」的母親;對女主角人生產生不同影響的男性角色們也互為對照:與接受現況、積極面對的友人天天,相較不接受問題且強烈執著的父親。上述兩組鏡像,不僅讓人物的交織變得豐富,也同時使戲劇衝突水到渠成。有趣的是,劇中所有的角色都缺愛,因此在彼此的身上渴求,拿不到,再要得更多,逼得更緊,逐漸造成衝突與循環─索討的循環,一個拉著一個,一起痛苦。

關於其他的設計部門,若將別出心裁的舞台緊扣主題比喻成旋轉的月和圓,那基地台大概就像是唱盤的針頭,既帶出類東京鐵塔的現代感,也在時空轉換之時,展現良好效果,唯有一點很可惜,舞台轉場時的聲響偶有干擾情緒,讓人出戲的情形。如前述,過多的分幕,因此未能延續那些飽含生命的傾刻,也無法讓更多感受傳至心底。同時,也因為主人翁挖掘背後故事的敘事時間相當地長,更占了劇情很大部分,使人疲乏。值得思考的是,人物間如何能藉由插科打諢達到潤滑,同時不揭露太多訊息卻又能留給觀眾想像?以及,探討親情這龐雜的主題時該如何拿捏?其敘事節奏,實則是需要更精煉。

綜觀來看,本劇實屬直指人心之作,如同劇情的最末,唯有當角色內心覺醒,開始接納自我,為自己做決定——如同台長想要往前走而放手離別的那句:「我一直都知道你沒那麼愛我」——才能愛的恰如其分,蝴蝶,也才真能自由地在月光下振翅飛舞。

《明晚,空中見》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19/04/20 14:30
地點|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