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網路文化的「登堂入室」《來去天竺借本書》
5月
30
2018
來去天竺借本書(進港浪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2次瀏覽
杜明哲(武漢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現進修於國立中山大學劇藝系)

單從「來去天竺借本書」的劇名看,它便處處顯露著次世代網路文化語言的特徵。七個字中未點明到底是誰作為行動的主體,卻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全劇大致走向。以極其口語化的表述消解了原著精義的繁瑣,「取經」不過「去借本書」而已,戲謔調侃的同時傳達了網路時代信息傳遞的高效直截之現實。進港浪劇團這齣戲,從頭到尾並非企圖包裹或以網路時代元素點綴,它本身就是直截、粗暴而又目的性極強的次世代網路文化本身,毫不掩飾自己走進主流劇場的勃勃野心。

劇本中容納了大量的「語碼混合」(Code-mixing),將新世代裡多元交錯的文化互相嵌於一起。這裡的「混合」不僅是指演員台詞、舞美設計,連幕場的結構與改編主旨都是四處拼接而成的文化碎片。現場直播與脫口秀的話語表達形式夾在經典復刻當中,不禁讓人思索:「在場」的觀眾究竟是處於劇場之中,還是身處在網路線上跟隨播主的分享而遊走感知?

在序幕後第一場裡,楊迦恩飾演的孫悟空便置身選拔的競爭場,評審與選手之間微妙而頗具諷刺性的關係揭開了「自我發掘」與「妥協選擇」的兩個要旨;第二場中徐浩忠扮演的豬八戒引領觀眾置身真人秀場,節目本身的一層套索跟高偉哲分飾兩角帶來的戲內戲外形成強烈的語彙對撞。高偉哲開場時以脫口秀的講演事先在觀眾腦中扎下根基,但在這一場中與真人選秀的節目現場發成第一層對撞,爾後又未加引述便喬裝女身嵌入秀場的這層敘事套索裡。因此在第二場中能看到分別平行的兩個時空發生了交疊,它十分強硬地交叉於一體,但正因此體現了網路時代簡便、高效直截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可以追溯到古典戲曲的「折子戲」裡,對次角、負角的詳盡刻劃,此點在該劇裡誇張化為一種強類的自我表達慾,尤其在第三場沙悟淨受困流沙河中體現。洪唯堯的這一場不僅打破了之前的套索敘事層,綜觀全劇,更是掙脫風格拘束自成一派。完全不顧觀眾感受的自我呢喃,在發問與解答中獨自發掘思索之答案。這是完全不同於前兩場的求助如來、唐三藏,抑或憑藉現場觀眾的成全。

而全劇點睛的最後尾聲,一段搬師京劇又幾近惡搞戲曲的橋段,將當代網路文化從「語碼混合」到「編碼混亂」淋漓盡致地再現。在前幾場費力向觀眾建立的語彙信息系統之上,親手「毀給你看」。他們有認真在嘗試京劇嗎?不如說是,他們更願將曲藝文化一股腦丟進去,至於合不合適,究竟是「褻瀆經典」還是「致敬傳統」,網路時代何必認真計較呢?

該劇另外的一大特色便是「集體創作」(Devised Theatre),也正因此存在著大量無效和失控的細節。【1】但這些看似混亂胡鬧的片段,正是對應了信息爆炸的因特網世界,大量數據信息「無效性」跟「無用論」的現實。戲劇行動毫無邏輯,片段可有可無,存在與否都成為需要思索的時候,就是無效交際、無效行動本身。就論現場邀請觀眾的互動環節,其實耗費了不少劇場內演出的有效時間。我們會講,劇中安排的「現場互動」成為了混亂劇場規則的一個敗筆嗎?並且在前面的三場中,又普遍存在著強行結論、潦草收尾的問題。而這些時間原本可以從無效的互動環節省下來作為彌補——這些不可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來自「集體創作」。

「集體創作」即意味著合作,而本身網路時代信息梳理亟需每一個線上IP的通力整合,將彼此所具備的上載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免存在著額外無效做功的部分。《來去天竺借本書》毫不忌諱這一點,導演跟編劇絕不會觀察不到整體結構上的鬆散、部分因果邏輯的脫節以及大量無效支節的存在。保留它原生態流通中「無用」的真實狀態,高負荷的多元文化穿插,並配以遊走於邊緣的「語碼混亂」,就是這齣戲最大的文化特徵。它們彼此處於不同維度,卻在導演吳言凜、蘇洋徵與集體創作下強行賦有存在的價值。通過召集《西遊記》的忠實粉絲,華麗搖滾與哥特美學的擁簇者,真人秀直播的愛好觀眾,實驗劇場與行為藝術的支持群體等等進入劇場,讓他們各尋所需。

進港浪的這齣戲完成了將次世代網路搭建在劇場的任務,讓原本需要被篩檢的直接「堂而皇之」地原貌呈現。至於評論如何書寫,就要論觀看者是否萃取到他所期待和渴望的「有效信息」罷了。

註釋

1、此處引自吳岳霖:挑戰書寫者,與書寫者的挑戰《來去天竺借本書》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9572 

《來去天竺借本書》

演出|進港浪製作
時間|2018/05/11 17:30
地點|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結尾的音樂好聽有力,演員對於語言表演的曖昧與操弄,隨著不同世代原有生活語彙的差異,也會跟著有差異。越接近劇本創作的世代,其理解越快,曖昧越少。換言之,越老越容易覺得語言與聲音的表演有著曖昧的距離。(劉純良)
5月
21
2018
進港浪加上貪食德的成員所創發的獨特劇場性,很重要的一部份來自於演員與角色的不界定。在許多的情形片刻,如他們不惜形象醜扮或全力以赴的身段表演時,如同戲曲演員般,同時傳遞了身體技藝與角色掌握的雙重性,而透露出對於表演這項行為的高度認同。(汪俊彥)
5月
21
2018
評論者如何面對這樣的劇場表現、如何書寫更是一種挑戰。在多半不夠精準的表演裡,包含時不時的笑場、拖拍,以及不大清晰的發音、不明確銜接的對白,卻詭異又不協調地搭配上了極度精準的燈光、音效等「技術」。(吳岳霖)
5月
16
2018
《來去天竺借本書》像是我的一次民族誌體驗,彷彿讓我更理解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如何觀看這個世界,他們與人溝通的方式為何?他們對於生存現實的感知因為視聽科技革命已經「進化」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而在這個新的「盜夢空間」裡,他們如何完成自己的「駭客任務」。(許仁豪)
5月
16
2018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