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與技藝的搏擊《來去天竺借本書》
5月
21
2018
來自天竺借本書(進港浪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3次瀏覽
汪俊彥(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1987年國家戲劇院開幕,賴聲川編導現代歌劇《西遊記》,以兩百多位角色的演員以及管弦樂團與合唱團編制,將明朝吳承恩名著《西遊記》重新置放在神話、清末與當代台灣的三個舞台上的平行時空:孫悟空被囚五行山;唐三藏一則蛻變成為清朝末年的書生,向西方列強求經;另一則易名為阿奘的當代台北人,如同大多數戰後臺灣人前往西方留學。賴聲川在三十年前即有意識地自西遊記歷史化地提煉出當代處境,強烈反身性地指出每一個「西方」與「自我」辯證性的變異過程。賴穿透《西遊記》母題,將現代化的核心問題連結至自我的觀視;而三十年後進港浪製作《來去天竺借本書》,則再次大器地透過西遊記殘酷而毫不留情地剖析「自我」:本來即具的多重分身,只是這一次僅靠楊迦恩、辜靖傑、洪唯堯、徐浩忠、高偉哲五位演員。

極簡單的線條與指標暗示機場空間,《來去天竺借本書》以高偉哲背著帥氣吉他與行囊出場,無法支持太久的暖場,隨即向觀眾坦承他不會彈吉他、不是Rocker,也無法接受現場觀眾點歌,而其實一直不知道的他,正處在一趟旅行的開始。《來》似乎以一場旅途及其夢境為結構,既虛又實包裹著幾個如佛如俗、具備神性的平凡日常角色,穿插在過去高中戲劇社的排練及演出記憶,以及未來求職、就業、老病等等幾處生命時刻。演出分別以楊迦恩、徐浩忠與洪唯堯回應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的角色原型,而高偉哲則逐漸從某種命定式發展至發願式的參與與介入,既承擔又重新編組與三人的關係。

楊迦恩作為實境選秀面試者,所有的表演評審都可以以「還差了那麼一點點什麼」為理由,要求更徹底的承諾、坦露或自剖(是他剖吧?),直到完完全全地被評審腳踩、傾全身之力壓在辦公桌下動彈不得,一旁已被馴化的嘯天犬(徐浩忠飾)作為最好的對照。而就在見到楊迦恩被封死於面試會場的五行山之下,高偉哲流洩的憐憫與自覺,似乎才明白自己的發願為何,也是在此同時,他也才正式認識了自己唐三藏的神性,逼出了整場敘事的與角色帶著神性的前世今生。自此,高偉哲無論是以女相現身度化豬剛鬣,或是當頭棒喝沙悟淨,都是一次次自我的認識,更進而能以掌握自我的高度,解開一道道生命難題。這裡要求自我的認識因而沒有流於教條與心理輔導的勸說,而認可了唯有行動(發願、介入)才是取經之路。豬八戒/徐浩忠的一回,絕妙之處在先以平行宇宙的對話處理了如何可能開啟未來的契機,相當有意思地打開了歷史的不完整性,進而得以改寫歷史。而徒弟三回中,我最喜愛的是洪唯堯以一卷黑膠帶貼鬍鬚的攬鏡化妝,極微弱的一盞小燈帶出洪唯堯/悟淨/演員總是在扮演各種角色中與自己對話,周杰倫、張菲、希特勒 …,那究竟有沒有自己?簡單的講台一轉面即成老病演員流浪漢的僅能依存的穴居空間,單純透過再平凡不過的點滴道具,憑著演員的專注與肢體互動,不必陳腔濫調的語言自白,輔以鬧鐘與吉他音效在空間的回聲,停止冷氣空調…就足以將作為演員孤絕的、甚至不被認可的精神狀態,互涉於暗黑地獄式的、不見天日的流沙河,同時又是堅定而無以妥協的等待(唐僧)的多重文本。

對我而言,進港浪加上貪食德的成員所創發的獨特劇場性,很重要的一部份來自於演員與角色的不界定。在許多的情形片刻,如他們不惜形象醜扮或全力以赴的身段表演時,如同戲曲演員般,同時傳遞了身體技藝與角色掌握的雙重性,而透露出對於表演這項行為的高度認同。因而對我來說,形塑出了強大的劇場感召力,在每一個看似煞尾的收束,如收服悟空/迦恩、開釋悟能/浩忠、接納悟淨/唯堯的瞬間,意符雖指向《西遊記》及其《來去天竺借本書》的文本,意旨卻溢流以至撞擊每一個當下以及將無限延伸的表演生命狀態。

蘇洋徵暨集體創作重寫了師徒關係,分別以憐憫、連結、共感置換了經典中穩定的師徒尊卑關係,同時提示了任兩人關係無法以友情、愛情、師生等簡單分類的化約。除此之外,緊隨在三打白骨精之後的謝幕,又剛剛師徒四人如夢如幻的旅程、回憶或生命時刻,全部回到高偉哲一人。難說除了白骨精外,徒弟三人不也是三藏/高偉哲一人的多重精神與創傷狀態?這裡雖不能說是對西遊記的獨到見解,但重新以劇場語言、情境轉換與敘事手法,就四兩撥千斤地帶出全齣神性與俗性、三人與一人、演員與角色、西遊記與天竺借書的分合文本,仍然令我叫好!

場上幾乎不特製道具而全以日常生活可見的用品,如道具級舞台技術使用伸縮棒、拖把、辦公桌椅、塑膠碗盤;燈光及音效以幾色手電筒轉出的照明、捨棄麥克風、甚至關掉空調;演員以肉身磨練,露屁股、翻滾、踩壓、打巴掌;種種純粹又近乎苛刻的安排,既「照顧」了直播粉絲的需求,在重構經典與歷史化當代台灣的同時,以對劇場的在乎,培養而引導了新的劇場觀眾。從《夢遺》到《來去天竺借本書》,進港浪製作這群創作人持續不減誠懇地,不必以豪華的舞台、沒有矯揉造作的角色;無所畏懼地一再以肉身試法,雖然仍有可商榷的細瑣旁枝但瑕不掩瑜;在他們同時處在粉絲觀眾的高度期待之時,毫不妥協地推進當代表演的臨界點。

《來去天竺借本書》

演出|進港浪製作
時間|2018/05/12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跟編劇絕不會觀察不到整體結構上的鬆散、部分因果邏輯的脫節以及大量無效支節的存在。保留它原生態流通中「無用」的真實狀態,高負荷的多元文化穿插,並配以遊走於邊緣的「語碼混亂」,就是這齣戲最大的文化特徵。(杜明哲)
5月
30
2018
結尾的音樂好聽有力,演員對於語言表演的曖昧與操弄,隨著不同世代原有生活語彙的差異,也會跟著有差異。越接近劇本創作的世代,其理解越快,曖昧越少。換言之,越老越容易覺得語言與聲音的表演有著曖昧的距離。(劉純良)
5月
21
2018
評論者如何面對這樣的劇場表現、如何書寫更是一種挑戰。在多半不夠精準的表演裡,包含時不時的笑場、拖拍,以及不大清晰的發音、不明確銜接的對白,卻詭異又不協調地搭配上了極度精準的燈光、音效等「技術」。(吳岳霖)
5月
16
2018
《來去天竺借本書》像是我的一次民族誌體驗,彷彿讓我更理解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如何觀看這個世界,他們與人溝通的方式為何?他們對於生存現實的感知因為視聽科技革命已經「進化」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而在這個新的「盜夢空間」裡,他們如何完成自己的「駭客任務」。(許仁豪)
5月
16
2018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