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迴圈遊戲?《壞情人》
3月
26
2020
壞情人(響座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5次瀏覽
楊美英(專案評論人)

走進劇場看戲的這一天被稱為「白色情人節」,作品名稱為《壞情人》——無論是創作主題或是宣傳行銷的考量,不難想像製作團隊在這兩者之間所建立的連結,都清楚易懂。

這是2019年底甫於高雄成立的「響座劇場」【1】所推出的「0號作品」,在高雄市一棟商業大樓的排練場內,利用現有環境打造了一個小小黑盒子,切分為兩個區域, 一邊是觀眾席,一邊是表演空間。

從觀眾陸續進場開始,兩個演員已經在舞台上,看來像是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男女朋友,但一直是各據一方、各有所思、各自行事的狀態,或坐或臥、閱讀或滑手機等,幾乎毫無互動,也無啥情感交流的溫度可言。

這段暖場,形同整齣戲的序場,對整個表演文本而言頗具重要性,因為,當觀眾席燈暗、舞台區燈轉亮之時,劇中的女孩(鄭心慈飾演)一開口便是:「我們分手吧。」,坐在筆電前的男孩(身兼編劇導演的黃琦勝飾演)則態度輕鬆以對:「幽默喔。」接下來,整場近六十分鐘的表演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愛情關係中不斷影響分或合的攻防戰,一如導演對於兩個演員在舞台上的場面調度,分處二地、靠近、面對面、走開、背對彼此等不同距離和面向,在充滿質問、吵架、衝突的過程中,兩個人不斷互相掀開責咎、積怨的底牌而暴露自身的脆弱、幼稚、矛盾⋯⋯直到最後,劇中男女角色稱呼對手演員真實姓名「OOO,你辛苦了!」,互相擁抱,全場燈暗,劇終。

筆者以為,當這齣戲的尾聲,來到了男女二人相擁互道再見的時刻,理當是一種關係的終結,但是,以當天觀賞現場的感受,可說分歧如下:首先,自然是承接全劇男女峰迴路轉之劇烈爭吵的曲線,終至和緩停歇,宣告了兩人關係畫上句號;可是,由於前述暖場階段的演員移動和眼神等表現,不足以傳遞清楚的動機和心情背景,以及上半場的角色情緒能量有些地方趨於模糊等影響,最終結局產生了一種「情侶關係未必終結」的延續感,使得兩人分分合合的歷程,給人迴圈聯想,於上半場不免使人疲乏;再者,當燈暗之前,突然聽到劇中男女朋友互相以演員日常生活真實姓名稱呼之,不禁讓人感覺一種複雜的趣味,頓時猶如聽到了兩位演員給予彼此的慰藉,抑或是編導從創作主導立場上與自身的和解!?又或者,劇本似乎企圖傳達一種釋然的想像,不過,若是劇中男女在這之前的數次溝通表現,無法說服對方接受(甚或是委屈妥協都好),同時角色身上也有些堆疊或轉折的戲劇動作未能清楚達成,恐怕現場觀眾還是無法跟隨劇中人物心念流轉的方向而同行吧。

若是從表現手法而言,《壞情人》一劇可說是在寫實表演的基礎上,完成整體的敘事,一如舞台上陳列的衣櫥、床鋪、沙發、桌椅、檯燈、書架、地墊等傢俱,林林總總,十分具體。在舞台中間書櫃中段區位擺放的兩個絨毛玩偶-佩佩豬與喬治的恐龍先生,分別是粉紅、綠色造型,儼然成為場上的視覺亮點之外,也常被演員刻意抱起、放下,因此,很明顯的,成了劇中男女角色的象徵物件。

另外,在整場糾結著是否要分手、為何要分手的情節之中,兩人有一段進入「假設不同時地相識」和角色扮演的情境推演,產生了活潑跳躍的戲劇效果,打破單一方向的線性敘事時間軸,使得既有寫實基調之外,於全劇大小衝突爆發之間增添了有趣轉折。

兩位演員的專注投入,對於接近自身同齡同儕的角色設定頗能靠近而發揮自如,只是某些時候稍嫌口齒不夠清楚,例如:兩人從暖場時間的默默醞釀,一開場便是女方提出分手的要求,可惜在音量和咬字均不足的情況下,硬生生減弱了編劇原來可能設想的戲劇效果。值得慶幸的是,下半場兩人一陣肢體推拉之後,筆者特別感覺到演員的角色樣貌、以及角色關係逐漸活絡自在起來。

雖然此作品探討人們處於愛情關係中的高度表演性,包括了情侶之間互相的退守和進擊、脆弱或傲慢、暴露或偽裝、試探猜忌懷疑的互相換位、扮演等等各種技倆,難免讓人容易連結起相同主題的英國劇作家品特經典之作《情人》,以及去年底於台南登場的《愛的落幕》,前後相較之下,即使這齣戲是一個高雄地區新創劇團初試啼聲的作品,尚待時間的淬煉,但編導表現有其用心編織的結構與基本水平,不顯青澀,建議該團繼續發展這文本,或可不同形式再次呈現。

假設可以再有更多期許,筆者好奇在日常陳設走向的舞台設計,如果予以稍加的簡潔或加倍的瑣碎細節,是否能有助創造出更有美學風格、更有所指的舞台意象?其次,在這次類似鏡框式舞台的觀演關係中,演員是否思考過角色如何處理與觀眾之間近距離的「第四面牆」,以便進一步共創劇情所需的生活感、空間感?

末了,回歸藝文環境的觀察。推出《壞情人》的響座劇場,應屬千禧年後高雄地區現代劇場的最新動態【2】,今後能夠在這個二十坪的黑盒子空間開創多少可能性,發出什麼樣的聲響,值得持續關注。

註釋

1、「響座劇場──在城市裡發出聲響的座標」,可參閱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zonetheatre/

2、筆者所知千禧年後高雄地區新成立的劇團有:白開水劇團(2011年成立)、表演家合作社劇團(2014年成立,團長張漢軒為2000年成立的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的資深工作夥伴)、大事件劇場劇團(2015年成立)、橄欖葉劇團(2015年推出首場《當陽光劃過》,團長張皓瑀為1998年成立的豆子劇團團長曾秀玲之子)。如有疏漏或錯誤者,有請指正。

《壞情人》

演出|響座劇場
時間|2020/03/14 16:30
地點|高雄市響座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