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魂的祭身式《黑洞3》
11月
08
2011
黑洞3(許斌 攝,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1次瀏覽
謝東寧

「黑洞」在物理學上的定義,是存在宇宙空間中,一個質量龐大的天體,裡頭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離開,就連光也逃逸不出來;也就是說,任何物質進入了黑洞,就永遠無法返回。對於劇場前輩王墨林而言,「小劇場」恐怕就是他的人生黑洞,一個混沌、流動、充滿未知力量,並以身體毫不妥協實踐、目標直指社會的黑色場域。

自2000年「九二一地震」一週年後所創作的《黑洞1》以來,《黑洞3》是他黑洞系列的第N個版本,期間陸續合作的創作團隊,更涵蓋了台北、上海、香港、澳門等地,題材從九二一地震後的台灣、島民身份認同、城市幽暗身體,直到這次關於軍隊戰爭的全球反思。筆者於今年四月於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過的《黑洞3》,想不到半年後,本劇竟然大部份全都翻新。

觀眾在極微弱的燈光中,走進了煙霧瀰漫的牯嶺街小劇場之實驗劇場,耳邊不時聽到的是落雨的音效,與水滴掉入鐵桶的現場聲響。忽然,一個光源從遠方亮起,三個演員從暗處向前爬行,揭開了整個劇場被包覆成一個花崗岩地底洞穴,地面則是一整片的黃土。原來,故事來自1958年在金門發生的八二三砲戰,劇場時間停滯在當日如落雨般落下的砲彈(置換成雨聲)之下,三具被砲彈奪去生命的弟兄們屍體,他們的冤魂在黑暗、找不到出口、更遭世人遺忘的洞穴中,永無止境地在泥地中繼續爬行。

編導自這個「困在戰火洞穴中的幽靈」意象出發,並混和著三位年輕演員的第一人稱,及編導個人第三人稱之當兵經驗(與戰爭意見),一路來回於歷史時間(事件)的軸線,並繼續延伸至二戰、越戰、美國入侵阿富汗之世界戰火不曾間斷的描述,強烈控訴著人類陷入假借正義之名,真實進行殘忍殺戮之瘋狂「黑洞」。

最有趣的還是「盲者」的角色,這位來自澳門的演員,在類似皮繩枷鎖的綑綁中,兩次從天而降。他口中不斷發出當時聽不懂,後來知道是葡萄牙文的話語,是葡萄牙詩人佩索亞的一首詩《母親的寶貝》,將抽象的反戰理性論述,歸返降臨於一個母親,對於戰火中死去兒子的真實哀傷,相當感性而動人。而這位盲者忍受著身體的苦痛,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更有某種宗教上的想像,彷彿是耶穌替世人所受的苦痛。而最後牠的屍體在白色羽毛飄臨中,飛來一隻代表和平的白鴿,是否,耶穌受難的苦痛,能赦免世人愚蠢的戰爭罪行,或許也透露出編導心中的深層渴望。

儘管劇情單刀直入的論述稍嫌平面,少了藝術性的想像,與不同面向之辯證空間;不過對於「戰爭」這個大題材的關注,在一片歌舞昇平的台灣文創劇場中,盡是肥皂劇題材的瑣碎中,更能凸顯出其劇場勇於面對社會真實的世界觀點。此外,演員充滿能量的語言,與精準的身體動作,也重新拾回劇場演員大量依賴麥克風後,所流失的身體現場感。

本劇開頭的第一句旁白:「戰爭結束的那一天,雨就會停了」,對於獻身小劇場大半輩子的王墨林,或許只有那人類理想烏托邦世界到來那一天,他才可以停下來喘氣休息,離開艱困的小劇場吧?在此之前,真正的「小劇場」精神將與他永遠同在。

《黑洞3》

演出|身體氣象館,牛房倉庫
時間|2011/11/05 19: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