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發「笑」的洋酒 《步步驚笑》
10月
24
2013
步步驚笑(果陀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9次瀏覽
陳志豪(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

希區考克電影《The 39 steps》改編自John Buchan的同名小說。先是1996年由英國劇作家Simon Corble和Nobby Dimon據此二者改編同名舞台劇。後英國喜劇演員Patrick Barlow於2005年再次二度改編,保留了佈景、舞台效果和小劇場的氛圍。在台灣,《The 39 steps》曾被譯成《國防大機密》和《三十九臺階》,前者就名字即可讓人臆測這是部間諜片,後者則純粹直譯。若說《國防大機密》乃針對內容翻譯,果陀劇場的《步步驚笑》是否已預告此劇的類型,屬於一齣笑鬧劇?

《步步驚笑》的舞台標榜簡約主義風格,即以最少的道具佈景建構出公寓、火車、街道、飯店、警察局等劇場空間,運用看似簡約的舞台效果讓觀眾產生空間幻覺進而入戲,卻要同時能夠達到幫助演員進入情境,相當考驗演員的想像力。另一噱頭,則是四名演員要演出48個角色,而眾多角色的重擔則落在卜學亮和劉亮佐兩位男配角身上。演員透過角色的快速轉換而產生多人飾演的錯覺,服裝快換的速度值得讚賞,然而演員無法對大量的角色做細緻的區別性,由於演員聲音的辨識度頗高,但在聲音變調的運用上卻不甚成熟,讓多重角色的詮釋較為失色。服裝的配色和裝扮亦略為保守,更使角色的辨識度顯得模糊而無關緊要。

就形式而言,完美地分飾多角,使得觀眾分不清究竟目前是誰在飾演誰,似乎不是該劇的本意。劇中有幾段刻意製造疏離的後設效果,在火車站時兩位男配角透過更換帽子的形式不斷轉換角色,而讓飾演理查.漢耐的金士傑忍不住跳出角色咆哮制止。甚至最終幕後黑手竟然被第五個人(只露出一隻手的警探)給開槍擊斃,讓飾演幕後黑手的劉亮佐不禁問到:「不是說好這齣戲只有四個人的嗎?」另外像是會說話和吃女生豆腐的荊棘(劉亮佐飾),旅館老闆娘竟然也想吃女主角的豆腐等設計(卜學亮飾),似乎都在透過劇中人物提醒觀眾,這只是一齣玩笑戲,不必過於認真。但由於劇中台詞不夠口語化,加上許多笑點和肢體過於刻意扭捏,後設的疏離效果反而容易讓人覺得突兀。即便故事主軸圍繞在金士傑和天心的身上,但兩位男配角始終背負著催生幾乎全劇笑果的使命。加上演員之間的表演功力有所落差,造成了一種不平衡的表演觀景。

《步步驚笑》整體風格基本依循著倫敦西區以來Patrick Barlow改編的版本,而劇本的情節架構卻大抵依據電影版的敘事模式,導致劇本延續著電影的缺點,即敘事性薄弱,情節結構鬆散,且沒有必然的連貫性。因此全劇刻意著重在如何運用劇場手法,呈現多個場景,多個點綴性的人物,以及放大電影原來的趣味性,進而製造一齣熱鬧的笑鬧劇。劇中許多人物實為製造笑料而存在,例如卜學亮反串飾演劇場賣小吃的小姐,甚至開黃腔和台下觀眾互動起來。但若以玩笑戲的標準觀之,演員卻又不能夠完全盡情、盡興地去賦予角色更多的可能性,笑料的調配中規中矩,甚至有些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尷尬情形。如劇中人物開了希區考克片名的笑話,卻深怕觀眾聽不懂而解釋道:「這不是希區考克的某某電影嗎?」即便解釋亦委實令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經典劇本的翻譯改編,往往為了還原和保留其歷史語境與文化背景,而採取純翻譯的方式轉化語言。但當觀眾和劇中文化產生隔閡,無法產生認同的同時,是否應該將劇本作在地化的改編?遠渡而來的《步步驚笑》似未發「笑」的洋酒,即便百老匯仍在上演著同樣劇目,我相信觀眾僅希望由衷地開懷大笑。

《步步驚笑》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13/10/19 19: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