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剖面與分層《夜半鼓聲》
3月
12
2019
夜半鼓聲(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00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1922年,布萊希特少作《夜半鼓聲》於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過後將近一世紀,三十三歲的年輕導演克里斯多福.魯賓(對的,他三十一歲就有機會擔任國家重要場館駐館導演)重新思考了「史詩劇場」(Epic Theatre)的意義,以及其與當代現實的關係。這是相當好的示範:重新詮釋理論的要點在於,在理解其產生脈絡、欲解決的問題後,重新發現在當代時空相似且仍可持續擊破的問題,因此重新證明理論保存的必要。

史詩劇場誕生的歷史時間點,在劇場於十九世紀窮盡一切對現實的轉印與濃縮,達到疲憊、無力、憤怒,因此徹底展開翻轉的二十世紀上半葉。當科學理性問世後,力求重新證明情感價值的浪漫主義,以及其後隨之而來的自然主義、寫實主義、象徵主義,竟都沒有辦法將現實的混亂完整收納;藝術對於表現現實的需求,在二十世紀初歐洲來到前所未有的急迫高峰。此時,伴隨科學界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心理學也因為佛洛伊德、榮格等人研究成果,開始高速自哲學領域轉移至科學當中。人類自神祇般的「科學」信仰中重新得到如此思考的許可:我們並沒有單一、共享且絕對客觀的現實。在這波思潮下,寫實光譜的藝術手法顯得可笑,藝術家們開始大規模展開自我認知中「現實」的表現。史詩劇場出現在這波風潮裡,從更加批判的角度,表現出對「唯一現實」的抗拒。

在克里斯多福.魯賓的《夜半鼓聲》裡,劇情現實確實繼承此思考脈絡被重新切割。在不同場次裡,它被反覆分為三層次:集體、個人與抒情。當年輕男子從戰場歸來,他所認知的現實,與女主角一家人格格不入,這裡體現大時代集體與個人的扞格。女主角及其家人在城市生活裡,重心皆投入於私人情感歸屬問題,面對男主角的遭遇無力理解。接著,當男主角與女主角到酒館發生劇烈爭執,歌手突兀地推出音樂播放機,此時「抒情」又開始介入,而歌曲選擇則更複雜地剖析出不同層次的現實。

當歌手激昂地演唱〈What’s up〉時,就歌詞上,它從個人視角批判性地質疑了戰爭的意義。歌詞說:「That the world was made up of this brotherhood of man/For whatever that means」它由女性視角質疑男性建立起的社會結構意義何在?這樣的質問,與劇情中男子所身陷的戰爭過往形成對比。集體與個人幸福間的衝突,被擴大到普遍人性層次的矛盾。男性秩序的暴力、征服、戰爭,在個人精神與物質富足的生活考量前,無疑顯得空虛、漫無目的,如同馬奎斯藉邦迪亞(波恩地亞)上校之口所說的:「但不論如何,最好還是別知道打仗的理由。不然就是跟你一樣,為一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具意義的東西打仗。」另一方面,歌詞以外的抒情曲調,形成另一個辯證層次,在挑起觀眾內心情緒之餘,也突顯抒情對現實的逃避性。不要說推進,曲調甚至遠無法精準轉譯現實境況;如同歌手姿態,抒情表現為是另一種冷漠、不理會與逃避。那是懸置並對眼前的情況視而不見後,所創造出虛幻的歸宿。

綜觀以上篇幅,導演透過史詩劇場的疏離效果,將現實切割出多層次剖面。集體、個人與抒情三者,以涇渭分明卻緊密結合的方式活躍在同一場景中。儘管彼此難以調和,卻間接印證了黑格爾「存在即合理」的判斷。而相同抽象結構,如今仍依然穩固定存在當代生活之中。在此同時,個人情感的自私並沒有被導演打成絕對低下與錯誤,反而聰明地找到了平衡點,反過頭尖銳地質疑了戰爭。

再者,從觀眾與作品的關係,可以重新翻譯導演對史詩劇場的「重新想像」。從服化元素切入,當男子首次從戰爭中歸來,他的臉與身體被塗滿白粉,除了象徵性地代表塵土,也突顯其與周遭人截然不同的心理。此處,具有代表性地,現實被特定舞台語言簡化、重新定義,也因為此翻轉過程,它與觀眾的溝通是建立在形而上的理解,而不是形而下的表現。觀眾透過假的舞台表演,心領神會,因此更遠地想像、投射出另一幅自己所理解的戰爭。而那幅戰爭景觀,導演則無從、也不需要了解,卻勢必與觀眾自己息息相關。在此觀演關係下,舞台表現成為想像的中繼站,而非終點。所以,所有劇本形而上的元素,包括戰爭、都市、布爾喬亞日常、抒情歌等,都不再只是舞台上表現出的樣子,而是在象徵化、假定性地成為抽象概念後,成為表現事物關係的中介,進一步通往觀眾自己理解的範疇。

這是導演對疏離效果的重新應用。作品明示了:就連在我的內在都沒有邏輯統一的單一現實。因此它不需要說服觀眾,只要達意地表現出事物背後的象徵性意涵,便能邀請觀眾共同辯證,這些概念在現實的交錯關係。這種手法在對現實沒有結構性思維的前提下是無法應用的,因為形式本身要求更宏觀的創作視野,否則在捨棄對角色絕對的情感依附後,作品便面臨失語的危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臉部化妝高度差異的手法雖然沒有在後續篇幅裡大加運用,但折射出來看,在布萊希特流亡的年歲裡,確實曾因看見梅蘭芳在俄國演出的《打漁殺家》,大大震動他對疏離效果與史詩劇場的思考。此處的應用,也為中國、臺灣傳統劇場形式運用於當代作品的可能性,打開一種明確的方向。臉譜本來就代表了特定角色性格,並反映其一定程度的處境。但在原先的運用裡,幾乎都往內在的表現方向靠攏,試圖將心理狀態外顯、符號化。從《夜半鼓聲》出發來思考,它有沒有可能代表了更脈絡性的思維?意即,生旦淨末丑等臉譜,不再只是某種穩定社會階層的表現,而代表了權力流動、分配的結果,被賦予更動態的意義?當然這要求全新的劇本書寫或改編。從此脈絡思考,史詩劇場跟中國、臺灣傳統戲劇在形式上的血緣,實際上也並沒有離這麼遠。真正讓自己與自己變得彷彿很遠的,是選擇逃避、遠離理解自身處境的思維。

《夜半鼓聲》

演出|慕尼黑室內劇院
時間|2019/03/0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同魯賓導演的《夜半鼓聲》到最後一幕的選擇之前,演員們超脫現實的裝扮、光霧、對改變的期待,著實像是一個新時代的人,不被賦予完整的面貌,是以無論哪種版本都不會是最後的答案,答案應該在我們的身上、在未來的行動之中。(黃馨儀)
3月
15
2019
當新自由主義風潮襲捲表演市場之際,夜半敲響的鼓聲,回過頭來提醒我們:觀眾如何以民眾的身份,從自己生存的土地上,重新審思作為主體性的重要,這既是舞台的,更是現實的「疏離效果」。(鍾喬)
3月
12
2019
兩版結尾都將場上的木製景片背板敲破,布萊希特版舞台工作人員並摘下懸掛的血紅月亮,全都放進碎木機裡銷毀,舞台上已死的人復生,假造的布景灰飛煙滅,演員嘲諷底下被騙取眼淚入戲的觀眾傻,一切又再次被「疏離」。(葉根泉)
3月
11
2019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