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逗的老梗,帶點刺兒《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4月
25
2012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全民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24次瀏覽
紀慧玲

岳飛背上刺字,史實真假猶有辯詰,岳母、岳妻會不會為了這身體髮膚之慟與盡忠報國之訓起爭執,更是一個天外飛來的無厘頭問題。更假想,岳飛從軍居然是為了家事難和,從母、從妻兩難,甘脆遁入軍旅,眼不見為淨。拿這等事兒問路人甲乙丙,保證你會得到白眼或一句「好冷」的尷尬;但同樣的情境擺在「全民大悶鍋」、「全民亂講」邏輯下,一切卻順理成章,觀眾等著的就是冷嘲熱諷、明示暗喻的乾坤無影手大挪接大拼盤,等著的就是恣意毫無負擔的狂笑冷笑熱笑。《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這不像劇名的劇,得以在國內幾度加演,還場場爆滿,「偉忠幫」品牌召喚了氣味相投的粉絲,絕對是一大主因。

岳家風波、婆媳問題,這個「假命題」完全脫出岳飛故事常軌。歷史上,真有婆媳問題的,首推「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夫婦,再則慈禧與珍妃也頗為人知,《岳》劇卻把荒誕性建立在一個形象上「盡忠報國」的英雄人物身上。從序幕嘲諷歷代帝書畫落印,連結到「盡忠報國」四字也被鎸刻為印,再到「每日一字」的諧擬,我們得知,創作者應是有意諷問英雄史跡、征伐戰功,乃至刻板化的圖騰形象,才把岳飛拉上舞台──雖然,戲到了下半場還是還給岳飛正面形象。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循著金牌製作人操弄市場賣點高招手法尋思,正是一個琅琅上口的古代名人,配上方芳、郎祖筠兩位「婆媳」名人,加上王偉忠、張大春的掛保證,這台戲早就擺明演的不是岳飛,也不是歷史,而是品牌。說是嘲諷,也還不到位。

戲的上半場,命題「婆媳之間」,只見方芳與郎祖筠一來一往,拋接逗哏,完全就是相聲節奏,有一場戲也直接就用了「報菜名」的哏頭,利爽的口白,兩人實力相當,很讓人過癮。方芳入戲如入定,演技已不著痕跡,後半場岳飛父子魂告家人一場,只見她臉部抽慉、雙眼浸哭、鼻頭紅腫,這一轉變只在瞬間,情緒蘊釀醱酵之快,令人驚絕。而郎祖筠果真百變女王,說學逗唱,可莊可諧,身段之柔連女丑、女淨也演,精準的角色形象是此劇添分的最有功者。

說到婆媳問題,《岳》劇其實沒處理太多尖銳或現實問題,最多的笑點一再拿床事開玩笑,真真難為了我們的岳飛英雄。除了耍嘴皮、逗哏,舞台上僅有一幕饒有「舞台」趣味,就是岳母追問誰打破了作為家傳寶物的救命水缸時,一邊只聞「缸在人在,缸亡人亡」這句Kuso家訓,一邊岳飛之子岳雲不斷擺出「歲歲平安」的裝可愛動作,繞著岳家四口,這些畫面、台詞重複變形發生,形成有趣的「點」,大概是對岳飛開了最大玩笑。然而,等到真要刺字了,節奏、笑點卻急轉直下,沒有鋪展,以致草草收束,讓人哭笑不得。

或許為了展現「舞台創意」,明明是古裝戲,卻有愛瘋、憤怒鳥、螢屏、觸控畫面的情節,觀眾可見的舞台下緣也加裝了螢幕;只可惜這些玩意兒出了狀況,電腦當機,正是畫蛇添足也。而作為「全民」系列,《岳》劇的嘲諷性也果真像電視風格,仍在安全線內,婆媳既未開罵、撕破臉、報復,也無黑色幽默,現世觀眾的婆媳角力、 夾心餅乾的男人壓力就像下午茶,看戲畢竟是享樂的,哪是現實。也為了安全,或許也為了岳飛,戲的下半場,搞笑的主軸被正經的悲劇取代,岳飛父子遭陷遇害,返家別母,婆媳同心,默送親人。這一幕演完,《岳》劇要觀眾哭就哭,要觀眾笑就笑的製造手段,基本達陣了。只是這一晚「消閒解悶」的戲,究竟說了什麼?除了逗哏,哪是婆媳問題,哪是諷古?別想太多。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演出|全民大劇團
時間|2012/04/20 19:30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