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黯淡,沒有黑夜《Taipei by Night》
10月
12
2011
Taipei by Night (台原偶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3次瀏覽
謝東寧

專注於劇場美學的探索,是台原偶戲團的一大特色,以「偶」為基礎的表演,延伸的觸角卻無所不包,不分是傳統或現代,無論是光影、肢體、音樂或戲劇,大膽的嘗試,往往為觀眾帶來新體驗。而這種多元混雜的跨界融合形式,也相當能夠反應出屬於台灣的當代文化特色。

此次的新製作《Taipei by Night》,用說書人、杖頭偶、操偶演員、影像及音樂、光影的繁複技法,在一個不斷旋轉的立體箱子舞台上,上演一個發生於台北的黑色偵探故事。有趣的是,本戲的編劇是熱愛台灣文化的荷蘭博士羅斌,導演由伍姍姍和美國副教授克林頓共同擔任,這組大部份是外國人編導的故事架構,原本可以像好萊塢黑色電影Film noir,或者冷硬派Hard-boiled推理小說的冷嘲熱諷、淋漓暢快,可惜其對於台北城市欲言(寓言)又止的退縮,反而造成整體演出的有氣無力。

故事是關於一個在台北開夜班計程車的司機,某日捲入一起酒女乘客之死的意外,無端闖入了由黑道份子、政客、電視台、警探、女記者交織,一個在城市暗處角力的真實世界。這種再通俗不過的故事,在刻意從頭到尾的輕鬆爵士背景音樂中,導演顯然也不想觀眾過於投入故事,而目標應該指向故事之外,關於我們身處的真實台北之反思。

問題是故事內的問題一切輕易圓滿解決,小人物救回被綁架的女兒、政客繼續當選立委、女記者和警探成為情侶、黑道只是被揍了一頓,尾聲說書人回到開場,繼續喜愛這個生氣蓬勃的城市,如此這般的快樂結局,跟毫無力道的批判,等於反將了自己一軍,是不是反而誤說成,黑道、不肖政客、狗仔媒體,也間接提供了這個城市的活力?

所以起碼在劇本上,不敢深入核心的避重就輕,反而讓外國編導想(可以)提出的問題,給輕易逃走。

然後在形式上也有過於紛亂雜踏之嫌,譬如缺乏適當的場景剪裁(及善用每一次的場景空間),造成過多的轉場(轉動箱子舞台),讓故事的流動經常中斷,人物情緒無法連貫。更大的問題是,操偶人和杖頭偶之間,還沒找到妥善的形式連結,譬如有限的臉部表情,未能適當結合更有利發揮的肢體表情;同時操偶人和舞台空間的關係,也還有可加強之處。不過扮演說書人的陳家逵,一人配音所有角色(傳統布袋戲形式),並且隨時進出說書人與劇中角色的演出,穩健且相當精采。

原本《Taipei by Night》中的Night,在光影人偶及偵探情節的演出中,有著可以延伸關於形式的黑夜台北故事、黑色電影情節、黑白光影、黑色幽默,及文本指向的人性、城市、社會黑暗面之隱喻,可惜就是少了深入核心的力道,與更精確熟練的編排,讓這些好素材,頓時也黯淡了起來。

《Taipei by Night》

演出|台原偶戲團
時間|2011/10/09 19:30
地點|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