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問技藝與自我的《2022女子馬戲平台》「生而為女人我不抱歉」
10月
21
2022
2022女子馬戲平台(創造焦點提供/攝影黃星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7次瀏覽

為延續從2019年開始發展至2020年終於完整的「女馬系列」《#Since 1994》的創作能量,創造焦點在挺過疫情的艱辛後,於2022年開啟「女子馬戲平台」的計劃。以人才培育的概念,導入創作導師的陪伴,鼓勵女性馬戲表演者進行個人創作實踐。【1】

2022的女子馬戲平台共計有七位分別來自馬戲、舞蹈、戲劇背景的女性創作者參與:梅芷菱、王育羚、藍翊云、賴玟芳、許照慈、鄺杏宜、蕭似綿。分別由陳彥斌、蘇品文、王弈樺擔任創作導師。有趣的是,在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表演者的創作中,物件不約而同的成為了共同選擇。不確定是創作者的選擇,還是導師的建議,但確實是個有趣的現象。

當代馬戲的多元實踐與擴張,使得當代馬戲的面貌變得多彩多姿,對物件的使用與關係亦產生本質上的變化,與更多的可能性。此次七位女性創作者皆返身從自我的生命經驗中去挖掘創作題材,幾位馬戲背景的創作者大膽思考身體、表演者生命經驗與道具的關係。透過解構掉自身原有的馬戲身體與技藝,探問技藝的樣態,身體與物件的可變異性,作品散發獨特的語境,令人動容。

如梅芷菱在《解除武裝Unarm》裡,捨棄自己最擅長、最具安全感的高空綢吊技術,轉而從熟悉的物件出發,思索與自我的關係。首先解構綢吊技術基本動作,以及綢吊表演中對於布的打結與纏繞方式,並在過程中藉由口語文本緩緩地說出此物件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因為長年與布打交道而擁有的專業知識等。雖然梅芷菱時而將綢布攤平地面並在上方奔跑,時而大力地晃動綢布,或在綢布中跳上跳下。然而,那長年接受馬戲訓練的身體樣態,那做為自我技藝延伸而與自身合一的身體感,一再地在解構、重構中不時地閃現著,那熟悉是灌注了生命的情感。


2022女子馬戲平台(創造焦點提供/攝影黃星耀)


2022女子馬戲平台(創造焦點提供/攝影黃星耀)

藍翊云的《像女孩一樣轉圈 Circle like a girl》和鄺杏宜的《Dear balance,》則捨棄了傳統高空馬戲物件,分別採用橡膠內圈與棍棒、明信片等日常物件,並經由原來已完全掌握的高空技術、平衡技術與物件互動。非典型物件的使用讓身體與物件產生新的互動質地,亦使物件產生新的運動感。

馬戲演員對物件的熟悉與掌握,以及伴隨物件而來的技藝與情感,是濃烈的、也是深刻旳。即使刻意捨棄技術、放棄原物件的使用,仍可在實踐的身體感中不時地看到。如此的情感與技藝應是超越身體與物件的探詢,更應是主體性的展示。

刻意以捨棄、不用為抵抗選擇是否亦陷入某種的刻意?既已宣告不抱歉,那自我主體性更為大方的顯現,才是不抱歉的氣勢。做為自我技藝延伸的物件,應是表演者主體性的延展,而能進行更複雜細緻的傳達。


1、取自《2022女子馬戲平台》節目單之平台緣起。

編按:《2022女子馬戲平台》創作者與導師的分組,參照女子馬戲平台臉書:陳彥斌、王育羚、梅芷菱。蘇品文:賴玟芳、藍翊云。王弈樺:許照慈、鄺杏宜、蕭似綿。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circusplatform/posts/pfbid037AFy9FVBAcbGyhcEHJ1L6rWJC2xWurGy6FozgyNT9PgG7o3P4D1gQbGqAExFkpSql、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circusplatform/posts/pfbid0Z8ABaHKqKNMke49XoRsFhe2uVaNTANDvg9SLbaQ8EPVNYoSstWM5eUnCayhd1QJCl

《2022女子馬戲平台》

演出|創造焦點
時間|2022/09/17 14:30
地點|萬座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