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的幽靈
4月
18
2024
虎斑貓文化工作室《黑色 ANARCHISM WALKERS—在詩與革命之間遊走的黑色青年》劇照(許斌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1次瀏覽

文 郭亮廷(藝評人及譯者)

「轉型正義」議題在台灣發酵的同一時期,也是各種劇場形式在台灣湧現的時機。沒錯,沉浸式、遊走式、社區或紀錄劇場、新馬戲等等,並不用等到2016年「促轉會」成立才出現,但是這些劇場形式之受到各界回響、機構邀演、媒體好評,多是因為台灣在短時間內變換出各種寫實或寫意的、疏離或殘酷的、唱唸或做打的形式,將劇場當成挖掘白色恐怖歷史的現場。彷彿轉型正義是一道無上命令,藝術家如果不響應,那就不只是不關心政治了,那是不道德。一時間,台灣劇場界顯得特別富有正義感,正義也特別富有劇場感。

然後我就失語了。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奇怪的是,並非問題太複雜,它很單純:藝術家是可以這麼配合國家的嗎?無論官方頒布的政策具有多麽穩當的正當性,無論是為了冤假錯案的平反還是普世人權,無論是為了清理舊的威權遺緒,還是伸張台灣主權,藝術家若是對於主流的政治意識形態了無異議,大概也創作不出什麼新意了。不先處理這個大問題,評論再怎麼寫,很容易反而造成對於批評的擱置。

政治學者汪宏倫在〈我們能和解共生嗎?:反思台灣的轉型正義與集體記憶〉一文中說,比較貼近「轉型正義」原文transitional justice的翻譯應該是「過渡時期的正義」,它是在國家轉型完成後,如何處置舊政權的修復工作,例如法國大革命後對於封建貴族、二戰後對於戰犯的審判。加上形容詞「過渡時期的」,因為這是一種暫時性、建構中、會出錯,所以要不斷修正的正義,可是翻譯到台灣的語境,它卻變成規範性、奠基性、為了國家好,所以非如此不可的絕對正義。然而,凡是正義感強硬到一個程度,就會反噬正義自己,餵養出新的迫害。因為說穿了,正義,特別是國家推動的正義,背後常常是在煽動仇恨。國家在高舉正義的時候,也啟動了一種製造敵人的文化。

楊牧的詩行中,以破碎的語氣寫道:「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這些不需要象徵——這些/是現實就應該當做現實處理」。正義的問題太急迫了,已經沒有空間留給人寫詩、發明象徵,連藝術家都在現實面前停止想像。但想像是無法停止的,現實裡象徵密佈,於是,話語沈默的片刻,「我向外望/天地也哭過,為一個重要的/超越季節和方向的問題,哭過/復以虛假的陽光掩飾窘態」。

轉型作為排除構造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蘇哲安(Jon Douglas Solomon)將現階段稱為「幽靈轉型」(spectral transitions)。意思是說,一般所謂「轉型」,是在一個區域範圍內發生的事,比如「轉型正義」就是台灣為了清理過去的黨國威權體制,乃至於對抗眼前中共的文攻武嚇。問題是,這種區域的界分,本身是二戰後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底下的產物,簡言之,就是美國藉由各種亞洲、非洲、拉美的區域研究,掩蓋美國正是這些區域問題共通的外部因素,甚至教人遺忘這些「區域」本身就是美國劃分出來的。美國就是巡視著所有區域,但在所有區域內又不可見的幽靈。事實上,戰後每個角落的「民主轉型」、「經濟轉型」、「數位轉型」無不與它有關,是為「幽靈轉型」。

並且,美國積極介入這些地方的轉型,鼓吹所謂「民主成就」、「經濟奇蹟」,這樣才能讓人忽視美國所主導的新自由主義轉型,在世界各地所造成的苦難。我以為最後這一點,很值得有心於轉型議題的藝術家參考。王墨林和一群年輕朋友最近在新竹陽明交大排演關於日殖時期台灣無政府主義青年的《黑色》,就像他在節目手冊中批評的,台灣的「白恐戲」是將「歷史的忘卻本身當成歷史」。不應該把轉型當成一段抵達光明的成功之路,因為它是一種排除構造,而是要尋找那些在新自由主義轉型過程當中陷落,像黑色一樣深的歷史記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