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映成趣的物中樂園——2022超親密小戲節「包棟」的超局部觀察
11月
02
2022
2022 超親密小戲節《肌構》(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4次瀏覽

「最後一屆」的超親密小戲節

十餘年來,以偶戲與物件劇場、城市遊走體驗,及高度親近短巧為特色的超親密小戲節,今年宣告為最後一屆。地點除了以往的街區(今年規劃在台北晴光市場周邊,稱為「包區」),另增加雲端線上「包廂」及室內劇場「包棟」,共三類差異極大的表演空間,推出不盡相同的作品【1】。

在歷年來首度規劃的「包棟」裡,含有九件作品及四部回顧影像,被安排在雲門劇場一樓舞台(原一樓階梯座椅全收)、二樓觀眾席走道,及地下二樓戶外演出。由於全數作品在時段內有二到四個場次不等,且彼此時間多有重疊,在空間開放通透,及觀眾可自由移動參與的情況下,我於是注意起作品與作品之間潛在的對話關係,與其靜默卻因而更加彰顯的力量。


2022 超親密小戲節《肌構》(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張震洲)

首先是由鄭嘉音、梁夢涵重置的裝置作品《肌構》。有別於第一屆小戲節,曾以生肉表演發表的版本,這次改以開放拿取尺寸、重量不等的紅水袋為互動,供觀眾可任意選擇並置放秤台。裝置中心的骨骸人偶,將隨連接四周秤台的線軸運動,變換其不可預期的身體姿態。紅水袋內含囊腫、骨折及結石,各種人類病症的照片,置放越多、越重,人偶將因線軸連動而越升越高。一旁同樣有線軸牽引的作品,為余孟儒單人的現場表演《繭》。圍起半圓的觀眾將可察覺,製偶的過程非但只是匠人在操作、組裝各式材料,因著連結天、偶與匠人可見的錯綜絲線,逐漸成形、騰於空中的偶將被注入生命,傳來無聲的期待,驅動匠人持續不斷地創造。

 兩者基於對戲偶的深度掌握,呈現一靜一動、一衰一生、一主動一被動等截然不同卻交相互涉的狀態。並置在一塊,不但激盪著彼此未吐露完全的隱言,同時也撥動著人偶之間若有似無的指認邊界。疾病與人的關係是生或滅,在偶的身上可能開啟更多解讀空間;人與戲偶的差異何在,對偶來說,或許並非「擁有」或「絕無」生命徵候的定奪分野。傾聽、等待、觀察、感受、呼吸、醞釀……,種種帶有緩慢及親近屬性的動詞,成為可否品味這些作品的關鍵。一但越渡偶的心靈世界,或許還得留意無法自拔。


2022 超親密小戲節《繭》(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不太對勁」卻意外的吸睛

另一方面,黃瀚正作品《意外》本在室內一樓舞台,點位上卻僅立一面告示:「因量體大了點,請觀眾移至B2戶外停車場」。那裡停有一台發財車,車廂印著售屋廣告及世界末日、沒人愛我等噴漆字樣。突然一人衝出車箱,刷牙、澆花、弄早餐、著裝梳整,展開他的一天:賣房子。他向觀眾懇切發放「夢想大帝」傳單,他就住在裡面。他的夢想大帝,雖只是台販售昂貴夢想的廣告車,不過裡面一應俱全。他掛足所需用品、寫滿激勵期盼,一切完備的生活感,來自擁擠無光的起居空間。有意思的是,原預定演出地點的劇場內置有數張鑄鐵公園椅,供觀眾乘坐休息,節目告示牌前方就有兩張。乘坐在那,望向窗外可見到一片無價的綠蔭盎然。

不同於前段兩件作品,相互映照人與戲偶的關係,《意外》與觀眾休息椅無形的對話,只是偶然。畢竟「夢想大帝」廣告車,本應該在劇場內(據了解,因場內承重限制才有此調整)。一進一出的觀看過程,我納悶著起初一股幽微怪感從何而來:為何公園椅在場內、房間被加工在車上,會有點突兀且吸睛?為何衝出車箱、看來相當富足自在的人,什麼話也沒說就透露出孤寂、無奈及頹喪的感受?彷彿那些椅子,及塞滿廣告車內部的生活用品與工具,有很多話想說,他們不慎卡在不太對勁的時空裡,極度引人注目,著實意外得很。


2022 超親密小戲節《意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公園椅長時間皆可乘坐,《意外》演出約二十分鐘,表演者以發放售屋廣告給圍觀的人作結。兩者皆與觀眾有所接觸,時間一久,那股怪感便逐漸消散,轉而變得頗為習慣,物件好像也已無話可說。對物件的感受變動,使我好奇:一個物件是如何被創造、被使用、被感覺、被定義的?這些過程如何打破?破除以後又是如何影響著人的知覺、記憶與情感的變化?這只是一個非常微小的觀察,但顯然所有物件隱含的潛能,絕非人們掌握或以為的情況。更多時候,或許只是麻痺或過於習慣,認為物件就是「被人」操弄的對象,鮮少存在發聲的場合及開發的空間。


「可見/不可見之物」交錯的驚喜

當諸多物件相聚一堂,齊聲發威後,於是,劉孟諴、李昶佑作品《木盒宇宙》中無數的紙箱與木盒,不再只是緘默的他物;林子恆、吳伊婷、邱垂龍作品《視訊通話練習》裡的電視、手機、攝影機及便條紙,也不再只是各種顯影或紀錄的工具;盧崇真、王東浩作品《考爾德叔叔的馬戲班子》使用的文本與鐵絲,不單單僅是執行演出的途徑;譚天作品《內容不詳》給觀眾品嚐的麵包與咖啡,不只有提供熱量與風味;楊元慶、余奐甫作品《翻譯溜溜球 父與子》反覆出現的多條繩索與玩具,不單是掌中把玩的樂趣;而全時段可參與的詹雨樹作品《法蘭克的紙箱》提供的拼貼紙板,也不再只是回收再利用的圖像組裝素材。所有可見/不可見之物都在互相匿聲低語,包棟度假、玩在一起,有緣的、空閒的、樂意的或心胸開放的人,自然便可加入讀取。


2022 超親密小戲節《木盒宇宙》(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張震洲)

2022 超親密小戲節《考爾德叔叔的馬戲班子》(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2022 超親密小戲節《內容不詳》(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2022 超親密小戲節《法蘭克的紙箱》(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2022 超親密小戲節《翻譯溜溜球 父與子》(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倘若《意外》不在戶外、公園椅不在場內,《繭》的絲線隱匿起來,《肌構》的紅水袋置放在秤台不可碰,一切都在正確、穩定、熟悉的位置時,那很可能正是侷限的開端、無聊的過程。偶就是偶、物件就是物件、人就是人、空間就是空間,劇場成不了樂園,作品各說各話、自成一格。幸好令人欣喜的是,2022超親密小戲節「包棟」的策劃與製作,促成了上述一切的反動,偶/物件/人/空間變得不太穩定了起來,給予短小的作品彼此更加豐富的意涵(《繭》甚至每場只有十分鐘),親暱地呈現在觀眾多重的感官體驗裡。於是,各段移動觀看的微型路徑,變得不只是在步行,因為同一刻的風景,包容了至少超過三件以上的作品。他們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映成趣,漫步其中才能領略種種交錯的驚喜。

但相反地,能夠自在移動,也意味著觀眾並無從頭到尾參與的限制,可能鄰近的作品開演,走著走著便被吸引過去。因而,「包棟」的經驗人人有別,在有限、緩慢、多路的時間裡,我只得看見超局部。不過這也無損膩在裡頭的況味,因為互相襯托的作品,魅力早已超越彼此能見的那一部分,互相在不可見的默契中靜謐起舞。相信要是願意加入,物中樂園的大門將隨時為人敞開。甚或,這個樂園早就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說不定。

 

註釋

1、唯有林子恆、吳伊婷、邱垂龍合作的作品《視訊通話練習》,在室內劇場「包棟」有現場演出外,並於雲端線上「包廂」又以另外的影片形式放映,其餘作品皆僅在單一地點發表。三地詳細節目表,可參考「2022超親密小戲節」官方網站 http://2022.closetoyoufestival.com/program.html 。(檢閱日期:2022/10/26)

《2022超親密小戲節》

演出|飛人集社劇團
時間|2022/10/22 10:30
地點|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