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幽靈時間《櫻桃園2047》
10月
03
2017
櫻桃園2047(人力飛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1次瀏覽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17/09/23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文 汪俊彥(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從八〇年代走來的臺灣劇場導演裡,對時間最為敏銳、又最擅於處理的,賴聲川應屬其一,再一位是黎煥雄。黎煥雄不是第一次改編契訶夫,2003年河左岸劇團就有《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前幾年也曾重新搬演,劇中也參用了《櫻桃園》的片段。黎煥雄不若諸多臺灣劇團精心翻譯、在地化西方經典的套式,每每出手都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全新作品(即使是對幾米《地下鐵》、陳玉慧《china瓷淚 》的處理亦無例外),根本地挑戰了對於「翻譯」的認識,而不在泥於字面上的用字淺詞、討論究竟夠不夠在地。

《櫻桃園2047》不是一齣翻譯西方經典大師的作品(何況,我們恐怕還得好好想想契訶夫的「西方」究竟是什麼?);同時,我也認為黎煥雄也不是抱著肢解經典的想法,把《櫻桃園》原作依時間進行的四幕劇,「解構」成某種反線性的四幕:「1997、小島劇院」、「往昔、半島劇院」、「戰爭、荒島劇院」、「2047、孤島劇院」。但《櫻桃園2047》卻徹頭徹尾的屬於契訶夫,同時屬於黎煥雄。

黎煥雄對於至今仍在現代性下時間的敏感,屬於契訶夫。在廿世紀初期,挾著新興資本勢力席捲全球、淹沒俄國地主之時,契訶夫表面上看似書寫貴族的揮霍、沒落與其早已不合時宜的堅持,卻在劇中的聲音高度象徵中,一再將線性時間的急迫性與被犧牲與對抗這套時間標準下的狀態,充滿所有人與物之間。所有的生命(如人、麗鄔波夫)與非生命(如物、櫻桃園)都無法迴避與現代性時間直接或間接地衝突,姿態則是衝突下可以維持的尊嚴。

女演員L以及她所飾演的麗鄔波夫(應該還有多個複像,如1947年的「她」與2047年的「她」)都是「很像但又不是」(劇中台詞)的同一人。黎煥雄以蕭艾同一演員創造了多個很像但又不是的角色,如投影般直接放大、拉長了自廿世紀初期契訶夫筆下的時間人物,一路暫停在廿世紀中期(1947)、廿世紀晚期(1997)、廿一世紀初期(2017)以及廿一世紀中期(2047)。但這些人物卻不依照線性的時間登台,她們登台的時機在於歷史的似曾相識之時,才得以召喚。劇場正是可以收納這些等待(或是等不到)上場的角色以及演員的地方,甚至當他們盡成鬼魂,也只有劇場可去。所以我們看到2017的這一批人,似曾相識地在劇院要開幕之時,想起廿年前另一間劇院要歇業之時,再嫁連半世紀前烽火連天的另一間劇院、再跳接將近一世紀後的另一間2047。也是如此,在舞台上演員的那個劇場(無論哪個時空),依舊重疊投影著仍前仆後繼地排練《櫻桃園》的演員們。在這裡,沒有誰是原型,每個人都是複像;契訶夫的《櫻桃園》也不是原型,也只是複像。黎煥雄不是在翻譯、不是在解構,而是根本地作為感知現代性的時間將從此不斷再生複像的契訶夫。

演員L很像麗鄔波夫、蕭艾很像L、A也演過麗鄔波夫、T也很可能是P,這些一再回返的似曾相識,卻不在黎煥雄眼中成為虛無。因為太輕易地放過對時間的困惑,很容易換來「很像所以就是了」,而墮入唯心式的解讀。黎煥雄堅持的「很像但又不是」,便一再創造出新的角色,同時守住了每一個時代真實而具體的歷史,也守住了姿態與尊嚴。這也是黎煥雄與契訶夫的交心之處。然而除了對歷史的堅持外,黎煥雄沒有忽略對現代性那陣狂風提出他的觀察。一次又一次正氣凜然的革命、一次又一次以終結殖民為名的改變,百年來沒讓什麼東西留下來(同樣不管是人或物);但今日的危機比砍伐櫻桃園更甚,想要留下來也行,唯有加入吶喊革命與終結殖民之人。

關於黎煥雄以《櫻桃園2047》在戲曲中心演出,他在一篇新聞報導【1】中提到「可能有些戲曲界的朋友因為在此刻或在前一陣子看到這個案子而有一些意見,那我也很抱歉,因為不是我們主動爭取來的,我們是被邀演。」報導中他又接著說:「如果有機會和適當的題材,他很樂意去學習和去做跟傳統戲曲任何元素或形式有關的作品,「可是《櫻桃園2047》說實在就是沒有」。在評論的最後,我想提出與此「很像卻又不太一樣」的觀察。

「戲曲」的生成,在今日相對於「戲劇」的理解中,本身就關係著時間。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中,戲曲就是戲劇,直到現代性的話語分配了戲曲與戲劇的差異;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戲曲被時間追趕了,或追趕到過去,而開始進入了黎煥雄眼中的,那個時間永遠在敏感地刺激著每一吋存在的肌膚,也如旋繞不去似曾相識的聲響,那個再也不可能不注意、不在乎時間的世界。在現代性所創造出來的時間線性中,所有人、事、物勢必一再回返,以認真的排練、以鬼魅的身份、以記憶的政治正確與不正確,以所有不甘心因此被歸類在過去的位置上,一直與遺忘連結的,如戲曲,如櫻桃園。

註釋

1、報導見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178153

《櫻桃園2047》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