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化裡的自我對話《tiativ─末代山林・衝擊》
12月
23
2019
tiativ-末代山林・衝擊(羽・擊舞藝術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5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2019年六月,新北市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開幕,是新北市首座擁有四面式觀眾席的場館,可變換成單面、三面及四面式觀眾席,提供表演團隊更多樣的演出形式,同時也徵選駐館團隊,如驫舞劇場、紘采樂集、賴翠霜舞創劇場與水影舞集。

作為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試營運節目之一,是羽‧擊舞藝術的《tiativ─末代山林‧衝擊》。於2012年正式成立的排灣族打擊樂團「羽・擊舞藝術」,由慈姆達斯創立,是台灣原住民族中首次以排灣族為主體的打擊樂團。創立者慈姆達斯,以教導青少年孩童排灣族的古謠祭儀、歌舞為方法,去重新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相較於其他專業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薪傳打擊樂團……等),樂團的根本立意在於讓排灣族青少年重拾對族群的認同感,以及肩負傳承的意涵,如此次演出的《tiativ─末代山林•衝擊》,就以部落之語「tiativ」為意象去發想──tiativ(音為底亞底),風之羽之意,又意謂配戴真正信息之羽的人──,不僅僅是傳信者(傳訊部落間的消息),亦是守護、捍衛部落的戰士(災難發生時的救援者)。

本場演出以排灣族古謠為主體,並結合擊樂、舞蹈肢體演出,在六十分鐘無中場休息的演出時間內,表演《tiativ生命意境》四個樂章,藉由音樂、舞蹈肢體和說書人的口白引導(用溫暖的口語引導觀眾進入tiativ生命意境的故事),帶領觀眾透視心靈最深的自我,並探討生循環的定律,圍繞著一個疑問:誰才能看見真正的心和自己,讓時間停留在山林萬物之間,透視你我的心靈,【1】運用擊樂手蝶的聲響、手鼓、小提琴、大提琴,加上排灣族的傳統樂器陪襯(口簧、鼻笛、排灣族陶壺鼓、甕),有時運用長竿敲、擊、打地板營造原始原住民的生活,樂聲時而衝擊又緩慢但又寧靜層次交織在一起,甦醒了你我心靈的渴望。

此場演出跨領域結合了各種元素,也使得整體表演風格與內容呈現上都有別於一般音樂會演出模式,帶了一些音樂劇場的元素。當筆者走進演藝廳裡,舞台前放了四顆本團自創的傳統鼓──排灣族陶壺鼓,左邊有大提琴,右邊則放沙鈴和電子樂器,暖色的光線照亮著整個舞台,好似整個劇場都是表演空間。此外,舞台後方佈景打上了許多排灣族圖騰,單一又組合在一起的變化使整體生動有趣,讓觀眾可以看見與聽見原住民的真誠純樸感,勾畫出獨特的藝術生命力。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舞者們在台上行動自如一邊轉圈跳舞又打鼓和唱歌,那流暢的轉圈與高亢宏亮的聲音,著實看到他們的炫技功力與感動;之後其他演奏們拿起竹竿敲打地板並吶喊,屬於他們獨特的肢體語彙與音樂展現,完善地運用整個演藝空間。

 

tiativ-末代山林・衝擊(羽・擊舞藝術提供)

《tiativ─末代山林‧衝擊》這部作品,雖然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六十分鐘的演出時間,已有十足誠意和努力去整理布農族古謠的音樂內涵精神,因此,無論是音樂、服裝、圖騰彩繪、肢體編排,都能在其中看到許多排灣族文化素材的身影。整場演出無疑是多元且豐富,除了給予觀眾聽覺上的洗禮,更在說書人溫暖的話語又帶點感性的情感中,增加現場觀眾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認識。

綜觀整場演出,《tiativ─末代山林‧衝擊》並非一般音樂會形式,在其結合舞蹈、說書人語彙等表演形式下,更趨近於讓創作者所理解的傳統與現代文化進行交織演出;至於,其音樂表現則不刻意著重技術,而是展現排灣族古謠的最初原貌。羽‧擊舞藝術藉此次演出,恰似一道隱喻:告訴觀眾排灣族的文化、環境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同時讓人感受到純樸的寧靜感,體會故鄉的純淨,生命的力量與情感共鳴。然而,若要去回應創作者所設下的疑問:究竟誰才能看見真正的心和自己?那麼,此題無解。


註釋:

1、《tiativ─末代山林‧衝擊》演出節目單。

《tiativ-末代山林・衝擊》

演出|羽‧擊舞藝術
時間|2019/11/17 14:30
地點|新北市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