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政治正確的浪頭瀟灑一回——《他們的生活In ê Sing-ua̍h》
8月
03
2022
他們的生活 (雞屎藤舞蹈劇場提供 /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3次瀏覽

蔡孟凱(2022年度特約評論人)


大多時候,我自認不是個太迷信的人,但有時在開始進行某項工作之前,客觀的外在世界總會自顧自地往我腦中塞進一些靈光,宛如有什麼無以名狀之力意圖牽引我的思考方向。譬如我這禮拜在臉書河道看見建築師暨小說家阮慶岳,對於初出茅廬的藝術家的第一項建議是「要政治正確,才能申請補助」【1】。這建議語氣雖有幾分諧謔,卻也揭示現今國內藝文產業仰賴補助機制甚鉅,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迎合政策方向而成為政治正確的唱和者。而我在同個周末欣賞雞屎藤舞蹈劇場《他們的生活In ê Sing-ua̍h》(後稱《他》),便湊巧地看見在臺灣島幾度易主的數十年來,劇場工作者們在各種政治正確、或虛或實的夾殺之中,如何綻放出最華麗也最堅韌的姿態。


對文娛產業歷史的致敬、對當代藝文環境的反思

在觀看《他》的時候,有幾個作品不停在我腦海中閃過。比如故事工廠2020年推出的《再見歌廳秀》(紀蔚然編劇、黃致凱導演)、抑或是躍演於2019首演,由澎恰恰主演的《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詹傑編劇、曾慧誠導演)。它們大多是以國內表演娛樂生態的某個時代斷點,做為創作發想的核心基礎,將文本立基於特定時空背景。並且在作品中插入重現歷史、復刻風格的表演段落,企圖從中生長出某種對潮流演變的關懷和對本土文化的反思。雞屎藤舞蹈劇場《他們的生活》便是聚焦在日治時代至國民政府來臺,曾經稱霸庶民娛樂的「新劇」生態(日後稱「舞台劇」),在時尚變遷和歷史事件的輾壓之下的掙扎與堅毅。除了劇中做為敘事主軸的新劇團發展和遭遇之外,也插入不少完整的歌舞、戲中戲段落,致敬當年新劇盛行的舞台風貌。


他們的生活 ( 雞屎藤舞蹈劇場提供 /攝影林育全)


《他》雖然故事背景設定於七十餘年前,但劇中的各種詰問與嘲諷,卻無疑瞄準著現代臺灣的劇場社群與藝文產業。劇中林文豪(以日治時期新劇作家林清文為原型)從年輕時抨擊庶民娛樂不夠反映「社會現實」,到青年時滿口現代美學和戲劇理論,到最後劇團不敵娛樂時尚的變遷而走向下坡,他竟成為最熱衷於討好觀眾、對時局情勢陽奉陰違的創作者。而團長陳利達(以日治時期劇團經營者張利達為原型)屢屢突破第四面牆,從過往極權政府對創作自由的箝制挖苦今日補助機制對劇場發展的掣肘,任何一個對國內藝文生態有一點理解的觀眾,都可以切身體會那種「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悲涼與憤慨。無論前者或後者,其實都呈現出創作者如何在政治壓迫與時尚潮流的影響下,如何在滿足外界與成就自身之間找到作品得以安身的平衡點。最終《他》所呈現出的,無疑是創作者和藝術家在各種或虛或實的外在侷限下如何堅持創作、燃燒自身,一種跨越時空、古今無異的灑脫和浪漫。

對比今日,即便今時資源不如過往稀薄,創作者有了自由空間之外更看似有更多的補助、資源可供運用。然而補助政策的方向、當局的立場、甚至是時局的氛圍,對於資源分配的流向無時不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社會現實是,即便我們已經不處在那個當局一紙公文便可以決定一個作品生死的時代,前述種種政治正確的無形尺度,對於亟需市場供養更仰賴補助機制的藝文產業而言,何嘗不是另一種動輒足以翻攪全局的「無以名狀之力」?


他們的生活 (雞屎藤舞蹈劇場提供 /攝影林育全)


在本土史地爬梳翻掘出當代議題

雞屎藤舞蹈劇場近年的製作似乎有意識地加強戲劇和故事的比重,而《他》較之過往的作品少有大塊篇幅的歌舞場面,雞屎藤最具標誌性的、立基於民俗質地的當代舞蹈,於此作大多時候僅僅作為敘事的輔助而存在,而非觀眾或編導注視的焦點。這或許彰顯了雞屎藤跨越創作舒適圈的企圖心,但也不能諱言此劇的劇本仍有些許程度不一的BUG。譬如由歌仔戲演員陳米雪飾演的女星明月華(以日治時期白明華為原型),在故事前半還對她和團長陳利達的情愫、以及和主角林文豪之間的體貼關心大為書寫,後半段卻戲份銳減,最後只由一句「月華姐被找去演電影了」就交代了這個角色的句點;而故事最後,劇團迎來解散的終局,也僅有篇幅短小的寥寥數語,稍嫌草率而缺乏力道。


他們的生活 ( 雞屎藤舞蹈劇場提供 /攝影林育全)

即便雞屎藤肢體編排和傳統新詮的強項,在《他》之中並不是那麼顯著。但此作確實將雞屎藤從以往對歷史事件、文學軼事、本地信仰的追尋中,又拉出了一條對當代社會關照的路線。無論歷史翻過了幾個章節,為舞台而生的人們,終究會為舞台燃燒最後一絲灰燼。無以名狀的陰影或許哪個時代都不曾散去,幕起幕落之間卻總等得到鑼鼓奏響的時候。

註解

1、原文全文是「給藝術系新生的生涯教戰手冊:1. 要政治正確,才能申請補助。2. 要先有補助,才去認真創作。3. 認真創作的目的,是要得大獎。4. 得大獎後,要認識策展人和評論家。5. 萬事俱全後,要結交收藏家、館長等。真的粉辛苦,改行趁早~」。阮慶岳臉書 (2022年7月19日)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oan.taipei/posts/pfbid02ZgYew4Mu4So4R5F3i4E1HkQL5Mbxbugp7eueVUKZL9GFYEmUA2qtHrDZ55inAT6xl

《他們的生活In ê Sing-ua̍h》

演出|雞屎藤舞蹈劇場
時間|2022/07/23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