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於平穩裡的失控《行車紀錄》
3月
12
2013
行車紀錄(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1次瀏覽
吳岳霖(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台南人劇團的《行車紀錄》,修編自美國前衛劇作家Paula Vogel的《How I Learned to Drive》。其實,我喜歡原作的劇名,這個「Drive」所駕駛的到底是什麼?是年歲的成長?是人生的際遇?是性與愛的滋養?或許,這都是劇中的小小在駕駛這輛車時,不斷必須面對的。不過,《行車紀錄》這個名字也譯得好,因為這部劇作,扎實地紀錄了這段看似扭曲,卻又可能真實的過程。

而,台南人劇團又如何「駕馭」這個劇作呢?或許可以從導演與演員兩方面,看到這群新生代的導演、演員們,掌握了非常工整及成熟的技巧與手法。

就整體呈現而言,我是佩服導演廖若涵的。首先,是類似「歌隊」的處理。在現代劇場置入古典的歌隊,若不走得古板,就會走得過度地前衛,但導演恰如其分卻又巧妙地安排了他們。他們穿著紅、黃、綠的上衣,如同道路上的紅綠燈,你既想無視它又不能無視。所用的語言,帶有韻律的脈動與哼唱的口吻,適時地切入劇中片段,或揭露某些劇情的所指。有意思的是,在有限的演員中,他們切換了歌隊與劇中其他角色,於是,僅詮釋單一角色的演員只有小小與姨丈,截然地讓整個劇情能夠被聚焦。此外,整個劇情的流動雖然破碎,但仍帶有某種說故事的口吻,而讓觀眾能夠在如道路的舞台上,進入劇情也被拖出劇情。

演員表現方面,由李劭婕所詮釋的小小,將一個小女孩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運用神情與眼神,帶出一種細微的變化,足見她從《金龍》裡的小男孩,提煉出另一屬於《行車紀錄》的小孩氣息。但,更令人驚豔的或許是林子恆所飾演的姨丈,截然地沒有過度的表情與動作,卻可從許多細微的動作,看到這個角色隱藏在內心的內斂與幽暗,特別是在地下室嘗試拍小小裸照,那種帶有藝術的口吻裡,卻也深刻地刻劃出對於慾望的渴求,彷彿一隻不張牙舞爪卻又飢渴的怪獸。而在最後的那段求婚,到最後的酗酒瘋狂,卻也可以看出一種釋放的過程。於是,就如同「紀錄」一般,演員看似內斂的表演,卻又都能夠讓觀眾驚覺之中的改變。

《行車紀錄》或許是一個不好駕馭的作品,它所表達的議題過於地幽暗,甚至藏匿著情色,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走進了作品本身所設下的圈套,流於過度的濫情。不過,台南人劇團的編導演顯露出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精準度,甚至是安全地去詮釋。或許,這種安全會讓人感到缺乏驚喜感,但,也就是這種安全,會顯露出再平穩的浪潮底下,都可能是波濤洶湧的,就像是姨丈的笑容裡,是不是對於性愛的肆虐。於是,我反能在這樣一路平穩的駕駛過程裡,感受到一種隨時都將失控,卻又壓抑著心悸的不安感。

《行車紀錄》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3/03/02 14: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