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幽微記憶成了渾凝歷史《親密》
5月
26
2017
親密(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2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看完「新點子劇展」窮劇場《親密》當晚,一則新聞映入眼簾,是菲律賓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關於南海爭議之對談。根據菲方引述,習近平對於南海仲裁案的回應是:「我們的是歷史權利,你們的只是最近的法律。」【1】其中「歷史權利」四個字格外醒目。如果說「新點子劇展」策展主題【後真相】是要與當代社會氛圍呼應的話,「歷史權利」倒是成了戲裡戲外的相互呼應。

《親密》,以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作品《往日(Old Times)》為原型發展,故事只保留最初設定──一對夫妻在家中等候妻子舊友造訪(劇中新增叔叔角色)。不過在日常對話中,平淡卻暗潮洶湧的針鋒相對與頓窒沉默,都叫人辨識出品特最為人熟知的語言特色,以及原作角色中以「記憶」為武器的權力遊戲(三人間不斷以記憶、失憶,或記憶的混淆,來證明或拒絕彼此的「親密」)。這些恍惚迷離、當事人有意或無意突顯的記憶,涵蓋了時代背景、性別宰制、身體慾望、社會階級,一一成為品特人物梭或不梭的依據。但到了高俊耀《親密》的舞台上,角色們不再是獨立自主的「人物」而已,而成了龐大族群脈絡的象徵標的:在英國讀書、嫁到台灣的馬來西亞華人Rose(劉廷芳飾)、土生土長的台灣人Max(王肇陽飾)、旅居英國多年的Anna(鄭尹真飾,Rose友),與在越南做生意的叔叔(安原良飾)。於是,個人記憶成為族群背負的「歷史權利」。換句話說,他們不再以個人記憶互相進攻、防守、拉鋸,反而以自身所代表的族群歷史,體現了跨越好幾世紀的殖民情境。

在這裡,殖民史不只是東南亞曾為歐洲殖民地的歷史事實(如馬來西亞之於英國,越南之於法國),還影射了明朝鄭和下西洋開啟的華人移民史(正是習近平所謂「歷史權利」之引述根據),直到現今華人持續的經濟殖民、台灣對日本的殖民地情懷(劇中Max對於皮膚白皙日本女性之慾望憧憬),甚至是歐美世界對整個亞洲的文化殖民。除了以開頭引述的莎劇詩句或改編的品特文本向英國/英文劇場經典致敬,Anna那出自《溫莎的風流婦人們》的開場白「The world’s mine oyster(世界是我的牡蠣)」,就已明確強調了所有權:你的土地/我的土地,你的世界/我的世界,你的家/我的家。當個人象徵著族群,記憶便形成歷史,而歷史也同時建構了記憶。正如角色們在台上高歌《明天會更好》,記憶是否準確並不重要,集體記憶讓記憶被佔有,讓「我」成了「我們」。同理可證,入侵他人土地的華人移民(如劇中台詞之隱喻:「像鬼針草,黏上了就拔不掉」),可以自己發明一套以膚色劃分族群的起源傳說,或像是以Anna之名影射的電影《國王與我》,由同名女教師與暹羅國王的愛情,象徵著西方世界如何在殖民地置入一整套文明體系、歷史與記憶,嫁接成了殖民的武器。

但,個人真的能輕易與族群畫上等號嗎?相較於品特原作,「家」在親密中是個無比沉重的關鍵字。或許我們可以說,「親密」之於品特,是權力遊戲中用記憶奪取的戰利品;但在劇中這揉雜了諸般離散華人處境的家屋中,「親密」是因,是與生俱來的、血脈決定一切的宿命。三個冠上洋名的後輩,在叔叔南哥眼中「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是一樣(芬芳)」(別忘了,妻子角色正好便叫「Rose/玫瑰」)。世系、族譜、血脈之強勢,再無任何個人經驗、重新命名、回憶建構得以撼動。就像是Max從爸爸那裡繼承的這棟房子一樣穩固。至於因婚姻關係被強制寫入族譜的Rose,「你叔叔」從此成為「我叔叔」,不需任何前提,理所當然地(不管願或不願)擁有了屬於家人的親密。然而,宿命的家並不代表真實的歸屬感。這或許也是高俊耀試圖就中英劇名「親密/Outsider(外人)」點出的矛盾。那些被壓抑、抹去,卻依舊不斷浮現的差異,如Rose脫口而出的馬來西亞口音「誰:ㄕㄨㄟˊ」(開場時Anna也刻意用不標準的口音念出莎翁詩句,突顯了口音與歸屬感/所有權的關係);或是在Max一再堅持:「Rose不吃榴槤」之際,其他人依然打開保鮮盒讓(Max意欲隔絕的)氣味擴散,甚至滴汁、沾染了滿口滿手,似乎都反過頭來質疑了「親密」之真實性。

不過,就像角色們爬行進場,站立叩門,以動作暗示了實際上並無門牆阻隔的屋裡屋外,那些在「家」之外的又是什麼呢?殖民者置入的記憶,讓那些「之外的」被迫缺席:劇中角色刻意地以殖民者觀點,將馬來西亞、越南與東南亞畫上等號,刻意忽略了這兩地實則擁有獨立的記憶(越南自古以來與中國關係較為密切,馬來西亞則與印尼有著分合消長的歷史關係),像是習近平一句「源自明朝的歷史權利」,強勢地讓他人歷史消音(同時也別忘了,這句習近平的話是由菲律賓官方替他記錄的記憶)。被認可的記憶,讓歷史成為武器。但我們是否還有可能反向而行,藉著瓦解記憶來瓦解這場權力遊戲呢?品特的記憶,是幽微、神秘、曲折迂迴、難以掌握的幻形;高俊耀的詮釋,卻是渾凝沉重,在那名為「我/我們的」世界中自體循環、自我餵養,成了那Max不得不繼承的地產,因為土地政策而無法更動、脫手交易。所謂的所有權,實無任何權力,只是一個走也走不開的枷鎖而已。而開頭夫妻失敗的性慾場景,最後成了繁衍後代、穩固血脈的性,彷彿更像是輪迴詛咒的結局。

註釋

1、新聞出自中央社〈杜特蒂與習近平 南海交鋒對話曝光〉,2017/05/20,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705200259-1.aspx;另根據菲律賓Business World Online〈Friendly dialogue between Duterte and Xi〉報導,完整句子為:

「Yes, but ours is historical and yours is legal of recent memory. We had that since the Ming dynasty」,見http://www.bworldonline.com/content.php?section=Opinion&title=friendly-dialogue-between-duterte-and-xi&id=145634

《親密》

演出|窮劇場
時間|2017/05/20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看似只是任兩人關係,但編導高俊耀卻精彩地編生出相互糾結的整牆藤蔓,藤蔓中互生互息的仰賴,則是這個世界眾人皆備的性質:語言、種族、國籍等。但矛盾的是,這些當今世界人看似與生俱來的性質,卻是區分彼此的重要衡量所在。(汪俊彥)
5月
22
2017
角色糾紛最終與權力關係不太,而是直指向性支配本身。執行性事的肉身卻又與種族、東亞殖民歷史那些經由語言提示,難以化解的衝突結合。衝突因此最終指向超克肉身的欲望。(王威智)
5月
22
2017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