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的菲絮,合南地《蘭語》
3月
14
2019
蘭語(合南地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6次瀏覽
陳韻文(特約評論人)

合南地劇團是由一群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和東方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位學程的學生和系友所組成的,年輕的他們相信「在南部還有更多藝術開枝落葉的可能性」,自期「成為這個地方的藝術深耕者,以及部分表演形式的推動者,挖掘出這座城市裡各種還尚未被人道出的人文故事」。【1】「合南地」實為團長鄭宇淑的母親菲律賓姓氏Hernandez的諧音,而《蘭語》即是她企圖延續畢業製作《島語》(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第七屆藝動城堡,2016)對新住民處境的關注,結合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圓夢基金得主鄒佳晶《家,2340的尋根之旅》(2018)的影像,進一步探索「新二代」自我認同的作品。

近年來,新移民和新二代陸續以角色或是演員的身分在臺灣的舞台上現身,讓觀眾正視也認識為臺灣土地挹注人文能量的新成員,由詹傑編劇、鄭嘉音導演的《微塵.望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17),以紮實的田野調查為根基,通過劇中角色新二代馬莉莉和越南看護阮氏寶枝之間的互動與連結,細膩牽引出移人在遷徒與抵返之間的內外在張力,即是內容形式俱為精彩的佳作。本劇《蘭語》的外文標題為「Bahay with root」,混用了菲律賓語的bahay(意思是「家」)和英文的root,一來提示鄭宇淑的「母語」,二則破題點出全劇「尋根」的題旨,我相當好奇身為新二代和本劇編導的她,會就「新二代身分認同及全球人口遷移現象」【2】提出何種觀點,又會如何調度舞台畫面,讓演員和影像互文對話。

一進劇場所見,是幾片前後錯落垂掛的白色簾幕,中舞台區面幅相對寬大,上舞台和左右舞台區則為窄長,在藍色光暈下,投影著橫向的波浪紋。演出由影像揭開序幕,膚色黝黑的耆老娓娓道來菲律賓巴丹島與蘭嶼部落通婚的古老傳說-喪妻多年的巴丹男人到附近的島嶼尋找第二春,最終在蘭嶼找到一位守寡的女人,當結為連理的兩人離開蘭嶼時,女人的孩子在岸邊為著母親改嫁給來自遠方的男人而哭泣……當投影燈漸收,主要的角色曉琪著姻脂紅衣裙從上舞台現身,她緩步走著,伸出手似乎在探索,六位歌舞隊演員陸續登場,穿梭於簾幕間的肢體宛若微風簇浪,將曉琪帶到了下舞台。歌舞隊將時間帶到了一九八九年,說道在那一年,第一顆GPS工作衛星發射成功、任天堂發行Game boy、誠品書店創立……,曉琪的母親也從菲律賓嫁來了臺灣,曉琪接敘自己在五年後出生,混血兒的五官與母親是菲律賓人,讓她經常被問:「妳是臺灣人嗎?」以及遭受到一些特殊的對待。經由歌舞隊說演和投影列舉歧視字句後,曉琪問:「到底怎麼樣,才算是臺灣人呢?」緊接著這關鍵提問的是影片,畫面中鄒佳晶略有不平地說著自己和媽媽「回家」,結果被老師在背後奚落是「出國玩」,隨即曉琪便在字幕與歌舞隊身影交錯中,以菲律賓語抒情唱出Isda(魚):「我們有脾氣有憤怒,只是不夠勇敢;我們有愛和淚水,只是別人以為我們很另類;於是選擇當一條魚,跟著海而去。」

其後的戲,不脫上述影像與表演交錯的插曲式結構。鄒佳晶的影像帶觀眾認識到菲律賓語和達悟語彼此相近,巴丹島和蘭嶼僅一百四十五公里之遙,但卻因為現代國界的限制,使得來自巴丹島的麗塔阿姨,在先生顏福壽和兩個女兒的陪伴下,必須輾轉於陸海空交通、經歷共兩千三百四十公里的旅程,才能與分隔三十年的家人重聚,而她分別在兩個島嶼上生活的女兒們即使初次相遇、語言不通,卻彼此感到熟悉親近。藉由演員的獨白、對話、歌舞隊幫襯,投影詩文和飛魚的意象,觀眾看到成長中的曉琪想要撕掉自己「新」住民的標籤,一度嘗試從書本和臺灣與菲律賓原住民傳說中重構自我認同,卻迷失在「臺灣人」、「原住民」與「新住民」交織的叢結中,直到母親點醒:「妳的身分不來自書裡!」,才逐步通過母親及其所屬文化的遊戲與歌謠、自己少數幾次回菲律賓外婆家時的美好記憶,和上述麗塔阿姨等活生生有溫度的人和故事,明白自己承繼了父母親雙方的血脈,既是臺灣人,也是菲律賓人。

全劇敘事性大於戲劇性,畫面多於動作,多是由曉琪的獨白啟承影像或帶出與母親互動的場景,歌舞隊應之,沿用了該團「呼吸劇場」持續操作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形式(playback theatre),但從「觀眾分享一則自身真實的故事,表演者將它包裝成一個表演」【3】,變成了主角表述思維與感受,歌舞隊以身體動作與聲音語言回應,並摘除了該形式中原本負責調節敘事與表現形式的引導者。一人一故事劇場珍貴之處,在於打開劇場對話與共創的空間,使故事與表演或是不同觀眾的故事與故事之間產生共振效應,「用故事來服務彼此」【4】,是以讓數個觀眾說故事,甚於單一故事的深掘,這對於在眾人前召喚真實經驗的觀眾來說,毋寧提供了保護。然而,在《蘭語》中,這種插曲式、主角說而後演的結構,不僅抑制了角色發展以及觀眾建立對角色的認同,由於曉琪是全劇的單一敘事者,觀眾除了偶爾從她母親那兒獲得不同觀點,幾乎無法扣連到她所身處的更大世界,或透過事件與行動認識她沒有向觀眾揭露的自己。如是,曉琪尋根與身分認同的議題,被化約成向內探求的絮語,存於當事人一念之間,母親及其母國亦被理想化地塑造。相較之下,《家,2340的尋根之旅》影片中的真實人物與情感似乎更顯動人。這麼說並未否定演員的努力。我特別喜歡全體演員在舞台上唱、玩菲律賓的拍手舞之歌(Tong, tong, tong, tong),充滿著歡愉的能量和自發的靈敏,反映出合南地劇團從去年成立運作以來,通過培訓課程和互動式劇場演出所培養出的默契。此外,飾演曉琪的黃楚媛以菲律賓語演唱劇中多首歌曲,飾演母親的吳宜穎以菲律賓腔在對話中混用中、英、台語,歌舞隊跳著舞蹈設計雙伊蓮援引的達悟族長髮舞,呼應戲劇設定,同時為觀眾的聽覺和視覺經驗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層次。

總的來說,這個製作觸動我的並非來自於表演本身-在演後座談聽鄭宇淑自陳從《島語》探討新住民社會處境到《蘭語》聚焦新二代心理的創作計畫,回家細閱節目冊關於菲律賓、南島語系、蘭嶼與巴丹島兩地通婚傳說與達悟族長髮舞的介紹文字,又從電台訪談得知合南地劇團副團長彭漪婷和行政統籌歐立傑實為活躍於南部劇場的青年才俊【5】,對照高雄市長日前有關菲律賓擔任英文師資的歧視言論,益發看見這齣創團作在聚合能量與跨越邊界的意義。衷心期盼劇團生根與深耕,善用青春的能量暨跨文化的興趣與優勢,創作出更加深刻、成熟的作品。

註釋

1、Hernandez/合南地劇團簡介,收於《蘭語》節目單。

2、《蘭語》宣傳文字,刊於兩廳院,《Open Arts 藝文指南針》,2019年3月號,頁21。

3、同註1。

4、 賴淑雅(2005),一人一故事劇場,收於《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頁115。

5、合南地劇團 在《蘭語》尋根、找尋那身分認同。國立教育廣播電台Tea Time時光,2019/02/27。網址:https://bit.ly/2FdMnJz

《蘭語》

演出|合南地劇團
時間|2019/03/09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