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邊界《記憶的編織》
12月
02
2019
記憶的編織(阿伯樂戲工場提供/攝影陳魚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9次瀏覽

王威智(特約評論人)


從「專業製作」的角度來談論《記憶的編織》,演出有些許顯而易見的小瑕疵。一開始演員講話的節奏偏快,再加上齊聲說話的疊加,有時候一句話前半部分的台詞很難聽清楚。同樣地,配樂的音量亦不穩定,容易過大,單一演員的聲音如果遇到播放音樂,觀眾聽起來也會略顯吃力。懸瀉在觀眾席前的綠色尼龍緞帶緯幕,看起來企圖創造記憶的朦朧,實則造成的視覺干擾要比美感來得大。當然觀眾可以自行將緞帶抓成束打結,然而就美學上來說,假如進場觀看本劇的最大目標,是與在地素人演員共享關於麻豆的記憶,觀眾坐定後的首要想法,卻是考慮如何將眼前的記憶象徵物排除以獲得較佳觀看視野,這種手法的效果實在產生一些反諷意味。

如此批評並不困難,可是這些例子帶出較複雜的問題,即如果社區劇場置於廣義「應用劇場」的脈絡裡來思考時,其「專業性」到底是否要與一般商業專業售票演出相提並論?這個提問在實際運作情境中有多麼棘手,可能寫篇兩萬字的論文來談都不夠。

簡化來說,則是「參與」及「觀賞」兩個端點之爭。社區劇場著重於參與,有很多的情況裡,演出只是工作的最後一個階段,內部成員最主要的收獲來自從頭到尾的參與。在地觀眾前來觀賞,自然也是參與的其中一個環節。不過正因為觀眾組成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社群感,更不用說親友團,對於演出的評價容易有主觀上的加分。相較之下,假設為外地或是不在社群之內的觀眾,他/她只會是單純的觀賞者,是以不會,亦無法測量演出背後可能帶有的情感連結,而容易單純以現場的觀賞經驗,就作品本身演出品質來判斷。關於廣義應用戲劇演出評價的落差,大多來自於此。

花費這些力氣去簡述應用戲劇的內在糾葛,是想盡可能客觀鋪陳我所見的《記憶的編織》。本劇縱然有前述一些呈現上的不足,在以社區素人演員為主的演出作品來說,實則於「參與」及「觀賞」之間取得了值得討論的平衡點。觀眾仍然置身一定程度的劇場性中,卻又不失透過展演重構地方空間的自由。

本劇演出結構相當單純,一開始所有成員自報家門後,隨即分場呈現各自關於麻豆的記憶。手法大致為該演員擔任歷史、記憶的講述者,即說故事的人,同時由其他演員搭配該段描述場景,即時於舞台上進行戲劇性重現。場景串連方面隱約有條歷史敘述,從清代麻豆文旦由來的歷史傳說演起,再到柚子與社區的記憶,以及麻豆戲院保存活動、種甘蔗及糖廠工作的生活樣態,最後為演員個人生命記憶的抒發。

持平來說,由於演出人數眾多,加上要給每一位參與者分享個人故事的機會,戲劇構作在剪裁上,無可避免需要限縮每位演員說故事的時間。如果地方知識是白紙一張的觀眾,要說看完戲能充分了解麻豆歷史,可能性不大。再加上演員群以素人為主,配合數位專業演員,表演水準無可避免有極大落差。因此有些描述缺乏較具體的情境,觀眾不見得容易產生情感的共嗚;有些較為日常的記憶,其實戲劇性方面亦顯薄弱,又或者顯得過於個人,一樣不利於情感投射。然而,《記憶的編織》是齣懂得經營劇場性的作品。本劇中記憶的體現方式不僅止於透過其他演員幫忙營造視覺景觀,其他部分的劇場元素,如音樂、現代舞與舞蹈化的肢體勞動(比方說採收甘蔗)、以及編織物的裝置藝術,都發揮不小作用。

以編織物為具體例子。所謂編織物的裝置藝術,是演員講述與麻豆關係的「社區地圖」一景,舞台上推入一個大約兩公尺乘五公尺左右的大型框架上,由毛線之類的白色細繩索編織出麻豆社區的地圖。演員談及自身與麻豆地景的位置時,亦拿出代表各種建物的小型編織物,掛至地圖上。正因為繩索間充滿空隙,這副「地圖」至多只能說是神似,反而讓觀者找到想像地方的著力點。如藝術家在節目單所說:「把現實分列成充滿生命力的碎片,將之重組為有意圖的圖紋。」這種觀看經驗保留給觀賞者想像力的呼吸空間,不至於被過多訊息或台詞淹沒。

記憶的編織(阿伯樂戲工場提供/攝影趙瓊慧)

更進一步能夠思考之處,在於觀者透過這個演出,建立起跟地方怎樣的關係?地方的想像,而非地方的學習,這兩者的區別不能說不重要。前者比較無關具體地方知識的理解,而是試圖捕捉一個空間的氣味、溫度、色彩以及人事物的身影;後者則是知識的、議題的、嚴謹的、虛心的學習,地方是目的,劇場是方法。固然想像與學習兩者很難徹底二分,但是這麼說吧,作品愈往學習靠攏,要不顯說教,就益發困難。《記憶的編織》至少不怎麼說教,它充分運用劇場能調動之元素,從演員身體、聲響至物品,保留其符號性,讓演出維持趣味,亦適度引介了地方。

最後,更值得討論的議題,或許很難下判斷,不過可以先保守地說,關於素人記憶與生命的演繹,不見得可以涵括在地方的範疇裡面:比如關於去外國旅遊。無意看輕任何人的生命記憶和情感投入,但是關於地方的認知如果連居民跨疆域的移動(白話:旅行)都算入的話,事實上連地球都可以看作一個「地方」。這種地球村的概念要在社區劇場的框架去處理,雖然不是做不到,卻很挑戰觀眾的想像與理解力。譬如麻豆戲院的落沒,似乎也能夠上升到全球資本流動在台灣形塑的娛樂市場的品味與消費集中化/美國化,以及當然亦有都市中心與鄉鎮邊陲之間發展角力的協商,種種脈絡可以思考。不過,從這些向度去開展一個地方的全球性批判,可能會造成戲很難看,也顯得說教。

《記憶的編織》著重在個人記憶的呈現,敘事溢出地方固然不是有意為之,亦只是非常小的部分,卻讓觀賞經驗增添了一些距離,讓人不禁反思劇場與和地方的關係。何謂地方,或許正是夾在素人記憶的陳列並置,以及觀眾接受和想像力詮釋當中,其意義可能變得模糊,邊界可以開始崩解;關於地方的反省,反而由此展開。最終演出的裝置物仍然會於該空間留下來展覽,或許也可視為思辨的延續。

《記憶的編織》

演出|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9/11/17 14:30
地點|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紅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