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劇場交織的部落體驗《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
10月
04
2021
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蕭之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3次瀏覽

黃馨儀(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承襲著山東野表演坊這幾年實際場域、限地製作的風格,並繼2020年《富士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再次以現代化下的太魯閣部落處境為主體。在花蓮文化局的委託下,以支亞干部落青年作家Apyang Imig(程廷)的短篇小說〈Tama〉改編而成。

演出於花蓮萬榮鄉的支亞干部落中進行,於月亮七點開始,【1】所以觀眾得要在夜色中沿著小路上行。這段路一定要有交通工具,初來乍到,其實摸不清楚部落的樣態,卻先被當晚的燦爛星空吸引。主要的表演空間似乎剛好在部落的入口,L型的鐵皮矮房平日是部落導覽與溯溪體驗的基地。作為外來者的我們坐在矮房前的院子,也保有著如同身份的觀看角度。尤其在故事的當地演出,各種發生都為演出增添風味:獵人Pisaw烹炒獵物山羌吸引到小黑狗友情客串、旁邊道路行經的機車與麵包車,都讓我們與角色一起經歷了一小段部落生活。於是第一部分約一小時的演出中,我們看見了獵人Pisaw與姊妹Iwan與Ipiq的情感交流與照顧,由此對比出女孩生父Yuming對其的疏於照應與暴力對待。


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劉定騫)

四位表演者都是太魯閣族人,三人來自支亞干部落,一人來自萬榮村,讓整體演出十分自然且具有說服力,雖然少數段落仍難免有「表演」的痕跡,但瑕不掩瑜,長於部落的他們很流暢地帶出劇中情境,四個角色關係也清楚地帶出主題。Tama,是太魯閣語的父親,於我而言,無論是小說或是演出裡的Tama,不僅是實際上的父親,更是原住民傳統生活的祖訓戒律。於是,對比小說以從小在山上長大的獵人Pisaw的視角述說,《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則較多由兩個女孩的視野去呈現其對「父親」的想像——這也是部落下一代對於未來的生活選擇。

Pisaw代表父親形象如同傳統的Gaya,是久遠的祖靈戒訓。獵人Pisaw從小便在山上與祖父共同生活,甚至名字後接的不是父親而是祖父的名字Watan。Pisaw Watan並不帶有受雇漢人開採砂金而意外身亡的父親的生活方式,他是山裡的孩子,直到而立之年,才因為祖父過世下山。他隻身一人,雖然也要打零工過活,但他的精神是山林的。

然而兩姊妹的生父Yuming則不然,妻子逃跑、需要獨立扶養兩個幼女,他選擇了漢人的生活方式。只是雖然每日辛勤跟漢人老闆去噴農藥,但日薪也只有五百元,而這是他所能選擇的最好賺錢模式。在又一次對女兒的暴力管教後,醉醺醺的Yuming和Pisaw說出心聲:失去獵場,在林務局管轄下總是換來違法下場的現代原住民,除了買醉、跟隨漢人工作,還有什麼名正言順的存活可能?Yuming的失志,呈現了當代原住民的受壓迫處境,而也的確,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勇敢,像Pisaw一樣只靠山林而活?

Pisaw作為姐妹精神上的父親,而Yuming則是她們名字連帶的生父,是誕生於二十一世紀無法擺脫的迫害卻也是羈絆。但,哪一個「父親」才會是最好的?

除了四人的故事,部落也遭遇了鄰近山頭登山客失蹤,其家屬的懸賞請求。這則來自過往的真實事件,雖是當時部落生活茶餘飯後的話題,卻也引發作品後續的轉折。而登山客究竟怎麼失蹤?是活是死?也投射著族人對山林與祖靈的意念、對於政府資源分配不均的抱怨。

在種種並置的話語與想法之下,Yuming為了懸賞請求Pisaw協助他入山。而我們也在工作人員指引下離開座位,踏上另一條小路,依著手電筒的光源往河邊走去。暗夜行路,好似總是摸黑上山的獵人行進,當然我們可能更如同失蹤的登山客,在陌生的地方摸不清方向,不過滿天星光也在在提醒非都市的精彩自然。

路上裝置著兩個大木箱,箱上鑽洞、箱裡發光,湊上洞口可以看到四人平常的生活樣貌、姐妹書寫關於父親的作文,或是Yumig妻子仍在時,一家生活的情境。木箱呈現的是過去,也興許是獵人Pisaw的回憶內心交戰:這一次的打獵,他不求獵物,只求成為一個真正的父親。這也促成了最後的懸疑。

也是因此,覺得木箱部分甚為可惜,其內的回憶劇情都已交代清楚、呈現的照片也未超出想像。而作為Teywan(太魯閣語的平地人),我更好奇Pisaw的另一個生命支線:他與祖父的山上生活,這也是他與Yuming的成長分歧!若能有在補足姐妹口中揭露「神秘獵人」的畫面,對於不熟悉原住民文化與部落生活的觀眾或許會更有幫助吧,也能將最後在河邊的影像更推進一層。

爬下河堤,望向乾涸的河床上的投影幕,我們更遙遠地旁觀了故事的尾聲。延溪上切的路途上,Pisaw為兩姊妹決定了「父親」。山東野的影像處理為故事留了個懸疑,而在行路後的畫面也虛懸了真實,為這虛實相構的作品再搭上一層夢境。對比於影片中的豐沛水源與白日,我們處在黑暗與乾枯之中。所以怎樣對兩姊妹、對當代原住民才會是最好的呢?仍沒有、也尚不會有答案,至少答案不該來自我們這些Teywan。

不過我們這些Teywan可以藉由劇場,協助見證。山東野表演坊這次在部落裡演出的《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整體完整,也因為實際在故事中的支亞干部落裡演出、又有著支亞干作家的敘事,體驗感十足。這樣的實地的「體感」,對於外來觀眾是重要的,並且經由置身與移動來經驗。就此,也不禁讓我感嘆未能見到白天的支亞干,看不見故事中角色平日生活的部落與山脈,還有我們摸黑走下的支亞干溪是什麼模樣。雖然夜晚為劇場與敘事更增添魔法,但白天或許能讓我們更有餘裕靠近部落,真正走讀Apyang筆下的此處,閱讀部落景色。


註釋

1、沿用部落中常用講法:太陽七點、月亮七點⋯⋯。

《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

演出|山東野表演坊
時間|2021/09/27 19:00
地點|花蓮支亞干部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許生的夜》在2020年以一個環境劇場展演演示了一種回首人生的繽紛心象,帶領觀眾踏入2021已經拆除的廢棄泳池,一同揮別、悼念,也化入了和解與感謝。《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則是以戲劇和文學的跨域創作,實踐原民重返部落、再創自我生命定位的追求。(楊美英)
10月
28
2021
《Tama和我聽說的不同》花了一些精力鋪陳獵人心靈在當代社會面臨的艱困挑戰;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更是社會結構、法律層面甚至價值體系的。然而,也是藉此美麗地景與充滿傷痕之家庭劇交織出的反差感,「外面」的我們才有機會在來到部落時,觸碰到部落美食、手作體驗、歷史文物外的「真實」;瞭解這類「真實」對台灣的族群關係而言,不啻是個重新認識彼此的開始。(施靜沂)
10月
28
2021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