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發現」的恐懼與哀憐《花吃花》
2月
27
2019
花吃花(表演工作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9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2017年,第五屆中國烏鎮戲劇節主題為「明(Luminosity)」,「青年競演」單元的創作題目為:月亮、雨傘、刀。在這場單項獎金最高二十萬人民幣的競賽中,創作者需以不拘形式(舞台、服裝、劇情、道具等)加入這三項元素,串連成三十分鐘內的劇目。因為如此,有了《花吃了那女孩》大雨時兩人共撐一傘、以及女孩在月光下遭公然霸凌、未見援助,最後以亂刀復仇的場景。

如同最後留在《花吃花》的台詞:「看什麼看?這麼喜歡看啊?」《花吃了那女孩》當初也在同儕施展暴力之餘轉而質問觀眾。事後,受害者一人衣衫不整地趴在舞台上,一邊哭泣、一邊看著觀眾:「你們為什麼不幫我?你們為什麼不幫我?」承接先前社會寫實的劇情脈絡,此處連續兩則對觀眾的疑問,引起極大刺激與討論。因此,重新回到此戲劇的奇異點,我們應再度出發,把此手法的哲學內涵梳理清楚,以便給予《花吃了那女孩》、以及由其改編而成的《花吃花》一個較準確的定位。

之所以稱之為奇異點,是因為該台詞確實經濟、且聰明地,壓縮了大篇幅的時空:對觀眾而言,從劇情發展到此為止的種種經歷,原本都處於保有距離的第三人稱;但此處劇情卻突然轉向自己,並陡然將倫理的要求提升至最高層次:任何程度的聽聞,都應付出相對應行動與關心,否則所有悲劇(無論戲劇與現實層面)事後都將化為責任,落在聽聞者肩頭。在與舞台形式結合下,已過去的劇情在此被重新召回;觀眾的記憶、所有已發生的現實也都透過這兩句台詞的引導,被濃縮至劇場的當下。

事實上,這樣的控訴在哲學意義上,要求了不在場者的罪責。相似情境若拉出較遠距離,便能重新看清其手法在聰明之餘,於創作立場上的急公、與因之而來的侷限。1986年的電影《我兒漢生》中,兒子體會到社會階級與處境的不平等,於是強烈質疑父母身處此環境,為何沒有具體行動?在爸爸八十大壽的筵席上,他對鋪張的排場難以忍受,於是當面訓斥父親、引爆激烈爭執,最後不給父親面子憤而離席。漢生對父親「有所知便必須有所行動」的道德要求高度,與《花吃了那女孩》拋出的質疑其實是一樣的。差別在於《花吃了那女孩》事先以劇情引起觀眾同情,但兒子漢生並沒有致力引起爸爸之於社會各階層的情感。因此《花吃了那女孩》在戲劇奇異點效果下,一股深層的內疚感伴隨震驚,很自然地在觀眾心中產生。該手法的立意當然良善;為了償還此莫須有的虧欠,出了劇場,觀眾便可能將行動投諸現實。然而此處的成功並不是奠基於挖掘、理解、與表現現實,而是出自對觀眾道德意識與情緒的調度。

回到主劇情,原作三十分鐘的篇幅在四位女同學以及鍾詩琪(最弱勢者)母親五位角色的組合下,流暢且緊湊地呈現了同儕關係,並且不侷限在個人處境,而能勾勒出階級所形塑出的生態。在此,恐懼與哀憐廣義而言,仍如同亞里斯多德所說,是奠基於「發現」——觀眾透過戲劇描寫,了解了校園關係的現實。當然,到上段討論的手法時,便已經脫離此範疇,轉為以形式調動情緒與道德感的情境當中了。

改編內容加上學校英文老師、以及不同學生家庭背景的篇幅,則展現改編與原作對現實掌握能力的落差。就劇情編排上,這些新增篇幅的立意欲將結構性的社會環境更立體、全面地描繪;但若將《花吃了那女孩》簡單分為原作(四位主要女同學,以及鍾詩琪母親)、新增(英文老師、不同學生家庭成員等)兩個篇幅,可以發現後者比起前者,並沒有對現實相對的宣稱力。相反地,它承接意圖使觀眾同理而感到震驚、內疚的思考脈絡,致力強調學生們皆身不由己才走上歧路的情境。在敘事意義上,因為沒有提供立體或新穎資訊,因此學校情境、家世背景等,皆僅僅反向成為強調學生們悲哀命運的重複論調。虛構角色無法代言現實相角色之餘,反而宣示創作者對觀眾同理心的貪求。

事實上,同理心的建構透過原作角色的篇幅,就已經充分表現。在性格立體且細膩的條件下,觀眾在有限的情境中,自然產生對不同學生家庭的想像。對觀眾而言,這種由留白衍生的理解、探索、與猜想,或許都未如改編內容最後所顯現出來的蒼白。反覆用難以提供新訊息的劇情強調,反而落入剪裁失當,甚至顯現創作者對原有材料信心不足的狀態。而創作策略上在「描寫結構」與「激發愧疚、震驚、同情」間選擇了後者,也讓《花吃花》作品的教條意味愈加濃厚。是非既明,事實仍有一段距離,卻已經沒有討論的空間。強烈控訴與質問背後,也隱藏著哲學意義上不成熟的譴責。

儘管如此,因為優秀的原作劇情,對於沒有看過《花吃了那女孩》的觀眾而言,首次觀賞《花吃花》仍可能可以感受到其中力道,以及被激起關懷現實的熱血、迫切。從產業策略上,將創作競賽中的優秀作品透過自身資源加以發揚光大,無論對烏鎮戲劇節或者表坊而言,無疑都是樁美事。然而綜觀原創到改編的過程,作品卻從對現實結構有立體描述能力,漸漸傾向對觀眾情緒勒索式的創作立意。回到悲劇原理,滌淨(catharsis)效果中恐懼與哀憐之所以成立,很大程度仍仰賴「發現」:角色對其自身處境的重新發現、或觀眾對角色處境的重新發現皆然。《花吃花》除了原作中優秀的篇幅,其新增的內容、與夾帶戲謔、樣板化的表演手法,在試圖放大觀眾恐懼與哀憐的前提下,實際上卻將作品,帶往更加遠離「發現」的地方。

《花吃花》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9/02/17 14: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花吃花》向觀眾提出了一個明確無法置身事外的道德要求,因為凡是在場觀賞本劇觀眾,至少都見證過霸凌的再演出。只是在這樣的演出情境,每個人是否得是「共犯」,即觀眾會將自己投射至加害者位置嗎?(王威智)
4月
11
2019
《花吃花》沒有溢於表坊的美學,甚至有意無意地不斷對話於表坊的經典與前作。劇末時,堆滿舞臺的殘骸,演員與角色的前世與今生都得在歷史的遺棄與遺跡中搭建,而其無以救贖,再一次鋪疊了我們的歷史。(汪俊彥)
2月
25
2019
導演在此想翻轉擬真的美學,而朝向具挑釁意味、面質觀眾的劇場美學,但只是短暫的傾斜,劇末還是回歸到擬真的處理,顯然導演在戲劇劇作的策略上有所曲折。(杜秀娟)
2月
21
2019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