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劇場,回到生活《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
1月
13
2017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陳藝堂 攝,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2次瀏覽
王威智(社會人士)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簡稱《生》)的觀眾進場被要求報上名號,由視障表演者李新寶在上舞台黑板逐次寫下名字。運氣好的觀眾可以被辨識出字跡;運氣差一些的,名字遭到覆寫而難以閱讀。看不看得見名字,或許不重要,在稍後的演出,你我的名字將由身體正常的表演者拭去。黑板再由視障表演者李新寶以字體放大十倍的形式,寫上唯一清楚可見的「幹」字。

整場演出是「幹」字的延伸身體演繹,生存的,性意涵的,鬥搏的身體。如開場,一男一女身體正常的演出者(黃柔閩和黃志勇),在舞台持續地直線移動。交錯行進之餘,雙方腰間伸出的雙手似乎擁抱著什麼,卻也讓觀者摸不著頭緒。表演者展示了常態的身體控制,亦帶出身體作為物質符號,在缺乏語言輔助时,充滿詮釋的不穩定性。

後續的數個演出段落,表演者的肉身質疑了個體和主語(你、我、他)的內在連結。姜聲國嚴重扭曲無力的肢體與發聲,鄭志忠強而有力的上臂及其萎縮的下半身,兩人自身獨有的肉體形態與移動方式,比方說鄭的倒立,為觀眾呈現身體的異質軌跡。所謂正常的我,至少部分建立在對於身體異常的無知無覺之上。《生》則要求觀者直視身體的不可共量性,我、他之間從來不能簡單互換。

諸位讀者,為了深化演出的意義,請耐心地容許我岔一下題。

一天,當我坐公車時,有位明顯是唐氏症的中年女士上車。車身搖晃,她不小心撞了我一下,說了聲疑似抱歉的話。用疑似是因為,事實上我無法聽懂她在說什麼。不久事件發生了。另一位中年男士要下車,經過女士身邊時,一時沒抓好扶手,又因為車子搖晃,舉起的手直接肘擊該女士的右臉頰。女士隨即抱著臉痛苦地說著什麼,男士則輕抱她的頭,不斷「對不起」。四周觀者與我面面相覷。

我對此事件感到強烈同情,然而亦不禁困惑起來。假如那位女士沒有明顯扭曲的外觀,難以理解的發聲,關於她的遭遇,我是否仍會移情?如果今天是一位高壯年輕男子被肘擊,我可能毫無感觸。究竟我的反應是源自對「異常」的同情,還是對於不幸的感傷?

面對《生》,我同樣猶豫,決定不了與表演者的關係。

或許身體一直都未能由自我完全掌握。哲學家尚-路克‧南西(Jean-Luc Nancy)在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對著自己身體內的心臟感到疑惑──身體還是自己的嗎?公車事件與《生》的意義在於,揭示人事實上不斷地透過鑲嵌於自身那「正常」身體所看出去的平凡視角,與異質的他者之身反覆協商。所謂異質不單指他人的身體,更有存在於自我肉身中的潛在變化──因病痛而變化成為非正常的狀態,因任何無法預知的意外而去詰問習慣的常態。《生》編輯了複合腳本,以殘、病在劇場製造意外,敞開了身體溝通的脆弱網絡。

於是,鄭志忠一百八十度迴轉時,雙腳如鞭子打在與他反覆纏鬥的李新寶臉上。不知是意外或是排演的重擊,同時敲打著觀眾神經。移情與否,是情感投注,亦是倫理選擇:是誰,又要以怎樣立場去感受痛苦?《生》顯現了正常的建構性,將擁抱「非常態」的種子埋在觀眾內心,留待人走出劇場,回到生活中檢討。

《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

演出|身體氣象館
時間|2016/12/31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殘缺的身體挑戰了觀者對既定活動想像的認知,這些移動凸顯身體多樣性的可能,好似在告訴觀眾,本來就是有這般不盡相同的移動和使用身體的方式,在劇場巧妙的美學融合下,觀看的權力位置似乎被打破。(張懿文)
1月
04
2017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