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可憎的暴民?《暴民時代》
5月
01
2014
暴民時代(台藝大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43次瀏覽
劉憲翰(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生)

台藝大戲劇系的畢業公演《暴民時代》,改編自德國劇作家貝爾托‧布萊希特的作品《第三帝國的恐懼與苦難》,描繪1933年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運用黨政軍警合一的強大獨裁政權體系,在社會氛圍中營造一股肅殺之氣。這種逐步侵害人民權利的行徑,引起民眾的反彈,然則最後這群人遭到抹黑打壓和清算,從此社會噤聲不語,形成一言堂的局勢,最終唯有透過以死明志的方式來表達權力的腐敗與恐怖,以及對後世的警惕和叮嚀。

導演在處理文本上也符應了劇作家的創作理念,打破寫實主義的窠臼,採用疏離的角度,讓觀眾不會過度耽溺於同情劇中人的情感中。導演刻意運用台灣綜藝節目的幽默趣味,反諷的口吻、玩笑話的對談,拉開觀眾與舞台上演員的距離,讓觀眾彷彿置身在電視機前面;明明在看的是一個十分嚴肅的議題,但卻能一笑置之帶過,這也達到劇作家所期許,能再讓觀眾客觀看待此事時,竟發現自身是如此荒謬的冷眼旁觀,藉此喚醒更多的公民意識與自身的反思。

整齣戲令人驚豔的是流暢的換景,同時運用一個小女孩作為敘述者,原以為她也是客觀的角色,娓娓道出整體環境變化的同時,在最後一幕中卻發現她也是因沉默不語,最後成為權力下的受害者,反映了故事主題──沉默是促進集體獨裁的捷徑,也貫穿故事的主軸。

戲中有數點值得留意:首尾場皆以眾人大合唱木匠兄妹的《Yesterday》, 表達出對昔日舊時光(自由的時光)感受到無比的追憶與懷念。場景轉換時,活生生將一整組搖滾樂團浮出在舞台上,搖滾樂(Rock’n Roll)確實具有對當權者反叛的意義,也多次成為各遊行訴求發聲的媒介之一,同時這種突然很跳tone的節奏確實也帶來疏離的效果。此外,該劇也運用電影運鏡的手法,將舞台上演員的神情與演員間的互動透過即時攝影的畫面投射出來,營造出在危險邊緣探索的感受,滿足觀眾獵奇又害怕受到傷害的心態。

但有幾點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這齣戲探討權力擴張與公民被侵蝕權利的過程,與近一個多月來台灣出現重大的學運和社運有所呼應,可是過多運用時事哏和嘲諷對話,以及融入太多台灣本土元素(如歌唱伴舞),讓人不知其所以然,以至於錯愕中出戲,而非反思。而這種議題的處理手法雖忠於原著的呈現,感覺力道似乎又太輕了一些。特別是近日來民意高漲的社會氛圍中,此作品是一個很重且剛好符合時勢的主題,卻輕輕帶過。若能在戲劇基調上不是通齣都是輕鬆詼諧,而是有變奏有對照,將情緒的起伏更加大,不僅更有八點檔戲劇性的效果,也會在瞬間冷硬瞬間舒緩節奏下,更深刻的去反思這種自我變化的差異性。

《暴民時代》

演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日間部99級
時間|2014/04/26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暴民時代》保留了歷史背景的台詞,一些劇本原先會讓觀眾陷入兩難抉擇的恐懼與苦難,在編導的改本及使用諷刺、形式化的表現詮釋下,辯證的焦點跟意圖好像被模糊、削弱了。(楊皓麟)
5月
05
201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