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可能性」:縝密地思辨歷史,不等於良好地重述《雙姝怨》
9月
23
2019
雙姝怨(人力飛行劇團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7次瀏覽

張敦智(特約評論人)


從《雙姝怨》與十二年前版本的差異談起:「劇本設計了上海場景,壓縮集中在戰後殖民情結猶仍糾纏的北台灣……角色增加了一名報告者,貫串背景史料,以及更重要的拉近與劇本改編取材所自原著,莉蓮‧海爾曼這個深受白色恐怖(麥卡錫主義)之害的美國劇作家。」【1】在2019年的新版本裡,由朱安麗扮演的劇作家擔綱敘事者,在不同場景間宣讀史料;這種報告劇形式,提供王墨林讓作品架構更清晰化的途徑。全劇以此為起點展開,說書人(劇作家)首先為其他兩位女主角建構出背景場域,讓她們的遊蕩狀態在整部戲的篇幅裡,同時存在於兩個層面:第一,是歷史現場;第二,則是語言、肉身,以及兩者共同揭示的當下。

儘管存在諸多疑議(下文將會提及),然而,這個結構轉變,確實使王墨林的思考更能透過戲劇結構被傳遞出來。先就遊蕩的第一個層面,也就是歷史現場來談:透過扮演劇作家,使得作品雖然進一步將兩位女主角的場景限縮於台灣北部,但牽涉的範圍卻進一步擴及當時全球政治情勢之中。冷戰結構,成為角色認同、與情感糾纏的現場。前者從本體論來說,便包含了後者;如果要談及後者的殊異性,就必須從前者視野底下檢視才具完整意義。因為殊異性並不是話語與歷史上的孑然一身,而是在特定脈絡裡被主流捨棄、無法歸類的狀態,兩者不可能分開來談。而限縮兩位女主角涉及的場景,也讓表現漂流、孤獨此殊異狀態的手法,更能脫離粗糙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段(漂流在上海與台北之間),而更能從精神性觀點,將討論上升到形而上的層次,找到一種更有力的觀點,來貫穿整體時間與事件。

在遊蕩的第二個層面裡,透過演員在當下說出之語言所重新展開的言談網絡,這種歷史定位的殊異性被再次定錨。這幾乎像是一道申論題的現場答覆,也是儘管充滿諸多思辨,作品最後仍顯單薄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並非透過文章,而是以戲劇、對話這些強調現場性的形式,更強而有力地重申創作者對歷史的理解與態度。不僅透過語言,同時加上春子、芳子異質的身體感,來表現鬼魂的狀態。這顯然是王墨林傾注大量心力所欲強調的部份:「器官比肉體又更重要。西方從果陀夫斯基開始撿拾東方很多器官運作的方法……東方的變身術更是通過器官的挪位達到異質精神的表現,如各種薩滿巫術使其陰魂附身,可男變女或人變鬼等,這時,聲音動作都須通過器官的挪位才能掌握。但《雙姝怨》是一齣現代劇,又怎樣能掌握變身呢?去想像你們是在歷史迷霧中無處可安頓自己靈魂的幽靈,不是去演歷史中一個肉身的影子。」【2】演員的身體與器官總是當下的,它們是戲劇符號、能指的工具,在《雙姝怨》裡,它們同時指向歷史事件,也更大篇幅地指向、甚至強調形而上的,歷史定位漂流的殊異性。

然而,在表演現場,報告劇形式如何報告、與向誰報告的問題,幾乎像是只沉重榔頭,敲碎了以上思辨的縝密性。由於劇作家的身份,同時縫合歷史中的鬼魂,還有與現場觀眾互動的兩種角色;然而,如何在兩者之間取捨、切換與過渡,並沒有形成明確形式,將舞台語言、話語的網羅閉合成一個一致的整體。一方面,劇作家在現場直接向觀眾講話,在全劇開頭、不同場景間提供理解兩女處境的脈絡;但另一方面,劇作家又不置身現場,她所喃喃唸出的皆彷彿是內向的獨白、為了寫劇本所做的大量功課,不朝向觀眾,而是往虛空拋出。而且,內容密度遠高於兩女所表演的片段,觀眾不得不在十分緊繃的節奏下理解這些重要資訊。雖說「安麗的報告者不能只是發聲機器」【3】,而「可以像鬼哭,也可以像神諭,或者盲寓言師……」【3】,但恰好是在各種不同角色轉換間,最終讓人發現,無論哪一種,觀眾皆不存在,也沒有辦法透過任何線索捕捉是否存在說書人虛擬出的報告對象。在這場觀演關係裡,觀眾究竟應該把自己擺在什麼位子?又要如何快速消化密集的資訊炸彈?這是整齣戲最大的重傷。因此,實際上應該透過話語,為兩女搭建起的語言背景並沒有展開,而僅剩機關槍式的資訊堆疊,與難以反應下、令人詫異的肉身表演,使觀眾在一片震驚的空白裡,成為劇場的空間中的遊蕩者。台上是歷史的遊蕩者,台下是劇場的遊蕩者,成為作品唯一產生一致性的狀態。

柳暗花明,劇末死者透過紅色氣球,若有似無地將訊息透露給生者,是唯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部分。一方面,氣球在水池中漂流的樣貌與不確定性,表現了生死之間難以切確聯繫,卻叫生者無限執著與期盼的張力;另一方面,氣球的形體,那中空的內裡,也保留了死者究竟對生者說了什麼的想像,留予觀眾細細品味。這是作品到尾聲處,首次開放觀眾共同建構、參與的空間。在明確的符號使用下,觀眾在作品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僅僅重申對歷史的理解與論述,會使得作品顯得單薄。

從劇末的靈光便可以了解,那是因為,如果歷史作為作品的材料,必須被重述,並不應該只是創作者深怕自己或他人忘記,而進行的誦念與呼喊。它必定關乎可能性。曾經遺落的,被撿拾起來;曾經封閉的,被重新敞開。宛如劇中春子對芳子的意念,在一系列故事裡,讓人重新同理並相信──確實,她們之間的感情如此真摯,以致生死兩隔,彼此仍有話要說。


註釋

1、黎煥雄:〈重訪》,《雙姝怨》節目冊。

2、鄭尹真、劉廷芳:〈演員筆記〉,《雙姝怨》節目冊。

3、同前註。

4、同前註。

《雙姝怨》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19/09/14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1930年代保守的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從麥卡錫主義時代的美國,到1945年間,正面臨政權移轉,情勢詭譎不定的台灣,《雙姝怨》不再只是兩個女人的親密心事,如何被保守社會扼殺的故事……但,這也正是《雙姝怨》留下縫隙,讓我們可以切入提問。最基本的提問,是冷戰、戒嚴體制作為敘事、論證前提的有效性。(陳正熙)
9月
27
2019
如前所述,演說不是演戲,字卡和純粹的話語使用多少溢出了戲/影劇的框架。換句話說,報告劇解決了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創作者如何以戲劇處理「非人的」、抽象的結構?(張又升)
9月
23
2019
這個新版本,與其說是劇本改編,更多是政治背景與氛圍的對照和借鏡,其中亦不乏言及劇作家海爾曼本人曾經遭逢的波及。相較於劇情的直接轉譯,瀰漫於二十世紀上半的冷戰恐共情結,及其所導致的社會壓抑,或許更是這 2019年版的演出所試圖傳遞的訊息。(謝淳清)
9月
23
2019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