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藝術滲透的暗黑觀光——《沿海六個夢》
11月
29
2022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76次瀏覽

「測不準工作室」的曾彥婷,自2020年發展以塑膠為題的研究調查計畫《咱的塑膠夢》,在此牽引下就著石化產業的線索進入高雄1。兩年來,另與高雄在地的温思妮「迴游式創作集」合作,共同推出新作《沿海六個夢》。


遊覽車上的高雄夢與暗黑現實

在左營高鐵站集合,《沿海六個夢》團隊邀請參與者一同搭上遊覽車,進行一趟小旅行。「旅行」的心情難免是愉悅的,尤其對已不太參加旅行團的我而言。我所參與的場次,九成皆非高雄本地人,又以台北來的觀眾為多,外地視野難免又加強了團體旅遊之感。演出安排也確實如同遊覽車旅行團,車上配有導覽員,主要由創作者曾彥婷負責解說,並穿插有兩位房仲針對房產投資的介紹與分析。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由此開始,「旅行」產生質變,房仲的介紹奠基於高雄市的發展走向,面對的是買方所能獲取的投資報酬。無論是為了安家立業,或是炒作資金,置產的想像帶領我們開始走入了「高雄夢」。高雄的景氣,來自於都市的發展更新:愛河與港區的水岸重整、沿海工業區的整合,以及規畫進駐的高科技產業。高科技與觀光,讓高雄充滿希望。聽著欣欣向榮的房市前/錢景時,遊覽車也行在2014年高雄氣爆的石化管線上。

在凱旋路三多路口上車,氣爆見證者傅大哥跟我們講述當時的見聞,以及就自身專業的防災意識建議2。對比見證者的敘述,長長的凱旋路兩旁樓房如今皆已整建修復,儘管曾在新聞資料上見過煉獄般的景象,仍難感真實。但是真實是什麼?隨著車子駛入工業區,《沿海六個夢》也駛進現實的落差,切片發展之下的壓迫與無奈,並預告著這一場黑暗觀光、災難旅行。


現實堆疊虛構,發展掩蓋犧牲

高雄的另一個大夢,始於1980年代填海造陸的「南星計畫」。當初以工業及建築廢棄物填出一片新生地,並賦予其機場、公園、遊艇專區等多重想像,未料卻一一落空。這裡是我們正式下車的第一站,所在荒蕪,卻有令人讚嘆的夕陽海景。看著美景,走在南星乾燥與雜草叢生的柏油路,耳機中播放著以南星為第一人稱、述說身世的音檔,並啃著在中油休息時買的冰棒(對比高雄一直有的水質問題,因應石化工業需求,中油卻有乾淨的純水可以做冰棒),進而繞行荒廢的「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大林浦填海工程管理中心」。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虛構的故事並置著現實,而現實堆疊又比虛構更真實。

來自1960年代十大建設的規畫,讓造船與煉鋼廠集中於此地,後來也因著都市規畫,將1950年代美援支持發展的石化工業遷移此。而工業化的腳步不曾停止,後勁人以青春阻止了五輕設立,卻準備歡迎台積電設廠;「經濟循環園區」的規畫,也擠壓著臨海六里人們的生活。

台灣繁榮興盛的亮面下,總有著一群被噤聲迫害的人民。


進入現實場域,召喚感受

相較於前段知識與概念性的導覽,後半段的行程則實際進入居民的生活圈。邦坑、鳳鼻頭和大林浦三個村落組成了現在的沿海六里,過往加上紅毛港五里實為十一里,但過往繁盛的紅毛港已因應工業區發展需求,在2007年被迫遷移。「家破人亡」是在邦坑跟我們分享的香鋪大哥對紅毛港的形容,而這也是他對沿海六里的未來預示。即使已有紅毛港失敗的迫遷經驗,政府仍粗暴地預備拆遷,約兩萬民居民將被拔離這祖居的土地。為追求最大利益,難免需要犧牲少數,未親自走訪真的不會知道這些事件。即使換上現代化包裝,我們還是吸食人血地活著。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演出的尾聲,有著鳳鼻頭土地公被冒牌貨趕走的故事,也獲得自由時間,走上最具反迫遷代表性的大林蒲街道。拿著地圖在熱鬧的街道上走著,或是在廟前覓食,「這裡將在2025年全盤消失」的念頭卻揮之不去。一整個聚落的消亡到底是什麼景象?念頭疊合搭乘遊覽車時行過工業區所見的巨大廠房,聲勢浩大、張牙舞爪的工廠將吞吃這裡的生機,在「我們」的選擇之下。十分鐘的行走所見,擴張著無奈與難以置信3

旅程結束前的最後一景,遊覽車駛上連接屏東的雙園大橋,配上磅礴的歌劇樂音,回開駛入林園工業區。夜色之下,廠區染上銀白的燈光,富麗堂皇、極具科幻感,卻也充滿未知,帶來一種巨大的陌異。

演出?導覽?當形式成為刺點

整體而言,《沿海六個夢》以小旅行為主軸,深刻地構築了一場暗黑觀光,揭示高雄石化工業所帶來的前景與黑暗,而這歷史業障仍持續在發生。創作團隊亦讓藝術性滲透入導覽觀光,藉由日常專家、聲景、布袋戲等方式重新調度現實空間,賦予新的意涵,尤以夕陽下的南星計畫區和夜晚的林園工業區為經典。更因著團隊資料收集的嚴實,讓整趟旅程言之有物,打開現實的縫隙。尤其來回交通都塞在公路上,也會不禁產生對於開闢紓解交通的國道七號有所渴求4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測不準工作室提供/攝影梁偉樂

然而過程中我卻也不斷在思考:這是一個「(劇場)演出」嗎?《沿海六個夢》提供的主要資訊多是以導覽呈現、由語言所堆積。那如果直接參與一場導覽,是否會更成立與深入?又或者,這個演出是否需要「更藝術」?而現場高雄本地觀眾的缺少,也讓我好奇當組成不同時,導覽的語言會怎樣移轉?

這些提問或許也面對著越來越多議題導向的創作發生之際,這個沒這麼藝術的限地製作反成為一個刺點,平實而不說教地讓觀點滲透入尋常。藝術不一定得是主角,也可以是輔佐的香料,提煉出種種不對勁的習以為常。即使我所參與的場次是面向外地人的旅行,依然成功製造體感、召喚情感,並成功地串聯曾知道的事件名詞:十大建設、反五輕、高雄氣爆、大林蒲迫遷,讓人系統性地認識高雄石化工業的夢想與哀愁。而這個夢,無論好壞,都仍在繼續。


註解:

1、整體計畫可參考「咱的塑膠夢」網站。

2、據現場說明,每場次的氣爆見證者不同,所以講述的內容也有差異。

3、週五首演場,一出發便遇到大塞車,見證高雄人平常的用路情形,也因此擠壓了最後在大林蒲的自由活動時間至十分鐘。據說其他場次這段落都有約莫半小時的餘裕。

4、國道七號設立主希望解決高雄港至臨海工業區的運輸問題,也是希望為市區地下埋管的石化管線做解套。國道七號建置爭議可參考:〈國道七號懶人包|國道七號路線?環評爭議?未來發展?〉,企鵝交通手札,2022/10/25發布。

《沿海六個夢》

演出|測不準工作室X洄遊式創作集
時間|2022/11/04 14:30
地點|集合地點:左營高鐵站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做夢者與付出代價者是一樣的人嗎?做夢的人,是巨大而看不見臉面的國家機器,是在社區中漫步時擦肩的居民,還是面目模糊的諸眾?
12月
06
2022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