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嘴無耳的現代社會《頭路》
12月
31
2016
頭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0次瀏覽
曾浩瑜(戲劇愛好者)

這齣由北藝大學生製作的作品《頭路》,乾淨俐落的燈光與流於意識的走位與舞蹈,非常細膩地刻畫出快速的生活步調中醞釀出的集體漠視感,大眾不約而同似乎都失去了感受力一樣。社會裡,我與他者間總存在著深厚的牆,是怎麼樣也難以擊潰與穿透的。人們只一心忙碌於他們的「頭路」,為了得到這冷漠世界的某種認同而刻意將自己變成另一種人,好似過去的自己早已死去了的那般疏離。他們學會不帶有情緒的、冷漠的活著,卻沒有意識到,將來自己有一天也會淪為這個冷漠社會的犧牲品。在這篇評論中,我將先討論充滿焦躁的戲劇節奏感是如何被塑造出來的。接著從本作品出發,我試圖批判當代社會「有嘴無耳」的現象。

銳利燈光的使用、形象化的表演,與呼應現代社會「速食文化」的背景設定,充分地展現現代社會所彌漫的焦躁氣息。在這件作品中,許多畫面都是經由單色的強烈燈光完整包覆了整個舞台。這樣的選擇不但加乘了氣氛營造,如為了製造正向積極所用的黃光與為了製造侵略暴力所用的紅光,讓觀眾進入一種如夢或超越現實的精神狀態裡。接著,形象化的、一致的、誇大的集體動作或走位成就了舞台震懾感。以面試官與面試者對峙的表演段落為例,在紅色強光中,四組面試官與面試者分別一字排開,一個對應著一個,在台上跳起雙人舞。可以感受的是,兩者在一問一答與雙人舞步中所散發出的煙硝味和一攻一防中所創造出的刺激感,這似乎意味著兩者扮演壓迫者與受壓迫者的腳色是動態的、可變換的。另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是,面試官分別站在黑箱子上形成一列,面試者也在前排站成一列。下一秒,面試官皆跳到面試者前方的位置蹲下。經過幾次的操作後,觀眾可以觀察到,現代社會裡層層剝削的權力關係以階梯的意象呈現,直接映在後方白幕上。再者,還有一景是面試官彷彿是鑑定家一樣,以誇張的肢體仔細檢視著面試者的身子,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檢查的行為而緊張了起來。當然,場景設定與畫面設計也如實的呼應了焦躁,如日光燈光下的辦公室,綠燈亮起時的紛亂大街和簡直是小型低頭世界的捷運。但,人們為何而焦躁?

當人們之間的互動僅變成一種表演形式,一種虛假的關懷態度的展現,一種平息人們內心焦躁感的方式時,人們只能繼續承受孤單之苦,無從擺脫。快速的生活步調與科技隔絕了人心的真誠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個人主義的彰顯。當每個人都在說話時,那些被拋出來的話語就像沒意義的聲音,被拋出之後就立即被遺棄。而在人們仍然存有一絲絲的希望能被聆聽,拒絕相信這是個冷漠世界時,對於社會的焦躁不安可能會以虛假高漲的極度樂觀的態度來表現。以劇中的政治家為例,他總是試圖利用大眾的情緒來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鋪路,但由於他一次又一次地自圓其說,他塑造出的假性信心與希望露出破綻,相信他政見的民眾逐漸變少,而原本高高豎立在舞台中央的講台也崩塌一地。直到後來,當他自己成為想像中台下唯一跟隨自己的選民時,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這種「有嘴無耳」式的冷漠互動不僅破壞了說者與聽者 (政治家與選民) 間的信任,也讓政治家自己出於聽者的持續與長期缺席而逐漸感到孤單,失望,跌落谷底,絕望,也成為了受害者。的確,台上所有腳色都是這現代社會裡冷漠的集體氛圍的受害者,無一人能倖免。但諷刺的是,也正是有了所有人的「全力配合」,這個社會才會如此地缺乏連結、信任與溫暖。

當舞台上的演員一人接著一句,聲聲重複,使得舞台迴盪著:「下一位......我的錯......對不起......你能不能......幫助我......」當人們面臨困難,發現自己的無能時,這聲音重疊與反覆的話語縈繞在腳色心頭,其所構造出如幻境般的特殊空間似乎提供腳色被拯救的可能與希望。當此劇進入尾聲,這句話再度出現,但演員在讀最後一遍的台詞時,少了「幫助我」三個字,似乎點出現代人們無能為力的無奈心理,也是對於現代社會的全然失望。那麼,我們還需要極力掙扎,或選擇沉默不語? 我們還要放聲呼救,或者就這樣,焦躁至極?

《頭路》

演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時間|2016/12/24 19 :30
地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