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在演舞樂水上之城的紅高高——身聲劇場《踩高蹺的人》
8月
05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1次瀏覽

洪紫鳳(藝術行政工作者 )


從法國兒童繪本《紅高蹺》改編成戲劇《踩高蹺的人》,身聲劇場演樂舞合一,舞台、服裝、技術、音樂樣樣包。此劇來回籌辦兩年,去年適逢劇場創辦人兼此劇原導演吳忠良逝世,以及疫情影響等因素下,剎那間很難想像,以高蹺為首的戲劇搬演至諾大的鏡框式舞台球劇場上,會成為什麼樣的樣貌。

入球劇場前,觀眾乘一座墨藍色的雲之滑梯,直直往上,踏往雲端。更高、再高,我們滾進球劇場,糖果藍色椅排排列列,這裡是比天堂還要頂端的世界。放眼望盡所有劇場球面,眼外的世界圓弧旋轉,一陣暈頭轉向。數個幾何形堆疊出的希望之塔座落在舞台中央,錯落有致,如淺咖啡色樹幹前後交錯生長。導演偉來將我們拉進圓形世界:「你們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裡嗎?是從外面看見的大大球體⋯⋯」球裡似乎有一池水,高蹺踩上室內舞台,我們一同溜進水上之城。歐州民族風的節慶音樂奏起,輕柔游入了水上世界,踩著高蹺的五位居民們,穿著色彩繽紛,愛跳舞又鬥嘴:全身湛藍帶高帽的藍叔叔、一條條紅絲帶綻放在膨鬆鬆白禮服上的白花花、一身萬壽橘黃圓潤矮小的黃矮矮以及臀邊鼓起半圓褲邊,著青草綠背心名副其實的綠油油。最神秘的,是雙腳長得頂天的紅高高,遠離人群,跟鳥兒做伴,細細長腳跨步在雲上,不見其影不聞其聲。

全劇故事聚焦在水上之城的居民們籌備著將至的冬日節,結果辛勞搬運的木頭竟沉入水中,無法燃燒。節日慶典下紅高高隻身來訪希望之塔,砍下高蹺入火燒慶祝冬日節,從此成為最矮小,只高出水面一點點的人。四位說故事的人——頭戴灰色貝雷帽,身穿灰黑色拼接的吊帶褲,備齊泳裝游入城內。他們說書、伴奏且跳舞。在亞洲、歐洲的傳統樂器與打擊樂的匯流交集之下,掀起城間小事陣陣波浪,述說紅高高獨自一人,以鳥為友的世界。

紅高高究竟是誰?音符旋律翻開書頁。據說,他是這麼樣的:走路不看路、不搭理人、不參加受邀的踢水球比賽,只與鳥兒朋友玩。

見不得其影,說書者卻領我們窺看他高聳的視角:居民說話成陣陣回音,無法輕易辨識;長長直腿只能緩慢步行;耳下的喧鬧,是居民口中與音樂家手裡那毫無意義、破碎、重複放送的音符與話語。水上之城居民們筆直如大樹纖細的雙腳來回穿梭,說書者亂了腳步,跌坐在各個希望之塔的檯面上,清脆細緻的曼陀林琴(mandolin)聲、手風琴與沙鈴的音樂緊湊地伴奏著。其中一位音樂家Ivan,身穿吊帶褲,腳穿亮紅色的鞋子,在舞台中央時總是低頭彈奏曼陀林琴,沈默寡言近乎不曾開口。

紅高高有著各種模樣,是穿紅鞋低調的音樂家、是一雙挺直正紅的高蹺、是聳立在雲間的雙腳。冬日節後,是踩著矮蹺的可愛布偶。即使犧牲最長且堅硬的高蹺燃燒冬日節,他依舊不改本性,默默穿梭於水上世界。身聲劇場的核心團員們肩起燃燒的任務,克服劇本改編等問題,巧妙融合高蹺與室內舞台,在毫不冷場的層層音樂下,營造出活潑、溫暖、融洽的表演氣氛。他們越過浸濕的木頭,點亮最樸實溫暖的火光。眾人離場,散場後的舞台,閃爍著夕陽般的光芒。

《踩高蹺的人》

演出|身聲劇場
時間|2022/07/17 11:0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或許是《踩高蹺的人》最彌足珍貴的一課:英雄未必會在眾人簇擁下登上社會的殿堂,他的犧牲或奉獻會留下,但他自身可以被記得也可以被忘掉。(蔡孟凱)
7月
25
2022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