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是藝術家時代來臨的狂想《跟著垃圾車遊台北》
12月
01
2015
跟著垃圾車遊台北(原型樂園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1次瀏覽
林乃文(特約評論人)

10月30日到11月21日三個周末晚,一群表演者及觀眾,跟著大台北地區三條垃圾車路線,沿街與群眾互動;還有一台小巴隨清潔隊員出勤,終站與遊行隊伍會合。原型樂團策劃的《跟著垃圾車遊台北》,「把握民眾丟垃圾的片刻」出擊,自我定位為包含「行為、戲劇、裝置、音樂等藝術形式」的「行動公共藝術計畫」【1】。計畫「空前」的創意蓋無疑義,然其性質到底是「行動藝術」,還是有藝術工作者參與的「公共行動」?值得玩味。

比起關心京都議定書、跟著綠色和平組織去「守護北極」、拒用「全氟化合物」(PFCs)、抗議工廠排污、參加護樹聯盟、推動綠能產業政策,保護一塊荒野、復育一座森林等等,每日例行的倒垃圾行動,很可能是多數都市人與地球環境「動畫」的真實時刻;也就是遵守分類原則,加上垃圾袋收費的誘因,自行讓垃圾減量。至於「便利」、「便宜」的現代生活方式,是否促進城市不斷「生產」巨量垃圾?人為垃圾是否可能為自然土地消化吸收?分類及處理方式有沒有值得檢討之處?以至於清潔員的行車安全與勞動問題……;都市的垃圾就像冰山一角,可以延連極其寬廣的問題意識,進而思考人們的生活結構。

但《跟著垃圾車遊台北》只是一個同樂會式的踩街活動。活動第一晚我搭乘垃圾小巴,從清潔員的觀點,確實看到不同於市民的垃圾車觀點。不像台北市垃圾車定點停靠,新北市垃圾車幾乎貼著民宅,邊走邊收,增加不少行車險況及零距離「親密感」。接著乘客下車,隨垃圾車步行一段,垃圾車旁的表演隊伍中有業餘小丑、回收物扮裝者、二手物創意傀儡、簡單裝飾的單車客等,吹打蹦跳如一場歡樂遊行。只見提著垃圾出門的居民睜大眼睛,半疑惑地看著這熱鬧滾滾的隊伍;也有居民在里長的解釋下,若有所悟地說:「這就是文化喔?!」;當然還有親切的隨隊工作人員沿途向民眾宣傳活動正在發生,歡迎參加。

遊行隊伍裡混著一個演員,扛著計算垃圾袋數的大翻板,隨行走里程,數字不停攀升,頗似台灣選舉期間,候選人跟著垃圾車一起拜票,心中計算握到的手越多越好。果不其然,二、三十人左右的遊行隊伍最後在較為寬敞的垃圾收集點停下,熱舞跟著綜藝秀,由模仿豬哥亮風格的主持人,像選舉開票,在緊張期待的氣氛下,開出今天收到的垃圾袋數。這個計袋秀將本是人人從家中排除、丟棄、不歡迎的垃圾,變成多多益善的好物似的,在某層面上,確實翻轉了垃圾的「污化」形象。然而,我們無法說這是製作團隊在鼓勵市民們多多「製造」垃圾;又或只是益發加強人們「髒的丟出去,家裡越乾淨」的自潔意識;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整個充滿善意、有禮貌的行動,將包括垃圾、垃圾車、清潔隊員、倒垃圾的市民的事事物物,都撒上一層可親、可趣的糖粉。在魔幻糖粉的催眠下,彷彿出門倒垃圾也可以一種「藝術」行動,彷彿跟著垃圾車遊行的一夥人理所當然地在「搞藝術」;而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天國,忽焉將至。

一個後現代哲學家曾批判人工智能的思維下,藝術將不再是創作,而是反應,一條反射神經式的工作。【2】這個預言好像在此應驗了:藝術創作者與普通市民,宛如站在同一個社會文明的反射端上,使用同一條神經的反應機器。因而我們很自然看見:歡樂嘉年華不假思索挪用最常見的小丑形象,綜藝主持人不假思索地挪用了豬哥亮的形象;其中沒有穿越,沒有轉化,沒有反思;藝術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語彙,也失去對技藝的堅持;而宛如對社會現象不假思索的一種素直反應。

與其說這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探見藝術的機會,不如說是藝術工作者/志工探索生活的一場行動。在追求同頻的共振中,反倒映出一種枯燥寂寥、渴望放鬆歡鬧的集體心靈——例如,在每日例行的垃圾時光,被親切可掬地提醒:要快樂地倒垃圾喔。

註釋

1、 見原型樂團網頁說明,http://www.prototypeparadise.com/gt_about.html

2、 有興趣可參閱這篇報導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35157&Pid=2&Version=978&Cid=521&Charset=big5_hkscs

《跟著垃圾車遊台北》

演出|原型樂團
時間|2015/10/30 19:30
地點|新北市三重區三和國中至五常公園一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