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最繽紛的絮語《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
6月
07
2023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不然,B計畫劇團提供/攝影Jeff Harris)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54次瀏覽

文 羅仕龍(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環繞著新竹護城河畔演出的「風城版」《青春絮語》,讓觀眾隨著演員跑場,在草地、網球場、河岸、露天舞台四個場景之間,彷彿經歷一場場愛情遊戲的你來我往。主角是十六位共同排練了三個月的高中、大學生,青春氣息生動洋溢,而充滿甜蜜、傷感或暴力的對白,則是取自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名著《戀人絮語》片段,排列組合成八個各自獨立又互有關聯的戲劇段落,以年輕的身體及語言,訴說彼此之間的愛情元素,絮叨但不煩瑣,創造出多重焦點卻又不失精準的戶外觀劇體驗。

從《戀人絮語》到《青春絮語》,改編或發想時是該聚焦在「羅蘭巴特」一詞所結合的文藝與知識青年想像?還是該凸顯青少年欲拒還迎的身體與心情,將每一段稚氣的愛情轉譯為生命裡無法忘懷的經典?

時間的重構是第一要件。如果戀愛與青春有著什麼共通點,那便是對於時間的想像往往超過物理時間的實際存在。《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首段場景在草地上進行,一個又一個粉紅色禮物盒宛如時間的恩賜,永遠有揮霍不完的期待,等候著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開箱。草地上身著高中制服的少男少女,焦急地守著電話,反覆揣測,一分一秒時光的時光流逝,折算成點滴累積的情感厚度。第三段場景則讓觀眾隔著河岸觀看,演員們看似散漫的日常對話,彷彿是下課十分鐘的情報交換,每一個獲取戀人訊息的片刻,都可以放大為永恆。於是我們看到刻意放慢速度的奔跑,以及模仿電影慢速播放而顯得誇張的表情。若青春在愛情中等待,愛情卻因青春的記憶而可以重複輪播。時間的反覆循環對應到現場演出空間的環狀結構,成為《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最令人喜出望外的效果。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不然,B計畫劇團提供/攝影Jeff Harris)

正如愛情故事往往是零星的片段拼湊而成的想像與記憶,《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著重的不是線性敘事,而更多是抽象元素的串聯與整合。例如網球場進行的賽馬競逐、嫉妒與佔有等,自然讓人聯想到「情場如戰場」之類的比喻。據悉導演原本期望讓演員在場上打網球,一來一往的互動豈不正像是愛情遊戲裡的出招與接招?更何況法國古典劇場正是利用網球場空間演出,誰又能說愛情不是交織著戲劇張力、且可展演於舞台文本呢?

文本,這正是環繞著羅蘭巴特的重要概念之一。「文本」(texte)與「織品」(textile)語出同源,當所有的作品被視為文本時,它就不只是一個單獨的存在,而可以互相指涉交纏,有如一張編織的網絡。在《青春絮語》裡,羅蘭巴特的文字被鑲嵌在演員的話語裡,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單元。如果說導演運用重複、疊合、對位以及演員身體等等各種具有戲劇性的表述方式,以便讓羅蘭巴特的書寫文字產生舞台動能,那麼這些文字除了作為《青春絮語》的台詞表意功能之外,則又可以是羅蘭巴特所說的「文本」,與古今中外的戀愛文本交織成為一張巨大的青春絮語網絡。

或許這正是為什麼在第三段的河岸場景會出現1990年代(導演本人的青春年代?)的愛情喜劇主題曲,「只怕我自己會愛上你」的歌詞對應著演員的慢速度奔跑與翻滾,彷彿是1970年代的慢動作電影運鏡,讓觀眾在河岸蔓延海灘的想像。2023年的AI技術讓我們不需要自行在腦海中建立文本交織的資料庫,只要打開手機google的歌曲搜尋功能,立即可以辨識導演在每一段情節安插的歌曲,不論是英文、日文、法文或西班牙文,都是建構在愛情的關鍵詞之上,在網路上打亂成一片沒有時間排序的愛情海洋,不管是經典的Bee Gees、Beatles或當代美國西岸獨立樂團Pomplamoose。就連第四段場景的「暈船」,都不免要讓人聯想到京劇裡的艄公撐篙與青白蛇上船,而滑稽的圈繩勒脖,又怎能不呼應著《等待果陀》裡打發時間的遊戲,甚或直接對應到網球場段落兩位年輕男孩的椅背綁縛呢?

《青春絮語》以年輕學生的愛情故事為載體,觸及的議題卻是每個時代裡的戀人絮語。愛情與青春都有保鮮期,但通過每一個時代的重新述說,卻讓每一個愛情文本總也不顯老。

《青春絮語 2023風城版》

演出|不然,B計畫劇團
時間|2023/05/21 14:00-15:00、16:30-17:30
地點|新竹市北大公園、府後街網球場、護城河道兩側及親水公園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餐桌劇場《Hmici Kari》中的主要人物Hana選擇回到部落銜接傳統的過程,正是不少現今原住民青年面臨的境遇,尤其在向部落傳統取材後,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裡開闢新的途徑,一直是需要克服、解決的難題。
5月
20
2024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