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同在一起,在一起……《海的孩子們》
11月
23
2018
海的孩子們(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8次瀏覽
杜秀娟(專案評論人)

來自日本/韓國的鄭義信【1】編導的《海的孩子們》是一齣無語言的舞台演出。舞台由布幕鋪蓋階梯架起的高台組成,觀眾進場,耳邊傳來海濤聲;三位演員的體位與造型各異,因為默契十足而成功地營造出多變的舞台風景,吸引觀眾進入孩童的純真世界。其中有許多歡樂場景,也有不少黑暗的片段,以下由默劇、角色扮演、物件的使用、與觀眾互動,擬物化等面向來分析本演出的特點。

默劇部分,戲一開始,演員一個個由高台底下爬出,彷如爬出海邊洞穴,還有人差點被海浪捲走的畫面。演員接著「穿」上潛水衣,在海中潛浮;然後往上爬,三人組成一部機械(擬太空船)升空,一開始就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無語言的肢體演出除了仰賴精準的默劇技巧,角色扮演讓觀眾藉由想像,跟著劇情發展,享受其中的喜怒哀樂。比如扮演留在家中的母親與孩子,看電視享受點心的歡樂;站在屋外的演員(父親的形象)心有不甘,於是有換角的要求,來一場更換衣物(角色)的大風吹。另一技術是將物件/道具放大。比如原是要打一隻無形的蒼蠅,最後是一個巨大的蒼蠅拍掃過觀眾席終結。

將觀眾拉入戲劇世界也是一種常見手法,比如跟觀眾要衛生紙,或者要觀眾把掉落在席間的眼球丟回來。擬物化也是一種趣味的來源,比如演員腸破肚流,將腸子拉成長長的跳繩在跳;或者光頭演員變成乒乓球,緩慢來回移動,描繪一場球賽。就在歡樂之際,警報聲響,投射燈照向四方,一場游擊戰上演。導演對戰爭的殘忍並不鬆手,對比之前的歡樂、純真,這裡是恐懼、黑暗與毀滅。戰爭過後,一切殘破不堪、生活變調,日子還是得繼續。

轉場是最能看出創作者的巧思,如何從一場戲轉到下一場,需有肢體的連結或者意象的聯想;就這部分,本演出可以說得上充分運用。樂師是個有趣的角色;他有時候在戲內,成為劇中的一份子,有時在戲外,有著見證人、敘述者或評論人的立場。我個人覺得這個演出最成功之處在其粗獷(rough)與可親的特質。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空的空間》一書提到粗獷的(rough)劇場,相比精緻卻已僵死的劇場,粗獷劇場有著粗食、草根性與迷人的生命力。本作品有著來自肉體的活力與遊戲的純真性,這是觀眾席間笑聲的來源。

另外,本劇結尾的豐富層次值得一提。本作品可以結束的地方有三個點,各會傳達不同的感受與意涵。首先是叢林彈雨之後,一片狼藉;樂師唱著我聽不懂的樂曲,但營造出一場夢境,彷若隔世的氛圍;這裡有夢幻能的影子,若停在這裡,將帶給觀眾沉重的感受。第二個點是戰爭過後的殘破,連刷牙洗臉都是苦差事,未來的生活蒼白一片;若停留在這裡,將遺留給觀眾悲傷的感受。最後當一切過眼雲煙,孩提時代已成過去,從事不同職業的他們在某個地方相遇,認出彼此是過往的同伴。依舊彷若隔世,有著淡淡的哀傷,但氣氛是歡樂與慶祝的。創作者取材於美日戰事但將脈絡抹除,運用劇場藝術轉化現實生活的死亡與失落;也從自身歸屬與認同感的衝突出發,到以笑(laughter)來乘載人類集體的傷痛,這個由創傷(trauma)到負傷(woundedness)的路徑,即是本作品有著普世動人的理由。

註釋

1、鄭義信出生於日本,是第三代的韓國人,參考http://www.performingarts.jp/E/art_interview/0711/1.html (2018/11/21查詢)。在以下訪談中,他表示若要他在日本和韓國兩者說自己的出生地的話,他會說日本。參考http://www.critical-stages.org/5/through-the-eyes-of-the-other-the-many-faces-of-japans-chong-wishing-jung-euishinchong-wishin/ (2018/11/21查詢)。

《海的孩子們》

演出|鄭義信
時間|2018/11/16 17: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海的孩子們》談論的是沖繩人的戰役記憶,卻也能是經歷戰爭者的突如其來被拋擲入戰爭的記憶。關於韓國人在日本的地位、沖繩人在日本所受的差別待遇,或是思及臺灣人與沖繩人的命運相連,當除去語言與文化,回歸於人本身,便可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三地所面臨的殖民處境。(黃馨儀)
11月
23
2018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