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介的音樂劇場《覺醒者Awakening》
3月
03
2021
覺醒者( 攝影林育全 )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7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和「音樂劇場」(Music Theater)只有一字之差,內容卻正好相反。音樂劇儘管載歌載舞,可以簡稱為Musicals,本質上還是劇場,最終必須說出一個好故事。音樂劇場名之為劇場,本質則是音樂,相對抽象的聆聽感受是作者與觀/聽眾所共同追求的。這種基調不同、名稱相近的境況,來自藝術門類的分工和重新統合這種分工的嘗試,而我們心知肚明,當分工是行之有年的事實,統合將是非常困難的義務。

《覺醒者Awakening》(以下稱《覺醒者》)以「音樂劇場」自我定位,發生在重新開館不久的牯嶺街小劇場,顯然有意面向更具視覺性和身體性的表演藝術場域;不只如此,除了舞者周寬柔、吳志維的身體律動,音樂家李俐錦、周新純也大方「獻身」,好聽又好看。稍加留意音樂劇場的特色,我們仍可感受音樂或聲響在整場表演中的主導地位。

劉韋志的作曲讓笙和鐵琴的神祕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簡單的行進衍生出複雜的結果,遠非隨興的即興手法,讓曲子遊走在規則與例外之間。在器樂聲響之外,舞者操著塑膠袋和紙張挪動身體,「以身帶聲」的巧思顯露無遺;保麗龍碎屑磨擦地面的奇趣聲響,在他們高度靈活的身體帶領下,格外引人傾聽。全作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兩位舞者以琴弓切割並撕拉保麗龍板的段落。身著較為典雅的黑色正裝,他們以嚴肅的表情和挺立的姿態「拉琴」,保麗龍碎屑雪花般飄落的同時,弓進退推拉時製造出的噪音堪稱最大亮點,不只身體、物件和聲響達到精彩平衡,就連燈光如雷閃爍的時間點也配合得恰到好處,能把這一幕收進眼底已經值回票價。

覺醒者( 攝影58kg )


覺醒者( 攝影58kg )


覺醒者(攝影58kg)

然而,有別於舞者透過各種動作令物件發聲的熟練度,音樂家的身體律動相對生澀,雖不至於虛應故事──許多緊湊的走位看得出是用心排練的成果,李俐錦和周新純的努力令人佩服──但難免給人過度小心的感受。作曲方面,儘管作品分為五個篇章,觀眾還是可能直覺地將它視為上下兩部分,這多半是表演者先後以兩套服裝登場的緣故;事實上,兩套服裝的確對應了不同的樂曲和身體風格,我們不太容易由表演本身回推音樂原意,如「生」、「無常」、「苦」、「無我」和「滅(涅槃)」等篇章名稱的概念(在表演者撕碎樂譜的段落,觀眾倒是隱約可見曲/篇名標示其上)。此外,創作者以物件連結聲音和身體的用心貫穿全作,但特別是在尾聲處,表演者甩著塑膠軟管、製造咻咻聲,卻讓觀眾期待繼續有更多發揮,不僅止於蜻蜓點水。

由於交織著不同媒介,《覺醒者》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其美感的精緻度也是訊息量的密度,對於喜好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的觀眾而言,這部一小時的作品絕對無比暢快;對於習慣緩步探索、及時反思作品意義的觀眾而言,它還是太過緊繃、精實了點。

最後,雖然這部作品也有戲劇構作的成分,但整體而言,還是消融在上述提及的各項媒介的力道中。從音樂或聲響出發,《覺醒者》靈活運用物件,大膽和服裝、燈光與身體互動,兩位音樂家盡可能地走出一條新路。在前衛劇場中,本有特別強調物質性、身體性而非敘事的一支,而音樂/聲響和舞蹈的抽象性恰恰能與這個脈絡接合。期許此作日後的精修與重演,也許音樂劇場和音樂劇終有從兩個端點彼此碰頭的一天。

覺醒者(攝影林育全)

覺醒者(攝影林育全)

《覺醒者Awakening》

演出|李俐錦、周新純、周寬柔、吳志維
時間|2021/02/27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