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與全球的平衡:《阮是廖添丁》集體想像中的「台灣性」符號
4月
28
2023
阮是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提供/攝影秦大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7次瀏覽

文 廖建豪(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在國際藝術節中,戲劇作品的跨國演出凸顯了全球和在地之間的互動關係,當我們將作品選材視為一種全球與在地的平衡結果,何以構成作品中的「全球性」和「在地性」則值得令人從中探尋。若退而從相對簡化的角度看待藝術節的「國際性」組成,或許可以說它是源自於國外團體與國內團體的共同建構,在這個脈絡中,「台灣樣貌」的展現也似乎成為一種藝術節中的期待與責任,國內戲劇作品除了具有在地性輸出的使命,也必須富有足夠的「台灣色彩」,而不單單只是一個建立於在地脈絡的產出。以這樣的觀點來看,《阮是廖添丁》似乎恰好地掌握了更多在集體想像中一致認定能展現「台灣性」的符號,透過傳奇人物廖添丁所含載的本土想像,與鑲嵌於日本時代的「鄉土性」,作為一種合成「在地性」與「台灣性」的戲劇策略,並反思以男性為首的歷史記事,在諸多檔案史實與文獻分析上,進行對集體想像的性別顛覆。

 《阮是廖添丁》的戲劇背景設定在1920年代的日治時期,故事圍繞著三位女主角,包括魔術師Crystal(王世緯飾)、文學少女Yuli(陳守玉飾)和童養媳阿珠(吳靜依飾),因緣際會之下,三人基於異曲同工的自由嚮往而進行女行結義,以「廖添丁」之名走跳江湖。而三位角色的塑造靈感源自於不同的歷史人物,分別為明治時期日本魔術師松旭齋天勝、文學少女黃鳳姿以及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另外,根據編劇施如芳所闡述道,劇中有錢人家少爺張翔飛(洪健藏飾)的倒掛飛起,劇末魔術師Crystal帶來的莎樂美魔術秀,這些元素隱喻了臺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的故事和賴和詩詞「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的意境。然而,儘管劇作背後有著許多基於歷史素材的延伸和改編,可在過度嬉鬧與扁平的劇情主幹上,藉由三位女性扮演廖添丁所欲傳達的性別政治意義仍然令人費解,廖添丁所含載的「行俠仗義」之氣,與女性掙脫束縛而追求自由慾望之間僅是擦邊的關係。

若論述女性議題為此劇作的主要企圖,那麼劇情中的角色性別、時代背景、情節設定等細節似乎沒有缺一不可的必要性,這意味著其來有自的角色原形,已經失去了作為基底的意義,再多的文獻撐腰也只能算是「志在參與」。此外,日本時代的背景除了結合劇中的多元元素(動漫式投影、旋轉舞台、歌舞場面、台語饒舌、歌仔戲),以發揮增色的作用以外,也僅能為「台灣性」做表面上的加值,無法如願地讓豐富的史料基礎在戲劇中得到適當的發揮和連結,而細節之間的高替代性也更凸顯出作品缺乏一個扎實的敘事核心。儘管說高度娛樂化的走向開拓了一種當代作品論述歷史的不同可能,卻也消弭了著手議題應有的嚴謹性。因此,《阮是廖添丁》既希冀在闔家娛樂的通俗基調上如「爽劇」般地大鳴大放,也想透過顛覆角色性別的女力再現論述議題,有些過於貪心而令人捉摸不定,如同劇末五位女子們大聲疾呼「屬於我們的廖添丁」的聲勢磅礡卻使人一頭霧水。

個人而言,歷史的娛樂性產出無關過多道德上的牽掛,唯獨劇團若欲將作品定位於純粹娛樂性質的演出,不如就始終貫徹盡情玩樂的態度。然而,《阮是廖添丁》在「爽劇」的脈絡下,將現代的性別意識與日本時代的台灣鄉土樣貌進行嫁接,卻缺乏足夠的參照點便召喚當代觀者凝思以男性為首的歷史樣貌,這不僅無法促成集體對於歷史與認同的新的想像,此外,以檔案作為原形的象徵性意涵,也無法在史料的娛樂化產出中,將觀眾引領至一個有意義的現代資本主義消費空間,以看見今昔的差異。因此,歷史在這樣的脈絡中,除了擬仿(simulation)的作用,便成為了無用的、與現實世界沒有真正關連而只供消費娛樂的東西【1】;《阮是廖添丁》「魚與熊掌兼得」的戲劇企圖,亦使得「廖添丁」淪為歷史商業化進程中被觀看和消費的空洞載體【2】,以及國際藝術節中單薄的「在地性」/「台灣性」符號。

註釋

1、 參考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激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四期(2003年9月),頁50-54。;Willis Anne-Marie. 1995. “Photography and Film: Figure in/of History.” Fields of Vision: Essays in Film Studies, Visual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 of California P. 88。

2、 參考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激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四期(2003年9月),頁50-54。


《阮是廖添丁》

演出|楊景翔演劇團
時間|2023/03/2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擁有扎實血肉的女人是否真會如此選擇,及以此彰顯自由的適當與必要性何在?
4月
28
2023
由於不願意簡化描述一齣載歌載舞兩小時的表演,最後回答了以上皆非。平心而論,要用一齣戲裡讓人認識歷史,創造寓意象徵,還要叫觀眾心情大樂,腎上腺素激躍,會不會太過強求?然本戲可能真的想兼顧。
4月
13
2023
從「如何」設置舞台(set the stage)的視角出發,而不只是停留在對於既有內容不夠基進、不夠貼近真實的批評,我們或許可以更深入理解為何在此時本劇仍要「再現」廖添丁的重要意義。
4月
13
2023
除了劇情之外,本劇亦充分使用大正時期的特色:如同本劇強烈的主視覺海報,《阮是廖添丁》是將東西方與今昔元素拼貼使用的作品。戲曲與魔術、布袋戲與嘻哈,皆經過服裝、音樂和舞台設計在日治時代的脈絡下並存。
4月
13
2023
在劇中,廖添丁是由三位女主角所組成,分別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個性、具備不同技能,單看任一位角色都難以將其與「反抗」做聯想,但三位通力合作後所呈現的廖添丁形象,既不會完全脫離我們對廖添丁的想像,卻又能碰撞出令人驚艷的新火花⋯⋯
4月
07
2023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