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Inside Joke?無罪。《愛你在心口難開》
10月
12
2021
愛你在心口難開(陳家聲工作室提供/攝影牟仁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0次瀏覽

陳盈帆(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Yvonne Rainer所創作的《Trio A》在1966年首演後的五十年來,已被廣泛教授和表演。《Trio A》通常在沉默中跳舞,它最初是三人舞形式,同時但不同步地演出。【1】我們在陳家聲工作室《愛你在心口難開》中見證了沉默版、原始文本版以及《愛》文本版的對照,並且,我們也看到同步雙人舞版及獨舞版的對照。若在觀賞當下,《Trio A》未浮現在觀眾的心理空間(mental space),觀眾不只無法判斷徐宏愷提問的「這支舞我有跳對嗎?」,也無法體會幽默之處。

《愛》是場Inside Joke(圈内笑話)的腦力大賽,考驗的是鳳飛飛迷、當代舞迷和業界人士的知識量。除了10/01演出節奏和過場比預期的九十分鐘緩慢,削弱了情感和笑話的強度,此作有幾處做得很好的地方。即是他們用心引導觀眾進入「inside」體驗其幽默,無論是客觀的事實或表演者主觀的生命經驗,都適時給予提示讓觀眾去拼湊情感動機。例如余彥芳同時以口說語言和舞蹈身體闡釋了他對Rainer《「不」宣言》【2】的編舞體悟,便是給了為何在此作選擇跳這支舞的解答。

在《愛》裡上演《Trio A》的幽默之處在於,此作運用這支舞的方式,往往使身體與戲劇結構產生很大的反差。Rainer認為《Trio A》不能凸顯動作且精力持續不變的極簡原則,目的就是反高潮。但是,兩個舞蹈身體跳《Trio A》時,他們通常持續有意義的對話,導致文本不可逆地推展了由低而高的情節。再者,整體穿插的鳳飛飛歌曲,都符合流行音樂二段體或三段體變化,音樂的目的就是堆疊高潮,與原舞作的原意相反。上述的不協調衝突,是我覺得好好笑的地方。

由此可見,笑話仰賴主觀性去解謎。

即便《愛》試圖引導觀眾聽懂他們的笑話,那些笑話並非簡單的諷刺性陳述,例如「下雨時說『天氣很好』」,仰賴大多數人(被社會化)的共識「天氣晴才是好天氣」。《愛》的諸多笑話,例如邊跳邊聊天、社會對性別期許的反轉、藝術家的業界假掰求生術、對上位者的諷刺性諧擬,正需要舞蹈史的共識,需要性別刻板印象的共識,需要對藝術家生態的共識,需要曾與某幾位上位者熟識的共識,才笑得出來。這些共識在每個觀眾體內的含量不等,顯然地,以非鳳迷的我為例,我一個鳳飛飛笑話都舉不出來。

我確知《愛》的創作者自嘲了歌迷的玩笑,最主要在處理為何不敢公開承認自己品味的困局,他們的自白深刻而感人。但我無法確知本作是沒有開鳳飛飛玩笑,還是相反。不具背景知識的我,無法察覺本作是否將不協調的鳳迷知識統合在一個組合性的新觀點之中。【3】或許,此作可能因為太敬愛、太珍惜、或不敢,因而沒有開鳳飛飛玩笑。若真如此,這份空缺相對於作品其他面向把笑話開好開滿,我覺得是種遺憾。這正解答了,劇未所遺留下來的提問「為什麼我們兩個現在才敢說我好喜歡鳳飛飛?」。【4】

為什麼余彥芳和徐宏愷「現在才敢」演一整晚他們對鳳飛飛「自在又瀟灑的愛」?很可能是依本地社會氛圍來說,這已然接近正確的品味,無論政治的或藝術的正確。而面對非主流跨進主流之中的正確,需要勇氣、睿智和餘裕才開得了大玩笑。希望預計創作的鳳飛飛第三部曲,能繼續挖掘流行文化和劇場互通的Inside Joke幽默。


註釋

1、若因不在inside不知道《Trio A》,觀眾是無罪的。《Trio A》最初是三人舞形式,由Yvonne Rainer、David Gordon、Steve Paxton同時但不同步演出,後來也作為獨舞、雙人舞或集體作品。通常無聲,但也有口語文本版。

2、「《「不」宣言》(""No"" Manifesto)裡設下的準則,正是引導她編《A調三人舞》的方針。其實據Rainer所形容,全舞只是由一段四分半鐘的舞句去發揮。但關鍵在跳的時候不能間斷、不能凸顯任何一個動作、精力持續不變等等,與當時美術界興盛的極簡主義相輔。」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679063/ ,舞蹈辭典,Trio A,A調三人舞,林亞婷。

3、Beattie, J. (1778). On laughter and ludicrous composition. In J. Beattie (Ed.), Essays. London: E. & C. Dilly. Bressler, E., Martin, R. A. & Balshine 當我的「心理空間」,所謂大腦的一個「工作記憶區域」,無法偵測到表演者刻意隱蔽的錯誤資訊在哪裡,也就無法執行大腦的「調適」。這個大腦的調適反應,正是「幽默」發生之處,因為大腦必須找到方法來擺脫那個不協調的錯誤想法,於是促使個體產生一股好好笑的快感。

4、將此疑問轉譯為舞蹈版本,好比2021的今日,如果有個舞迷敢說看不懂《Trio A》,那他會是個勇者,他勇敢承認自己「沒品味」。但若有個舞迷說我懂但我就不欣賞《Trio A》,面對這股不協調於主流氛圍的意見,大家則會準備「好好聆聽他的高見」。

《愛你在心口難開》

演出|陳家聲工作室
時間|2021/10/01 19:30
地點|信誼好好生活廣場 知新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它把問題的本源,以及解決方法,都安放在其中了;同時交付表演者自己,也交付予觀眾們。它形成一股最初始的動能,在所有人心中發酵。只要生活繼續,外來因素不可能中斷,同時也讓這則提問永遠有效:你是否仍真誠、且妥善地,喜歡著你所喜歡的人事物?或者這問題也可以再尖銳一點地翻譯成:你還保有多少「自己」?(張敦智)
10月
12
2021
《門禁社區》給人的啟示不應是退守平庸,而是盡你所能,做到底,做到極致,並以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盡力去做。再者,小雯理應不是為了背書平庸而來的,且有許多懸而未表的課題尚未展開,雖然編導已經佈線了。這條線,纏結了性、家與國家,唯有通靈者的囈語才能打碎文謅謅的腔調,穿透體制化、保守主義者的象徵層,講出它的困局、流動與盡其可能的出路。
5月
14
2024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5月
14
2024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