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笛jam活古典樂《TIFF爵對愛笛-當長笛碰撞爵士》
6月
02
2021
TIFF爵對愛笛-當長笛碰撞爵士(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疫情下邁入第六屆的國際長笛藝術節,照例排出各式協奏、室內樂等演出,但今年其中一檔節目在這之中顯得特異甚至突兀,連名字都頗有意趣:「當長笛碰撞爵士」,這是來自新加坡的爵士長笛家許凱翔(Rit Xu),和其他五位台灣演奏家以爵士重奏的形式,一同於國家演奏廳大jam一番的爵士之夜。雖然這大概只是主辦單位企劃組想出來的溜口名字,但卻無意點出了這場「長笛藝術節裡的爵士長笛演出」的幾個特殊意義:

一來,國際長笛藝術節一直以來都是以古典長笛音樂為主軸,受眾也多是古典長笛界的老師、學生(和愛樂者)等。受到長笛乃至古典音樂本身的脈絡發展,和台灣音樂教育的生態影響,這個圈子其實是和其他音樂圈相對疏離而封閉的。因此,長笛雖已在爵士樂裡活躍了超過半載,這些觀眾仍然是值得和爵士樂好好「碰撞」一下的;二來,許凱翔其實具有相當扎實的古典長笛背景,在他的演奏與作曲中,我們確實能聽見古典長笛音樂與爵士音樂的再次「碰撞」。

光是聆聽許凱翔吹奏長笛的方式,對於台灣的多數長笛師生來說就已相當驚艷了:至少在台灣,一大部分的長笛老師都師承於以巴黎為中心的法國學派,而如今長笛演奏的典範人物帕胡德(Emmanuel Pahud)亦是出於同一脈絡,對於現今多數長笛演奏者的風格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出自楊秀桃音樂院,涉足爵士長笛音樂的許凱翔,奏出的音色以剛硬、厚實的陽剛氣質見長,與講究細膩精緻的法國學派相當不同,也擺脫了帕胡德之於當代壓倒性的詮釋影響力,扎實底子裡出新鮮。而除了C調長笛,許凱翔也穿插使用中音長笛(alto flute),自在地炫技於困難的中高音域裡,低音域則穩固而溫厚,是極好的中音長笛演奏者。

《當長笛碰撞爵士》整場的曲單相當地豐富,包含Chick Corea與Franck Foster等爵士名家曲目,此外還有CP查理(Charlie Puth)、布拉姆斯乃至台灣民謠的通俗音樂,和許凱翔自己創作的數首曲子。對於長笛藝術節的觀眾們來說,這些音樂或熟悉、或陌生,最具衝擊性的莫過於:這些音樂素材能夠以完全不同的邏輯形式發展、轉變、再現。我並不只是在描述古典—爵士的本質差異而已,我的意思是,許凱翔在他的創作裡,以及諸位樂手在jam時放進了大量的「長笛梗」和「古典梗」。如他自創的〈Tipping Point〉一曲,開頭便捻來伊貝爾(Jacques Ibert)的長笛協奏曲獨奏段,這可是長笛界無人不知的二十世紀經典!隨後而來的則是《給愛麗絲》(Für Elise)的變體,以及些許二十世紀長笛室內樂曲目的殘影;其他樂曲則可聽見如薩替的《吉諾佩蒂》(Erik Satie: Gymnopédie No. 1)、帕格尼尼《第24號綺想曲》(Niccolò Paganini: Caprice No. 24)等,都是各個樂手或預先設計、或臨時突發奇想丟給觀眾的驚喜炸彈。一言以蔽之,這就是專屬於我們這群古典/長笛老古板的娛樂秀。

這些古典音樂片段以倏忽即逝的方式乍現,好像只是某種零碎的聲光刺激,老實說一點也不「辯證」(dialectical)——音樂少了嚴謹的發展技法,也沒有結構複雜的曲式可言,伊貝爾能和《給愛麗絲》、Nokia的鈴聲串聯在一起,如果是討厭爵士樂出了名的二十世紀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聽到他鍾愛的古典樂被如此玩弄,大概會怒得跳腳吧!這當然是《當長笛碰撞爵士》所無法迴避的問題,古典音樂確實在這般操作下被殺死了。但從另個角度來看,這會不會其實是瀕臨死亡的嚴肅長笛音樂重新「活」起來的另類方式?

回到前面提過的伊貝爾長笛協奏曲,記得許凱翔奏出那緊湊如無窮動的連續吐音時,坐在我旁邊的一位長笛教授馬上興奮地驚呼叫好——除了將此解釋為聽見熟悉音樂而產生的反應,這似乎帶出了另一層涵義:伊貝爾協奏曲裡頭那給人刺激、緊張的本質,本來消融於古典音樂的嚴肅氛圍裡,如今在許凱翔的爵士長笛音樂裡,被重新喚醒了。將視野擴大一點來看,撇除嚴肅音樂—爵士樂的本質差異,這場《當長笛碰撞爵士》的器樂演奏實力展現,其實是完全能和長笛藝術節的其他節目比擬的,連許凱翔本人都擔綱了閉幕音樂會的其中一首協奏曲演出,我們也不應僅以「爵士」為理由將這場表演擠出和其他節目等量齊觀的行列。

重要的是,在這一樣精彩的長笛/器樂演出中,整個場域的氣氛是完全自在、情緒不受拘束的。這不只是爵士樂本身的特質使然,也表示這些音樂元素以真正與時俱進、符合時代需求的方式存續了下來。在長笛音樂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未來的路途不只建制化的嚴肅音樂一途,流行的那端也不僅止於吹吹熱門流行歌旋律而已。在古典音樂與爵士樂這兩個凋零在即的樂種之間,透過許凱翔這位游刃於兩端的長笛家,我們竟奇異地聽見了不同的可能性,《當長笛碰撞爵士》所「碰撞」出的深刻之處便是在此。

《TIFF爵對愛笛-當長笛碰撞爵士》

演出|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許凱翔(Rit Xu)
時間|2021/05/07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