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鏡到底看四季與Live Sessions的輪遞——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6月
17
2022
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7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在 YouTube 逐漸改變了影音市場、創作者的生態系,以及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影音收聽習慣後,音樂表演的影片(Live Sessions)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加,不停地被生產。

以 Live Sessions 的輪遞推動新美學

2008 年, Boilen 和 NPR 音樂編輯 Stephen Thompson ,因為在人群噪音中聽不到音樂而感到沮喪,接著離開 South by Southwest (SXSW) ,舉辦了第一場 Tiny Desk Concert,從此開始了以 YouTube 為家,推陳出新的 Live Sessions 頻道。接著,2011 年成立的美國 Audiotree,以和表演者 50/50 分潤的方式,也開始持續經營以 YouTube 為主要平台的 Live Sessions 市場。而在不同的市場,也有許多不同的平台,持續誕生且運作著。從日本的 THE FIRST TAKE,到英國的 Sofar Sounds,至台灣的樂人頻道、玉成戲院錄音室一系列的錄影;Live Sessions 的影音形式不只推廣音樂作品與樂人的形象,也挑戰以網路為主要平台傳播的影片的美學設計與形式。

在今年,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年初與影音平台 YouTube 共同推動的「YouTube Music Sessions in partnership with TAICCA」計畫於三月份上線——有五組台灣的音樂人,以 Live Sessions 為形式,以 YouTube 為平台進行展演。這個計畫,旨在推廣音樂創作到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而其中一位演出者,正是原於澳洲開始其音樂事業,且後來選擇台灣為發展據點的吳卓源 Julia Wu。

Live Sessions 之美學形式,時而翻玩場館新意,時而一鏡到底地凝視演出細節;以現場不見得能隨時拿捏的細膩表現,賦予影像和音樂新的價值,也迸發新的演出形式。此次的 YouTube Music Session,亦是一鏡到底——讓五組樂人在不同的場景,進行連貫且一氣呵成的演出。綜觀吳卓源 Julia Wu 的演出,以一油畫畫框設定了演出「空間」,且用四首歌曲、四季作為場景轉變的依據。值得一提的是,畫面真實呈現了畫框之外的準備工作——我們能看見工作人員忙進忙出,為了成就作品美感所做的各種規劃。歌曲之間,透過攝影師伸手調整鏡頭,擋住畫面,與導演發號開機與倒數的聲音,皆呈現了「戲中戲」的設定,與戲外(畫框外)的忙碌和真實。

用畫框呈現一鏡到底的四季

吳卓源 Julia Wu 與樂團的表現穩定且怡人,音樂飽滿流動,狀態甚佳,且給予四首歌曲新的編曲、詮釋和聲響。由春季〈uncertainty〉開場,至夏季炙熱鮮明的〈精神分裂 Split〉;在秋季探討人與物質的〈Things Things Things〉,接著冬季則是比以往更顯即興的〈你是不是有點動心〉。以四季為題、場景服裝設計別出心裁,至於一鏡到底的概念,畫面強調畫框的存在,鏡頭多次緩緩推進再退後,則偶顯與主題和音樂的脈動抽離。設計的發想,或許帶來了畫面的限制,四首歌曲間鏡頭的運動與角度,逐漸成為慣例,帶給觀者的新意則逐漸減少。

終究,嶄新的製作與演出的形式,諸屬不易。台灣的 Live Sessions 其實已有諸多佳作,而在使用不同手法拍攝的巧思下,吳卓源 Julia Wu 與團隊仍完成了有水準的細膩作品——此支影片從三月上線以來,已累積一百七十萬多的觀看次數。

此次五位表演者與文策院合作的影片,皆由表演者各自的官方帳號上傳。儘管觀看數據表現不凡,但綜觀過去吳卓源 Julia Wu 的影片,也有許多歌曲或現場演出錄影的觀看次數達上百萬,有些歌曲甚至更多(例如 2017 年上線的〈你是不是有點動心〉歌曲音樂錄影帶,觀看次數超越兩千五百萬)。既然表演者們大多已自帶流量,以 Live Sessions 推動表演者走向國際市場的意義、策略與成效,或許仍有探索釐清的空間。YouTube 平台背後的數據統計,應已能提供觀賞者地理位置和統計資料,或許由此出發深度探討,更能幫助期盼能透過 Live Sessions、以及 YouTube 平台觸及國際市場的音樂人,知道下一步可以嘗試的方向。

若不論計畫的目標與立意,在影音串流平台彷彿有無限選擇可以觀看、且 Live Sessions 影片在全球疫情下也不斷增加的狀況下,吳卓源 Julia Wu 和製作團隊仍於 YouTube Music Sessions 留下了優秀的作品。同鏡頭下四季的輪遞,Live Sessions 影片的影響,也如季節流動。除了提供和創造內容,影片上架了之後,便有長長的時日,被動等待搜尋。當演出者的名字和作品再度成為關鍵字,這樣的作品便能靜待觀者上門,而這或許是值得的佈局。

吳卓源Julia Wu《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

演出|吳卓源 Julia Wu
時間|2022/3/21(首播)
地點|YouTube Music Sessions x TAICCA(線上錄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