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性」的對話可能《拉歌 La Ke》
7月
03
2015
拉歌La Ke(布拉瑞揚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3次瀏覽
徐國明(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約莫從《拉歌》的一開始,我在觀眾席上,就隱隱感到不安、焦躁。台上舞者輪流以口語敘說著自己的生命經驗,關於個人認同、關於回歸部落,也關於現代國家體制與傳統姓名回復的扞格。若是套用當代文學理論經常強調個人生命史的小敘述,對於大論述的反抗,似乎顯得太過理論先行。但我想,這或許就是內心不安的來源吧。

具體來說,從《拉歌》前半部份的場面調度開始,就大量借用了「真實」內容來蓄積這齣舞碼的重點,意圖凸顯在當前台灣社會文化情境下,原住民族人面對認同、部落及國家的糾結難題。然而,當台上舞者逐一、交錯地向台下觀眾娓娓敘說自己的生命經驗時,不只在形式安排上過於刻意、鑿痕顯眼,在敘事內容方面,也是以「說故事」的感性基調來訴諸觀眾的情感共鳴。這樣的視覺呈現,一方面以高度的「敘事性」抑制了舞團應有的「去敘事性」的身體表達可能;另一方面,這樣的「敘事性」又必然受限於舞者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文化底蘊,效果參差不一,難以收束整體的敘事命題。

也就是說,在這樣隨性自在、密切互動的觀演關係下,《拉歌》的舞台魅力與展演力道,必須取決於舞者長期積累的部落文化實踐。雖然,名為《拉歌》,實則充斥著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命題。因此,我疑惑的是,《拉歌》從個人生命史開展出來的種種詰問、抗辯,這樣龐雜的文化焦慮感,究竟是來自於舞者的?還是導演的?

有趣的是,前半部分極力經營的文化論述,在後半部分的結構安排下,完全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兩種具有「部落」代表性的情境,一是投幣式卡拉ok,二是定期舉辦的(聯合)村運、鄉運。在這樣歡愉的氣氛渲染下,不只沖洗了前面較為沉重的生命敘事,也鋪展出「回家」的意象(或是想像?),口音、場景與歌曲越趨「部落化」,逗得台下非原住民族觀眾捧腹大笑、鼓掌歡呼,賓主盡歡。然而,這也是觀後令我憂心的部分,亦即觀眾對於「原住民性」(原住民之所以為原住民)的歧異想像。

從整齣《拉歌》來看,可以感受到布拉瑞揚舞團想要擺脫傳統台灣原住民族樂舞展演模式,重新為原住民劇場、舞蹈另闢蹊徑,開創一條不同的實驗性途徑。但是,這樣的企圖心卻又受限於自身的「原住民性」框架,特別是在調度原住民文化元素時,《拉歌》選擇了相當具有部落生活情境的「投幣式卡拉ok」和「部落運動會」作為舞台空間的營造,雖然成功拉近了表演與觀眾之間的觀演關係,卻也面臨「原住民性」的本質想像與文化翻譯問題。

如此一來,如何在現代舞、現代戲劇與原住民文化(元素)之間取得平衡,生產出多層次的原住民展演形式/空間,帶起不同的視覺呈現/想像,進而吸引到什麼樣的觀眾/共鳴,成為布拉瑞揚舞團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的期待。

《拉歌 La Ke》

演出|布拉瑞揚舞團
時間|2015/05/30 19:30
地點|台南歸仁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住民不但知道「能動」,而且知道如何在「群體」裡動,在「部落」裡動,在「儀式」裡動。但布拉在舞作中也埋入自己的觀點,例如藉著運動競技的橋段,似乎也傳達了編舞者個人對原住民的「尚武/尚舞」等內、外在連結的憧憬與想像。(林育世)
7月
03
2015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